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改变战争:两挺机枪等于拿破仑的一个步兵团 zt
(2009-01-15 06:40:54)
下一个
机枪改变战争:两挺机枪等于拿破仑的一个步兵团
时间:2009-1-15 19:03:44 军事天地
边走边端着机枪扫射基本上是拍电影,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机枪需要步兵老实地站在队里射击
美国陆军目前正准备再次购买4600支MK19榴弹发射器和29900支12.7毫米班组支援机枪。
12.7毫米班组支援机枪,是美国已经装备了70多年的M2勃朗宁机枪。机枪在近代战争中,绝对是名留清史的“大杀器”。1893年,罗得西亚用50名步兵和4挺马克沁机枪,轻松击退了多达5000名祖鲁人的进攻,战场上留下了3000具尸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会战,德国人用马克沁MG08机枪向40公里外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6万名英军伤亡。到战役结束时,英法联军阵亡61.5万人,德军阵亡65万人,这样的战果,全拜德军使用的机枪。
机枪是步兵的武器之王
在部队里待过的人,大多听说过一句口头禅:“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对步兵而言,如果听到炮弹横空的声音,说明不是照着自己打的;但是听见机枪的声音,估计死神就在眼前。所以在步兵的武器序列里边,机枪绝对是王中之王。西方国家的步兵班火力核心就是班用机枪,两个火力小组都以机枪火力支撑,其他的步枪手则负责掩护机枪手射击。因为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好,远程射击更加稳定,可以射击步枪射程之外的目标。
拿破仑战争时期,伤亡率高达15%~20%;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数字变成3%~7%。机枪是改变这一死亡率的根本原因,因为两名熟练机枪手的威力,相当于拿破仑时期的一个步兵团。机枪的强大杀伤力,导致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军人彻底放弃了排方队等死的作战形式。
机枪之前的年代,面对高速冲击的骑兵,步兵几乎只有被挨宰的命运。成吉思汗凭借几万蒙古精锐骑兵就几乎扫平了半个欧洲和大半个亚洲,而机枪的出现,直接把骑兵这种纵横疆场千年的决胜兵种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训练精良的法国骑兵连冲击德军机枪阵地,不过一分钟就被彻底打光。在没有装甲防护的情况下,冲击速度再快,也躲不开迎面而来的子弹。
机枪被广泛应用后,才有了开发具有装甲防护武器的需求动力,直接催生了陆战之王坦克。可以说,机枪的高效杀人方式,彻底结束了以骑兵畜力为主的农业社会战争形态,开始了以引擎、石油为主的机械化战争形态。
机枪手是个体力活
虽然机枪威力强大,可是机枪手却不是好干的活儿。首先,机枪手要比一般步枪手更强健,因为机枪的重量起码是步枪的两倍,加上弹药,枪械的重量会达到15~20公斤。欧美步兵背负能力较好,所以一般步兵班会装备使用弹链供弹,并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班用机枪。这种机枪特点是火力持续性好,更换枪管方便。而我国军人由于普遍体形不如西方军人强壮,所以更喜欢装备步枪改良而来的班用机枪。这种机枪一般更换枪管麻烦,使用75~100发的弹鼓供弹,火力持续性不如西方的班用机枪,但是重量比较轻,适合东方人携带。
一个老练的机枪手,不会像史泰龙那样泼子弹当雨水,因为他的子弹都是自己背上战场的,而且不知道下次补充会在什么时候,每一发都很珍贵。一般来说,机枪手多半会选择2到3发子弹的短点射击敌人,有经验的机枪手的打法是3、2、1、1、2、3(以上数字代表子弹点射数目,3就是三发点射),这样子弹弹着点最为密集,并且一组12发,打完一组可以考虑转换阵地,免得遭到敌人的反击。
