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天

It's just another day in life.
正文

一种自私VS另一种自私? 我来说说保守和更新

(2008-08-05 03:26:27) 下一个

回答: 支持或反对同性恋婚姻,是出于什么利益需求呢?ICLL2008-06-21 00:19:35

从结论句来讲,是不是就是一种自私和另一种自私的狗咬狗?博弈的结果由当时社会群体中各群体的力量/数目对比决定?听着好没劲哦。

先说一下,本人实验室曾经有过一位同志,除了很少参加同事party之外,其他一切我看不出来有啥差别的,看来对“异己”的排斥的情况不严重。

再来说说对“未知未来”的恐惧。这是人的保护的本能,其实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保守。但这是不是可以归纳为“对传统的保守,拒绝更新”呢?我以为不妥。至少在ICLL文间透露的意思来讲,这个说法是很负面的,我反对;我更要反对的是对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的阐述。我分两个层次来说明,请坚持看到第二个层次:)
对进化论和生物学(特别是动物学)有了解的坛友或许会比较明白,保守是最好的生存之道,变化才仅是对生存之道的补充。
一个例子是遗传。遗传复制的保守性远远超过突变率,而突变之中,占主体的还是中性的。对个体或短时间内,保守的重要性远超过变异。只有对一个种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几百几千倍于个体寿命)而言,变异才有意义,而且还必须前提---环境的改变.没有环境的改变,变异对个体和种群都是必须保持在没有显现的程度.具有原始社会架构的种群的这种种群结构的保守性其实更得到了加强.那么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呢?突变率是相对稳定的,但变异确实是加快的--- 相较于平台期.但是绝对的时间跨度,对个体而言还是长的无法想象.任何时候,个体life span内明显的变异都是自杀性的.这就是个体本能保守的来源.
另一个例子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了.几乎是类似的,只要环境不改变,保守是最多数人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生产力不那么高的情况下.后果就是当环境改变的时候,那些经历改变的人比较痛苦.以经常性的改变来适应环境改变的国家级的社会结构,几乎没有.有的,其过程也是相当相当缓慢的. 任何以年或十年为单位的主动被动的变动,结果大多是灾难性的---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这是全体意识中保守的来源.
所以小结就是,保守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最主要的)生存之道,变化是有益的补充.这是我们之所以看到今天的生物圈背后,所有生物的根本策略.一点都不负面.
当然,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够不够这个档次的改变,是可以评估的.但如ICLL提到的,这类意识在外显的时候是模糊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自己绝难分清楚.但是,绝对绝对不是负面的.毕竟这是最自然,最可靠的反应.

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最智慧的人类,可能有意识的对保守和变化作有益的平衡吗? 我的乐观的看法是,可能! 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工具:科学.从而问题就变为愿不愿意和如何来用这个工具,这个就扯远了.
为什么保守是最好的策略?因为预测是个难题.除了人类,没有其他生物可以对稍微长的未来做出可靠的预测.那么,唯一可靠的选择就是经验/记忆.在经验/记忆的处理还是个难题的时候,最实际的行为就是一丝不苟的重复---保守.毕竟这比冒进可能造成的损失来讲,预期利益大太多了.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建立,人们预测的能力大大提高.人们可以在想象成为现实以前,预先做出有效的评估和准备.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小范围的实验可以提供额外的保证.如此一来,人们可以拥有比任何过往都快的变化而不损害整体性.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的改变,在地质尺度来讲,已经是惊人的快了.加速的加速度,可能保持多久的稳定?人类完全没有经验.在客观世界,科学的可靠性由经验提供.超出经验边界太多的地方,科学提供的预测力是薄弱的.然而人类社会的大多数人,是很难觉察到科学的可靠性的变化---通常的错误是过分乐观而忽视可靠性的降低.换言之,可靠的,科学的策略是,科学地评估可靠性.科学评估是第一步,在可靠性不足的情况下,保守策略作补充.
片面的偏颇的使用科学这个工具,或根本拒绝使用,而做出保守或改变的行为,是危险的.在科学的保证之外,保守还是最好的策略.你们可以称之为又一天的新保守主义,哈哈.欢迎摆事实讲道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