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忆童年----儿时的乐趣,游戏

(2012-05-26 10:43:11) 下一个
这一说到忆童年,还真的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儿时的记忆就如那闸门后的洪水汹涌澎湃,奔腾而出。儿时,当然除去学校的学习和活动,看闲书,更多的还是玩耍,淘气。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真的觉得要幸福很多很多,虽然可能学业呀才艺呀没有积累那么多,可是也没有怎么妨碍我们现在行走世界,快乐人生呀,相反,那轻松的童年时代给我们,还是留下了很多很美好的回忆的。不过,我这就不算写文了,只是记录而已。 看了多多介绍的小时候的游戏,真的好佩服,佩服多多的研究精神,头头是道,厉害!更佩服她的的记忆力。唉,年龄不饶人呀,我这记忆力可是大大衰退,真的记不住了了,简单记录,凑合吧,哈哈。 跳绳,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但我好像跳绳儿不是特别多,因为我不愿意摇绳儿,大多就逃避了。 玩儿“拐”还是比较多的,东北管“拐”叫“嘎啦哈(三声,轻声,四声)”。东北人比较粗线条一些吧,一般是玩儿猪嘎啦哈。嘎啦哈的好坏,还有挺多讲究的,要形状,要大小,好像还有光泽吧,往往还会用有颜色的纸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可能红的会多一些,反正都是评价的标准。在东北时,我好像还收集了一套10来个成色比较好的猪嘎啦哈。到了“关里”,才发现大家玩儿的更多的是“羊嘎啦哈”,而且是那种比较小巧玲珑的更受大家的欢迎,名词也不一样,这里叫“拐”。不过因为到“关里”时就已经是初中后期了,就没有怎么再玩了。 对玩儿拐,记忆最深的好像是其有季节性,每年总是玩儿一阵儿歇一阵儿,不过忘了什么季节是当季了,记忆中好像既有冬天也有夏天的,嗨,算了,不费劲了。可是就是这个季节性的玩儿拐,实在是把我那比较没心没肺的性格表现得一览无余。玩儿拐多年,我好像就没有代表过哪家,没有和谁是一伙儿的。因为每年玩儿拐,我总是那个“烧火”的,而且是自始至终!原因很简单,每年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技术都不是一般的烂,所以两家都不愿意要我,往往是大家照顾我(可能是我比较赖皮非要人家带我玩儿吧),反正两家都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就带着我玩儿了。然后,我就会非常努力,加班加点儿地练,在短期内,好像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吧,把技术提高起来让大家刮目相看,成为玩儿的最好的那一个,就又成了两家抢着要,最后双方妥协,要我必须不偏不向地公平帮助两家。就这样每年都是自始至终地“烧火”,而且是周而复始,就没有“进步”过!现在想起来都想骂一句:这个没心没肺的,怎么就记吃不记打不长记性呢?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乐趣还真不是玩儿“拐”。 那个时候的孩子,好像都对杂技情有独钟吧,我听过许多同龄人都有相同的记忆,然后抱怨现在的孩子的身体都跟“搓衣板”一样地硬,因为我们那时候很多人都能后弯腰之后,手抱着脚,让头从两脚之间探出来吧。我也不例外,比较喜欢练习这样动作。 最开始练的是弯腰,也就是下腰。初期练习的时候,身体太硬,容易摔跤,为了安全,要有辅助物才行,比如靠在墙上或躺在床(炕)上什么的开始。练习动作的过程都差不多,比如如果是借助墙的话,就是背靠着墙,把两只手从头顶让手指尖儿朝下放到墙上,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要一只手一只手地才能在不太疼痛的情况下把手放到墙上合适的位置,两只手都到了墙上后,试探着让身体和墙有点距离,这样身体就有了初步的拱形。这个动作比较容易,掌握了之后,就开始练习让两手扶着墙慢慢往下走,最后能放到地上的时候,就达到了下腰的程度。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没有任何辅助物的时候,弯腰后仰,两只手直接放到地上。之后就是细节的追求了,比如手和脚的距离最近能达到的程度,弯腰四脚着地走路的距离,等等。当然,最终目的就是手抱着脚把头伸到两脚中间,看看大家的反应。 另一个是靠墙倒立,练习的目的是笔直倒立和平地空翻。这个游戏的魅力是既可以一个人玩儿,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多几个人一起玩儿。 那时候,一有时间,就会跑到一个事先侦探好了的可以倒立的墙边儿去练习。这个墙里面的布局要是那种不能经常有人的地方才行,比如走廊呀,仓库呀,空房间什么的,否则咚咚的脚上墙的声音,是一定会把大人引出来的,那就少不了要挨训了。 一个人玩儿,比较简单。冲着墙,稍微助跑,使力,手着地,然后脚上墙。达到脚能上墙,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的,一开始,脚往往会在半空中就变了方向,不是力量不够落下来了,就是倒向了傍边,甚至是用力过度,脚碰到了墙上又被反弹回来了,当然即使是沾一下墙,也比够不着要离目标更近一些,因此一开始脚能上墙时,那力量总是要多余很多,还是很考验墙的承受力的。当多次练习脚上墙了之后,就慢慢会掌握力度了,脚上墙的声音也会越来越温柔了。 脚能上墙之后,技术指标就分了方向。 一个指标看的是如何能让身体贴到墙上离墙最近,因为离墙越近,就是身体越直,身体的平衡也越难掌握,如果能够离开墙也能保持平衡,就是能笔直倒立了,而如果直接能翻起来就能不靠墙笔直倒立,这个动作的练习就成功了。