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习近平主义在新中国新阶段发端的历史必然性(续14)

(2014-08-11 21:09:17) 下一个


欧美的“去罗马天主教”进程(下)


神权“入笼”


      大英帝国的兴盛过程,一句话,是一个外来神权操弄本土王权、本土王权利用外来神权的过程,然后接续一个本土王权打压外来神权、本土神权取代外来神权的过程,最后归结为一个金权将神权关进“笼子”里的过程。


中世纪的英伦,与欧陆各国一样,被罗马天主教不停地操弄着。


1208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与英王约翰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选问题上争执不下,罗马天主教遂不得不暂停在英伦的所有教会活动,并对约翰实施“绝罚”(逐出教会)。


在英伦,每当本土王权与外来神权关系搞僵了,社会便见缝插针地来一个大发展。1209年,剑桥大学成立,尽管神学仍是主科。


1212年,约翰王发觉英伦内外各方正在策划针对自己的阴谋,只好与罗马教廷讲和,换得教会的支持。


1214年,约翰王分两路进攻天主教掌控下的法国,但输掉关键之战,英格兰的男爵们闻讯反叛。


1215年6月15日,约翰被迫与男爵们妥协,在25名男爵的围迫下签署用拉丁文写就的《大宪章》(Magna
Carta,意为:落实到纸面上的大法规)。


约翰很快便拒绝履行《大宪章》,引爆了内战。


男爵们推选法国国王菲利普之子路易为英国国王,并攻取了伦敦。


约翰未及应对便一命呜呼,王位传给儿子,时年9岁的亨利三世。


这时,罗马教廷宣布:谁若与亨利三世作对,谁就不能参加十字军东征!结果,在罗马天主教势力的帮助下,亨利三世击败了内外敌对势力。


亨利三世19岁时正式登上王位,公开接受了《大宪章》。


因为亨利三世在罗马教廷的操持下迎娶法国王后的妹妹,又惹恼了贵族们,因为这意味着法国人又有籍口与英国贵族们争权夺利了。


1258年,亨利三世走中间道路,召集一个名为议会(Parliament)的新议事会,国王的人与贵族们的议席各半。这就是西方现代国会的雏形。


就在罗马天主教不停操弄英伦的过程中,犹太人在英伦发展有成,把英格兰人的钱袋都赚瘪了。


1274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参加十字军东征归来,需钱孔急,碎开始打犹太人的主意。同年,罗马天主教刚好在里昂发布了谴责高利贷之罪的训令。于是,虔诚的爱德华一世开始整治喜好放贷为业的犹太人,最终于1290年干脆下令,将犹太人驱逐出英格兰。


此后,英伦是罗马天主教的天下。罗马天主教坚守只用拉丁文传教的传统,对试图用英文传教的“异教徒”血腥迫害。


1380年代,牛津教授维克立夫手写出第一部英文《圣经》手稿。


罗马教皇后来得知维克立夫的做法,大为震怒,下令将维克立夫的尸骸从坟墓中掘出,碾碎,散弃河中。


维克立夫的追随者之一哈斯继续传播维克立夫的思想: 民众应该被允许阅读用本国语言书写的《圣经》,处死拥有非拉丁文《圣经》信徒的做法必须取消。结果,哈斯被处以火刑,点火用的就是维克立夫的英文《圣经》手稿。哈斯临死前说道:“100年后,上帝会培育出一个号召改革而不受迫害的人来。”


几乎整整100年后的1517年,德国天主教僧侣路德跑到梵蒂冈朝拜,惊见罗马教皇竟然整军经武,教廷上下腐败异常,回到德国便写了洋洋洒洒的97条“大字报”,张贴到教堂的大门上,开始倡导宗教改革。很快,他的新理念风靡整个欧洲,极大地震撼了罗马教廷的神权专制。


1516年2月18日,英王亨利七世夫妇又有了第二个王子,也叫亨利。


当时,在罗马教廷的主持下,亨利七世的大王子,2岁的亚瑟,与西班牙双王的二女儿,3岁的卡塔琳娜公主定亲,并定于亚瑟15岁时完婚。


1501年,16岁的卡塔琳娜从西班牙坐船3个月,捱过几次暴风雨,于当年10月2日安抵英格兰,并于11月14日与亚瑟完婚。男方的伴郎是亚瑟的弟弟亨利。


女大一,不是妻。亚瑟新婚4个月便病死了。


双方的婚约允许卡特琳娜再嫁给英国下一个王位继承人,即亨利王子。如果亨利王子不娶卡塔琳娜,则英国王家要支付高达10万克朗的嫁妆钱给西班牙皇家。然而,弟弟续娶嫂子在天主教教规中属于乱伦,一般情况是没有可能的。


罗马教皇法外开恩,让亨利续娶了嫂子,帮家里解决了大问题。


1553年11月30日,新国王亨利八世和卡塔琳娜王后在伦敦西敏寺大修道院登基加冕了。


婚后,亨利八世很快有了一个女儿玛丽和两个情妇。两个情妇之一有女安妮,与亨利八世陷入热恋。


为了离婚和再娶,亨利八世派密使到威尼斯共和国,向犹太大教士咨询有关事宜。密使显然为亨利八世带回了齐家治国的高招。


亨利八世向罗马教廷提出离婚并再娶安妮。


罗马教廷怎能允许。


亨利八世得知教皇不允,先软禁卡塔琳娜,再废掉罗马天主教,没收教会财产和土地,投入市场拍卖,最后创立由英国国王主导的新教——英国国教。政教合一后,亨利八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废除与卡塔琳娜的婚约,再娶安妮。


