饭不尽的唱坛大碗

算了。若被猜出来,麻烦多多。
正文

唱坛大碗速写:碗儿,女人中的女人

(2008-10-02 10:53:35) 下一个



碗儿的歌曲范围跨度可以用宽广来形容,什么莺歌啦、戏剧啦、靡靡之音啦,更不用说民歌通俗了。估计她的民歌已然涵盖咱56个民族的大半河山,通俗呢也是各种流派风格都不少。然而,不管唱什么,碗儿的歌曲总是特别受欢迎,收到的MP也可以用收到手软来形容。而且呀,MP们众口一词:她唱什么专什么。

8过,其实,然而,另一方面,碗儿不是那种第一印象就让人记忆深刻到挥之不去的人,无论她的演唱还是行为举止。我以为,她之所以这般受欢迎,是因为从她各种歌声中溢出的特殊味道:女人味。

不是每个女人都是女人中的女人喔。像豆_豆,自己都承认不是淑女(淑女是怎样炼不成的),自然不会是女人中的女人,嘎嘎嘎。

实际上,碗儿的女人味体现在她的诸多方面。

碗儿喜欢把收到的MP珍藏起来,妆裱起来,搁在博客里。因为她收的MP多,而且她又是城里山上两栖,成堆的MP浩浩荡荡,蔚为壮观。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候的同年姐妹们,喜欢把各色卡片和奖状一起贴在墙壁上。那时看着有一种特别美好的感觉。今天这种感觉在碗儿的MP收藏/装裱里回放了。

她做的帖子,她的为人,甚至一些小小的调皮动作都充满着女人味。

记得她贴《红豆红》时,顺便留了一段小字“送给一位远方的朋友,我知道你正在听!”,让人不禁噗嗤。那个在暗处的人儿,无论当时是什么心情,都一定是会心一笑。

她博克的第一个分类是【说的比唱的好听】。当你以为她为自己的朗诵为傲时,你却发现,她紧接着又说【唱的比说的好听】。令人莞尔。

说到博克,我要对你说,如果还没有光临过碗儿的,那你一定要去。如果把博克比作一个起居室,那么,碗儿的起居室是温馨和暖的。她把她的博克的方方面面、角角弯弯,都精心细致地布置。那浅淡色的墙纸,别致的钟表,还有那临走的一声“你一定要幸福喔”,。。。,无不给人主人贤惠、淡雅、大方的感觉,或者简单一点,女人味。

提醒一下男同胞,参观碗儿的博客可别流连忘返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谢盛友 回复 悄悄话 碗叮当 碗叮当


作者:谢盛友


2008年1月6日,我糊里糊涂地进入网络生活,也不知道电脑是怎样安排配置的,给我送来了“碗叮当”,我一看到这个名字,就想起儿童时代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的电影:《小铃铛》。如果我没有记错,导演应该是我们谢家人:谢添。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人生的第一次往往都记得很牢。《小铃铛》我一辈子都记住。
全村的人很早很早就收工了,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干干净净洗个澡,穿上新衣服,每个人提着凳子,到隔壁村等待、等待,等待着电影开始。当然是在露天看电影。我当时最大的心愿是:电影快点开始,电影开始后,电影最好不要结束。结束了就没戏了。电影结束了故事当然就没戏了,我是说,电影结束了,我们小孩的娱乐享受就没戏了。

想到“小铃铛”,我就点一下“碗叮当”,这不得了,是邀请人家成为朋友。没过几个小时,碗叮当阅读了我的简历,然后在我的博客里留言:瓦赛! 你很厉害哟!:)

后来,我太太喜欢听碗叮当唱歌,妻子跟我说,碗叮当模仿翻唱邓丽君很有水平,很到位。爱听!我们俩共用一个帐号(就像银行的夫妻共用帐号一样),所以,我老婆经常去听叮当的歌,听她朗诵,妻子竟然大白天不干活去叮当那里听《夜上海》。

碗叮当这个笔名对我有一种亲热感,她可能不知道,我的主业是餐馆老板,我每天在厨房的打击乐(锅碗瓢勺进行曲)节奏不断重复,敲打表演乏味无趣、单调枯燥,所以,我的生活魅力在于:锅碗瓢盆释放激情。所以,我的人生是愉快的。
我经常在厨房里边工作边唱歌,那是我最贴近生活的空间,将我的人情味和戏剧性,变成人生元素,融入我传统和现代的魅力游戏中。我几乎每天跟伙计这么说:我生长的家乡海南岛文昌县很美,所以我的家乡都是好山好水;好山好水养育的人就很美、很帅;人美声音就美。我当年坐错了飞机,飞到德国来,若我飞去了香港,四大天王之一是我。张学友哪能跟我谢盛友比高低?!

人生真的很戏剧性,去不了香港到了德国来,再美的声音也被埋没,无奈,我只好在厨房里唱歌。

一天劳累,收工以后,我打开碗叮当的博客【说的比唱的好听】,得到两个字:震撼。在那里,我看到我的文友常德浩兄的文字,由碗叮当朗诵。听到藤帅兄与碗叮当《魂断蓝桥》的对白(他们俩的朗诵,真有点专业水平)。最令我难忘的是,阅读到我一个文友秋菱(山菊花姐)的文字,由碗叮当朗诵:
我们追求幸福,为什么一路上都是痛苦……

问谁呢?肯定不是问我,我给不出答案。找不出答案的我发现碗叮当的博客里人才济济,我给她回复一句:瓦赛! 你们很厉害哟!:)

我没有我太太那么多闲工夫,在碗叮当那里,我在她的【唱的比说的好听】断断续续听了碗叮当:【高原蓝】【康定情缘】【不可思议】。
碗叮当:忘了我是谁 • 好好把握 • 何日君再来。

等等等等。

如今这世道变了,小的时候,花钱看《小铃铛》,生怕一开演就结束,结束就没戏了。现在,听别人美声,不用花钱,别人还来感谢你。我的企业再小也是一个企业呀,我这小老板就无法弄懂现代化经济规律。如果说博客里的听众也是客户,符合经济规律,客户永远是老大、是皇帝,但是,我们这些博客听众是不交钱的“赖皮听众”,也能当老大?当皇帝?人家辛辛苦苦的歌唱家要来感谢你这不交钱的客户?这是哪门的事?

所以,前不久我写了《我到底是谁?》。其他朋友办的博客有声有色,人气如潮,我的博客办得简直像红旗杂志,难怪连我自己都不爱看,只喜欢书写表达。

今天纪录这些听歌心里话,用来感谢碗叮当妹妹。我正在听《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人生难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


写于2008年6月13日,德国班贝克

安静 回复 悄悄话 我迷S碗儿妹妹了,她的歌真的是听不够~~~谢谢:))
mm走西口 回复 悄悄话 太动听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