然后就是练习倒立用两手行走了。 另一个方向就是练习手慢慢移动离开墙,脚慢慢顺着墙往墙根儿走,这样身体就越来越接近拱形,越要求身体的柔软度。 再一个就是练习在往墙上翻的时候,让手离墙越来越远,这样脚上墙后身体就是从一开始就有比较大的弧度的拱形,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了。渐渐的,手距离墙越来越远,脚离地越来越近,最后就可以不用经过墙这个辅助物,就完成了平地空翻的练习。 能够下腰,能够倒立上墙,能够空翻,之后的练习则是反方向,就是在能下腰或空翻之后,把身体从弯曲恢复到直立的状态。恢复直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离地,利用腹肌把身体拉直;另一种是脚使劲儿,利用弹跳力和腹肌的力量把身体翻转过来后直立。直立动作能够做得比较流畅之后,就可以连续平地空翻了。 这个游戏大家一起玩儿更有意思。几个人可以合作可以竞争。竞争就是比每个人的个人技术,上墙的情况,手离墙的远近,脚移动的快慢,失败的次数等等。 但更多的是合作,因为更有意思。一般是先讨论一下顺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要求个人技术比较高一些。第一个上墙后,身体要尽量贴近墙,然后尽量把两腿分开,为了后面的人能更容易上墙,要尽量占最小的地面和墙上空间。接着是大家一个一个按顺序上墙,要尽量贴近前面的人,也要尽量占最小的面积。最后一个人要求要有比较好的柔软度,因为手的位置已经离墙有一定的距离了。如果人多,就分拨,看哪拨又快又好地叠到墙上。然后可以变换顺序等规则继续进行。 再一个好玩儿的是有些杂耍性质的游戏,就是像马戏表演里小丑常做的两手倒换扔接球那样扔接包的游戏吧。包就是女孩子平时玩的时候总用,缝出来的六面体呀圆体呀各种形状的布袋里装上小米呀什么的布包,这种布包用处很广。 最初练习是两只手扔接一个包,扔起来接住,倒来倒去的,也就是练习眼睛和手的配合,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性。 然后,是练习两只手扔接两个包,这就要有一些配合的问题了,两只手在扔起包来和接住包时,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差,既不能两个包同时被扔起来在空间打架,又要在包落下来的时候手是空的,而接住之后,要马上再把包扔起来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下来,就可以看到两个包是分别被扔起来落下来,会产生那种由两条弧线组成的眼花缭乱的效果。 之后练习的是一只手扔接两个包,这要求在看到空中的包往下落的时候,不是本能地去接,而是先把手里的包扔上去,手里空了后,接住空中落下来的包,也就是把前面两只手的时候的技术用一只手来完成。 一只手和两只手接扔两个包练习好了之后,就会比较轻松的完成两只手三个包,甚至是四个包五个包的练习了。区别在于要把包分成两组,这两组的构成还会经常变化,这样就可以看到总有几个包在空中以弧线形运动,目不暇给的。 小的时候再一个比较喜欢的事儿,就有些不好意思说了,那就是登高。一个是喜欢那种攀登的感觉,从低的地方,蹬蹬爬爬的就到了很高的地方,非常享受那种成就感,再一个是喜欢那种一览众山小的登高望远的感觉。 小的时候,个子小,但是不满足只是在较低的单杠上翻来翻去的,想像大男孩子那样在高的杠子上,即使是不做动作坐在上面也挺让我羡慕的,所以喜欢蹬(爬)高,是从爬单杠开始的。大哥哥们可以一跳就抓住杠子了,然后做引体向上呀,翻转等动作,而我,则要先两手抓住单杠支架的柱子,腿弯曲,手脚共同用力,爬到能抓着杠子处,再移动过去上杠子,或坐在那里或做些翻转动作什么的。 渐渐的,单杠的高度就不能满足我了,在操场上,比单杠高的,就是篮球架子了。所以之后的乐趣就是寻找没有人打篮球的篮球架子,也是从支架的柱子开始,爬上去之后,到了倾斜的部分,要小心翼翼地注意手脚的位置,然后移动到篮板背后,最惬意的就是坐在篮板后的那最高的架子上,看操场上大家的活动。 也因为这个爱好,当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楼梯的地方,记得后来到了化肥厂,那里的烟囱很高,为了维修,周围有旋转楼梯,可以盘旋达到烟囱的顶部,应该有几层楼高吧,本来想自己上去,但几次都被大人发现,截了回来。后来是在听到几个大人说想上去的时候,就和人家商量保证不会给他们添麻烦的,请让我也上去,才实现了愿望.那不是一般的高兴呀,因为先是用行动证明虽然我很小,但是不食言,没有给他们添麻烦,同时,那一步一步走向高处的感觉,不是一般的过瘾,到了上面往下一看,哇!所有的事物,包括人,包括房子,都好小呀,那时候,那样高度的建筑在我们那儿还是挺少的。那心情,可能就和登山爱好者登上珠穆朗玛峰有一比吧。 结束这个爱好,是因为初中三年时爬楼顶,被老师看到,被叫到办公室还算温和的批评了一顿:“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做这种淘气的男孩子的事儿呢?爬那个楼顶,就是这个班里的淘气鬼也没有几个人做呀。”想了想,算了吧,唉!无奈呀。 当然,我这个爱好,也没少给妈妈找麻烦,没少让她担惊受怕。 再有一个乐趣,就是和登高反方向的,滑楼梯,就是下楼的时候,不走楼梯,而是趴在楼梯扶手上滑下去,看到的人,有人说:“这孩子家里有钱,衣服不怕磨破”,有的说:“不错,楼梯不用擦了”。但我是特别喜欢那种向下滑的速度感,那种乐趣,只有在后来的滑雪中感受过,让儿子在后面叫:“老妈,慢点儿,太快了危险”。太不好意思了,哈哈。 虽然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还是不好意思,但是那快乐的心情,现在仍然能感受得到。 人性不改,童年的乐趣依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