事实上,战场上所有的步兵都痛恨敌方的机枪手,所以机枪手自然是敌人“照顾”的重点。如果你不是机枪手,上了战场最好离自家机枪手远点。根据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验来看,机枪手远比步枪手短命。在那场战争中,往往机枪手打不了20发子弹就会招来敌人的反击火力。对付机枪最好的武器是迫击炮弹,因为迫击炮是曲射武器。也就是说,迫击炮手可以躲在机枪手打不到的地方用炮弹砸机枪手的脑袋。所以在各国的军事教材中一般都标注,只要有条件的机枪阵地,必须加放迫击炮弹的上盖。
在电影中,机枪总是面对千军万马;现实的防御作战中,机枪基本不会架设在防御的正面。基于机枪的强大威力,步兵战术早就改成散兵线形式。由于步兵只会疏松地排成一线正面冲击,而正面射击目标必须大幅摆动枪支角度瞄准,这样目标转换时间自然就会太长了。如果将机枪架设在侧翼,从机枪手的射角来看,敌人往往收窄成一条相对密集的线,可以更有效的射击。用机枪从侧翼向冲锋的敌人射击,敌人插翅难逃。如果用两挺机枪在左右两个侧翼射击,形成交叉火力,那就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电影里进攻作战中的英雄们总是喜欢端着机枪开火,以显示自己的彪悍。但是现实中机枪手很少会在行进中射击,因为机枪不是冲锋枪,也不是突击步枪,自身重量决定了行进中开火效果不好。所以现实中的标准步兵战术是两个机枪小组交替掩护,一组架好机枪射击压制敌方火力,另外一组则迂回跃进到下一个阵地射击。这样交替掩护才能发挥机枪的效能。
从1862年美国人理查德·乔丹发明加特林转管机枪到现在已经整整155年,这种革命性的武器,深刻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机枪乃至迫机炮家族被广泛应用于射击步兵、摧毁车辆、防空,甚至反导弹。尤其在反恐战争中,恐怖分子多是小股出现,打完就走,机枪强大的火力和较高的精确度,是巡逻部队遇到突然袭击后救命的法宝。所以,至今美军,无论是卡车还是悍马越野车,都会装一挺装备了70多年的老枪,这样心里才算踏实。
马克沁机枪
H.S.马克沁发明的机枪。马克沁1883年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11.43毫米,枪重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100发/分。
M2型12.7毫米重机枪
战斗全重58千克(含三角架),口径12.7毫米,有效射程1800米,最大射速550发/分。M2型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是美军战斗序列中历史最悠久的武器,是美军于二战期间开发使用的一种步兵火力支援武器系统,由于性能可靠稳定,至今仍是美军地面部队不可缺少的近距离火力支援系统。M2机枪可架设在众多的武器平台上使用,包括各类坦克、装甲车辆、飞机、船只。M2的威力较大,既可杀伤地面人员,也可作为防空火力使用,同时对轻装甲目标也有一定杀伤效果。估计可以创下百年老枪的纪录。
“米尼米”(Minimi)机枪
“米尼米”(Minimi)机枪是FN公司于1970年代初研制的机枪,是FN公司开发的第二种5.56mmNATO口径的轻武器,Minimi机枪是作为一种轻型火力支援武器而设计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采用了新研制的两用供弹机。两用供弹机作为枪的一个完整部件固定于枪上,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使用美国M16步枪的弹匣供弹,而无须更换供弹机部件。现在广泛装备于北约国家各国的武装部队。
M60通用机枪
第一滴血中史泰龙最爱用的武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制的,1958年开始小规模装备美军,在1959年正式定型为M60,并全面投产。替换7.62mm勃朗宁M1917A1式、M1919A4式重机枪和M1919A6式轻机枪。虽然M60通用机枪是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设计的,但美军装备的M60的生产商是由缅因州的萨科防御公司(SacoDefenceInc)。
除美军装备外,还有澳大利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军队使用它。据不完全统计,至今M60式机枪已经生产了25万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