安妮也给亨利八世生了个女儿,叫伊丽莎白。


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束缚后,社会发展如脱缰之马,呈现出政治宽容、文化发达、经济兴盛的局面。


亨利八世原本已把6岁女儿玛丽许配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一世,但卡洛斯一世后来取消了婚约,与葡萄牙王室联姻了。


亨利八世死去后,他的大女儿玛丽经过一番周折后于1553年10月1日当上了英国女王。


玛丽登基后,由罗马天主教势力主宰的国会召开。她向国会推介了她向往已久的一系列立法,实现了自己帮助罗马天主教夺回英国政权的誓言。玛丽的第一项立法就是宣布自己的父母,即亨利八世与卡塔琳娜的婚姻有效、合法,并顺利通过。


很快,在罗马天主教的操持下,玛丽与前未婚夫卡洛斯一世的儿子,西班牙王储菲利普二世结婚。玛丽是菲利普的亲姑姑,两人的婚姻绝对是近亲加乱伦。婚后,两个开始携手镇压新教等异教徒,并因手段血腥而人称“血腥玛丽”。


因为近亲加乱伦,玛丽两次公布有孕,两次安胎静养,皆未生一男半女,反而病入膏肓。


1557年11月16日,玛丽去世前公布遗嘱公布,选定伊丽莎白为继承人。


1558年1月15日,伊丽莎白一世登基。


当罗马天主教拒绝承认她的王位合法性时,伊丽莎白像她父亲亨利八世一样,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决裂,确立英国为新教国家和女王在国教中的最高地位。


为了避免招来罗马天主教势力的联合打击,伊丽莎白以婚姻为诱饵,在罗马天主教的两个大打手西班牙王室和法国王室间周旋多年。同时,以身作则,崇尚金权,入股公司,开源节流,提倡科学,猛增军力,迅速强国。当她有了足以保家卫国的实力时,伊丽莎白停止了一切与西班牙、法国等的有关婚姻的谈判。据传,当议会代表团一次次敦促她为王室着想结婚生子时,伊丽莎白戴上了结婚戒指,道:“我已经献身一个丈夫,他就是英国。”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4年,将英国带进了一个政治稳定、财力充实、军事强大的时期,史称“光荣时代”。期间,伊丽莎白不仅与”两牙“闹翻了,而且与罗马教廷也闹翻了。


1570年,罗马教皇庇护五世对英国女王下达了”绝罚“令(逐出教会),同时向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颁授圣十字旗,发出了准许其对英国发动战争的谕令。


1588年,罗马教廷唆使西班牙王室派一支由134艘舰只组成的”无敌舰队“前往英国”平叛“。伊丽莎白闻讯迅速组织起由140余艘舰船组成的舰队。结果,西班牙”无敌舰队“大败而归,大英帝国经由此战奠定了帝国信心。


伊丽莎白之后,罗马天主教势力卷土重来,引爆英国内战。结果,议会一方的骨干是新兴的金权势力,在以新教徒为骨干的“新模范军”的帮助下,战胜了仗恃罗马天主教等保守势力的查尔斯一世。


1648年,议会以“背叛人民”的罪名,判处查尔斯一世死刑,将其斩首,然后采用共和政体治理英国10余年,促成英国社会再一次爆发性发展,10年间出版的书籍相当于印刷术采用之后200年发行书籍的总和。


1660年,“新模范军”领导人,护国公克伦威尔一死,共和政体立即被君主立宪政体取代。查尔斯一世的儿子,查尔斯二世被议会由法国请回,并加冕为新国王。


查尔斯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后,又开始公开青睐罗马天主教。


1688年,詹姆斯二世有了儿子,着手与罗马教廷联系,准备建立一个天主教王朝。


英国议会见势不妙,赶紧联络反天主教势力,结果选中了詹姆斯二世的女儿,荷兰执政威廉的老婆玛丽。玛丽因为弟弟的降生,从王位继承权上靠边站了。


威廉率荷兰大军渡海进击英国,在英国议会势力的配合下,赶走了詹姆斯二世。


威廉和玛丽按照事先商定,接受议会颁授的英国王冠,同意和接受《权力宣言》,亦即1689年公布的英国《人权条款》:“言论自由,议会的辩论或进程不得被议会以外的法庭或场所弹劾或质疑。”


就这样,英国新兴的金权势力将外来神权—罗马天主教赶走了,又将本土神权关进一个叫做“君主立宪制”的笼子。在金权势力的引领下,英国社会进入思想解放,文化开明,经济繁荣,科学发达,技术进步的革命性发展态势,终于催生了工业革命,为英国扩张争霸和称雄世界提供了强大动力。


与英国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罗马天主教主宰下的法国。在皇权与神权狼狈为奸地操弄下,绝对权力引致绝对腐败,引爆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暴力革命。罗马天主教的宗教特权和世俗利益最终被法国大革命彻底剥夺了,神权在法国也被关进了“笼子”里。


在大英帝国的13个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一样,几乎都明文严禁罗马天主教徒担任任何公职。


综上可见,没有罗马天主教对西方文明的现代化很重要。


就是在这种老鼠过街的氛围中,罗马天主教开始重视拓展幅员广大的中国信众市场,并卓有成效地操弄起来了。中国对罗马天主教很重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