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家外交机密:周恩来不许在愚人节对印度发公告 zt

(2008-12-24 13:57:27) 下一个
国家外交机密:周恩来不许在愚人节对印度发公告
2008年12月23日 11:20 新闻午报

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正式宣布:1961年到1965年的档案,经解密后正式向国内外开放。本次开放档案共41097件,内容丰富珍贵,包含了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指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召回类的外交文件。这是2004年以来外交部公开解密的第三批档案。那些有关战争与和平、发展,世界与民族、国家的较量,都已不再是“国家机密”。

中印关系:1962年那次“边界上的不愉快”

在长达千年的中印关系史上,“99.99%都是友好交往的,只有0.01%是不愉快的”(温家宝语)。外交部解密的第三批档案中,恰好涵盖了这次“边界上的不愉快”——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也勾勒出中国人的仁慈和宽厚。

尼赫鲁对中国“宣战”

1962年的10月,中国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蒋介石不断高喊,要趁机反攻大陆;中苏“友好”局面不再;苏、美两个大国虽然也曾剑拔弩张(古巴导弹危机),但在中印关系上,两国却都站在印度一边;趾高气昂的印度尼赫鲁政府,不仅全盘“接收”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而且连麦克马洪都不敢夺取的中国版图,尼赫鲁政府也想拿走。

查阅史料可知,从1961年开始,印度军队多次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和东段,建立侵略据点。中方提出:建议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印方表示“拒绝”。

1962年10月10日上午,印军入侵中国扯冬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打死打伤解放军11人。中国政府当日即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抗议”。孰料,印度军队于11日再次向解放军发起进攻,打死打伤22人。当日,中国再次向印度提出“最强烈、最严重抗议”。12日,尼赫鲁公开表示,他已下令印军把中国人从东北边境特区“赶出去”。实际上,尼赫鲁是想把中国军队从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以西)的、属于中国自己的领土上“赶出去”。

17日至18日,印军又向中国择绕桥(桥东)等地发动进攻,同时入侵中印边界的西段(中国新疆奇普恰河地区)。20日凌晨7时,印军进攻规模更趋扩大。这一天,中国边防部队从东西两线进行猛烈还击。

总理不让“愚人节”发公告

中国军队的反击出奇顺利。一个月后,印度政府开始准备“全国总动员”,并求助美国出兵直接干预。可是,11月21日,中国军队突然停止前进……查阅档案可知,中国外交部此时宣布:自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

胜利者主动停火并主动后撤,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中国人表示“不理解”。新近解密的档案,对这一问题有另外的说法。

对中国军队在边境线上的出色表现,法国、以色列(两国1962年还未与新中国建交、但对中国较为友好)等国赞叹,这是“内行人的战争”——因为边境的短暂“不愉快”,中国军队俘虏了印军准将以下7000多人,而中方“无一人被俘”。

当然,更让西方军事家赞扬的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另一面。编号为“105-01849-02”的一份解密文件,标题为《中国外交部关于释放印俘的声明、照会和通知有关国家的请示》。文件的签发者为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抬头第一句话是“报总理审批(总政治部肖华副主任已会签)”,而周恩来则用毛笔批示道:“拟同意。文件略有修改,即送主席、刘、邓、彭、陈、罗核阅。(阅毕)退外交部办。(签字)周恩来 (1963年)3月22日。”

文件的正式内容,则是外交部的请示:4月1日下午,(准备)广播我国防部发言人关于释放全部印度战俘的声明,4月2日见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并刊登我照会印度以及我红会通知印度红会的消息……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彭真、陈毅、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全都在这份文件上画圈、同意。还有一个小花絮:文件左上角,一位工作人员补充写道:“3月25日总理指示,发表和通知(印度)时间,推迟一天,因为4月1日是愚人节”。

中方优待印军俘虏

外交部解密档案中的一个真实故事,展示了中国军队是真正优待俘虏的军队。《释放战俘情况简报之九》报“总政、军区政治部”,并“抄送给主席、总理、林彪、小平、彭真、贺龙、陈毅、荣臻、荣桓、定一”。但这份呈送中南海最高领导人的报告,却只讲述了一件极普通的小事。

故事的开头,是战俘营里的一次小误会:4月21日晨,我西藏战俘营(对外已改称“印度军人收容所”)六队印俘卡耐尔·辛格越出了收容所规定的俘虏活动范围。我警卫战士上前劝阻,辛格不听劝阻,与我卫兵发生争执。争执中,辛格抓住了战士的武器,守卫战士情急之下,开枪把他打伤了。

事发之后,俘虏中“反动分子趁机煽动闹事”,煽动四个队绝食。此时,“许多反动分子聚集群众煽风点火”,“俘虏们惶惶不安”。面对此种危急局面,中方的态度是:积极治疗受伤者,并宣布将认真调查此事。

为了防止夜间闹事行为蔓延,战俘营的领导们开会研究后决定:“除加强预防措施,当晚十点,通过广播宣布收容所司令官的夜间戒严令,告诉俘虏,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要求俘虏严格遵守纪律……”

报告称:“戒严令宣布后,俘虏立即安静了下来,夜间没有发生人为事故”。这份来自解放军基层的报告接着说:“4月22日,除少数反动分子对我持有敌意,15%左右的俘虏,思想上想和我们靠近但又不敢公开表示外,70%的俘虏已经能够主动向我方工作人员打招呼,表示友好。”

“至22日下午,俘虏中的分化更加明显,他们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显露。”

“下午四时,六队召集了俘虏区的队长、班长开会……到晚上八时半,七、八、九各队俘虏,也陆续取回了衣服、被褥,开始煮饭。至此,俘虏的生活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摘自《看天下》

2008年第23期 方正 薛田 等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