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海协议对中国伤害有多大?

(2008-06-24 03:34:14) 下一个
东海协议对中国伤害有多大?zt
东海协议对中国的伤害到底有多大?胡锦涛的中日5.18协议以后中共控制媒体对东海资源报道数字突然缩小。说成只有32亿6000万桶,折合现在石油价,大约四百四十亿美元,或者说三千亿人民币。
但是胡锦涛的暖春协议之前,中共媒体说东海资源仅石油一项就达到1000亿桶。这1000亿桶石油按照现在油价为十多万亿美元。
    
    这里有一篇中共媒体《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2005年8月18日报道,说的是:“东海地区仅石油,就够中国用80年。”“原油储量则大概为1000亿桶.”
    
    此外,“天然气储量大概在5万亿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发现天然气储量的8倍,”
    
    这整个一段表述是这样的:
    
    “东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素有“第二个中东”“另一个波斯湾”之称。美国伍德罗·威尔逊研究中心的东海问题专家哈里森认为,中国宣称拥有开发权利的大陆架上的天然气储量大概在5万亿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发现天然气储量的8倍,是美国天然气储量的1.5倍。而这一大陆架的原油储量则大概为1000亿桶,与之相比,沙特的原油储量大概是2671亿桶,美国的原油储量则只有220亿桶。专家介绍,东海地区仅石油,就够中国用80年。”
    
    这篇文章的连接是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829/n240308843.shtml
    
    全文如下:
    
    东海石油够中国用80年 日帝国石油暂停东海试采
    
    “不吃也先占上”,这是日本帝国石油对于东海油气的态度,这也未必不是日本政府的想法
    
      相关背景:南海范例
    
      帝国石油公司
    
      东海油气大事记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报道8月18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帝国石油公司经理高井在8月17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由于存在安全问题,该公司不可能很快在中日存在争议的东海海域进行油气试钻探。
    
    高井说,日本政府必须同中国签署协议,保证石油工人的安全,也就是说,帝国石油公司只有在石油工人的安全能够通过中日两国政府的谈判得到保证以后,才会开始试钻探工作。这也意味着,在今年9月之前开始试钻探几乎是不可能的。
    
      申请了几十年,最终在今年7月高调取得开采权的帝国石油为何突然开始“退却”了呢?
    
      “推迟”开采非关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帝国石油所提出钻探前提,即希望石油公司工人的安全能够通过中日两国政府的谈判得到保证,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中国一直提出和日本“共同开发”东海,而日本却在今年7月单方面授予帝国石油开采权,不顾中方的谴责和抗议。
    
      “很可能是帝国石油觉得开采东海成本太高,以此为借口。”这位人士说。
    
      据了解,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质资源机构专家曾经做过测算,在一个地方探测,成本需要30亿~40亿日元,如果三四个地方同时探测,至少花费100多亿日元。如果开采,投入会更大,比如铺设通往九州的油气管道费用,就要几百亿日元。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帝国石油公司社长椙冈雅俊曾经表示,在东海天然气田开采天然气,总投资额须1000亿日元。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乐绍延介绍,开采所需的成本,以及开采计划,都需要对东海进行探测调查后才能做出来,而目前帝国石油尚未开始着手这些前期工作。
    
      但帝国石油并非因为探测成本太高而未做,乐绍延介绍,日本政府已经答应承担东海探测的费用。据了解,日本政府在2004年,就已经为2005年的预算中列入了高达130亿日元的调查费,用于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和试验性开采。此外,还划拨100亿日元专款用来建造高性能的海洋调查船,以增强对东海的独立调查能力。
    
      等待争议消除
    
      “其实在拿到开采权后,帝国石油就明确表示了,不会马上开采。”乐绍延说。
    
      在拿到开采权后,帝国石油公司东京总部发言人宿太凯吉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即使被授予开采权,也不意味着就能立即开采。因为我们不能在有争议的地区有任何行动。我们还在等待争议消除。”
    
      他说,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事务应该首先被解决。“而我们的意图仅仅是被确认为能够合法开采,这是任何石油企业开采前要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我们相信只有两国关系和平,这个区域成为非争议区才能够开采”。
    
      宿太凯吉所说的“争议”,实际上是中日在东海的划界问题没有解决,两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划界标准有争议。2004年10月,中日就此问题展开第一轮磋商,但无大的突破。2005年5月31日,在北京进行的第二轮磋商同样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下一论磋商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只为优先权
    
      实际上,帝国石油从1969年就开始申请东海区域的开采权,当时与它同时申请的还有日本资源开发公司等三家日本石油企业。由于中日两国在东海的争端没有解决,申请一直没有被日本政府通过。而其他三家石油公司出于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最终放弃了申请。
    
      2004年,中国在东海地区的“春晓”气井采掘成功,按照计划,今年10月将向浙江、江苏一带提供天然气。专家认为,中国的开采,虽然是在日本提出的中间线以西,还是让日本着起急来。
    
      今年4月下旬,帝国石油再次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授予东海海域的油气试采权。7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在东京正式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与中国有争议的东海海域试开采石油天然气。
    
      此后,虽然中国政府对日本此举提出严正交涉,帝国石油还是办妥了相关手续。8月9日,日本九州经济产业局局长松井哲夫宣布,被授予试开采权的帝国石油公司已经交付了约1000万日元的执照登记税,全部办妥了试开采权相关的各种手续。
    
      据了解,帝国石油觊觎了30多年的东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素有“第二个中东”“另一个波斯湾”之称。美国伍德罗·威尔逊研究中心的东海问题专家哈里森认为,中国宣称拥有开发权利的大陆架上的天然气储量大概在5万亿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发现天然气储量的8倍,是美国天然气储量的1.5倍。而这一大陆架的原油储量则大概为1000亿桶,与之相比,沙特的原油储量大概是2671亿桶,美国的原油储量则只有220亿桶。专家介绍,东海地区仅石油,就够中国用80年。
    
      “其实帝国石油并没有想马上开采,它申请是想拿到优先权,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马上进行开采。”乐绍延介绍。
    
      网友精彩评论:
    
    日本从来不缺乏背信弃义脸皮其厚的人。历史的发展昭然若是,对于能源争夺,在无法达成合作下,我们是决不能妥协的,从民族发展角度上讲,东海石油开采权争端将超越其他争执因素成为中日关系如何发展的风向标
    … _(博讯记者:远望)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