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zd3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过大年

(2016-03-27 15:06:30) 下一个
说起过年, 好像只有儿时, 少年时代的印象最深刻了。人说孩子们盼过年, 老人怕过年, 这话一点不假,
尤其是那贫穷艰苦的年代。
就从上世纪60 年代我儿时的记忆说起吧。 

1. 杀猪,杀鸡过大年

从十来岁起, 记忆中我家的过年就从腊月23 开始了。 通常每年这天我家杀猪, 父亲在这一,两天前从外地工作的地方回家了。 那几年, 我家的猪基本是我喂的, 到腊月22 这一天早, 就不给猪喂食了, 到中午时分, 父亲便拿来一碗玉米粒倒在盆里, 随声一叫, 那肥猪便过来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这是它 一生 最好的,最后的好日子, 当时我不怎么理解, 觉得有些浪费了, 多年以后才理解那是父亲给猪的上路餐, 和死刑犯一样的待遇。那猪吃完以后, 再喝些水, 然后舒坦地躺在父亲跟前, 父亲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和猪说话, 一边拿个铲子给猪抓痒痒, 有时甚至给猪身上捉那个。 谁要说猪蠢我绝不同意, 那猪的灵性不亚于狗, 我喂猪的时候, 开始的小猪为了吃食, 很多时候就将前腿放到食盆里了, 有过几次, 我用棍子敲打几回, 再骂上几句, 那猪也就明白了, 不过它会忘记,重犯的, 记吃不记打, 通常是这个意思吧。 那猪和父亲更像是有灵犀, 父亲不常 在家, 可猪看见了他很亲近。 父亲从小就帮人杀猪羊, 在我的记忆里, 父亲便不愿意自己动手, 他说他杀生已经太多, 得积德了, 连杀鸡的活儿都教,交给我。 他教我先把鸡的翅膀从背后扭转在一起左手攥住, 再将鸡头 向后一翻用鸡头用拇指压住, 右手找见动脉拿刀轻而易举放血。我十来岁就能干这个,父亲交给我杀鸡的绝活, 后来一直受用, 直到出国。

记忆中, 农村的年市(节前农贸市场)从来没有停止过, 随后的几天里, 总是在忙活过年的事, 我和父亲在年集上卖肉, 有时我们会把肉多卖掉一些, 另买一些猪下水回来, 因为我家的孩子们更喜欢那些猪杂碎, 好吃又便宜。文革开始后, 学校停课, 那时我十三岁, 就在家里就是喂猪喂鸡等, 每天得出去打足够的的猪草, 经常也去捡些破烂卖钱, 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 大我两岁的哥哥为啥很少干这些事, 他就是出去熘达,参加大队文艺宣传队, 学个二胡什么的。每半年我就能喂出 一头肥猪来, 当时这给家里帮了不少忙, 我想我是因为好吃, 愿意辛苦就是为了过年能多吃肉。 每年腊月23 杀猪, 到此以前父亲就回家了, 一直到年三十上午, 我和父亲就是上集卖肉,父亲让我跟着, 是因为我灵气些, 帮着算账,收钱, 看摊,父亲则是在市场上转悠, 寻找机会赚钱。 那时候, 只有自养猪才可以宰卖,要交屠宰税, 收据随时备查, 我们家的猪肉父亲是不急卖完的, 先卖掉一些, 然后他就去整个买人家的,一些乡下人, 没有功夫, 也没技术, 非常愿意将猪肉整个卖掉, 一般比零售价便宜一毛多钱一斤。 一百多斤的猪, 一买一卖, 能赚个十多块的, 一个年集几天下来, 大约也能净赚个一,二百快的, 这在当时是算投机倒把, 有幸的是, 父亲人缘太好,那些管理员多半睁只眼闭只眼,有时就是一根烟, 一盒烟,有事也就没事了 。一日回家后,我掏钱数钱, 我将卖肉钱是装在衬衣口袋的, 这天一掏钱, 只有几块, 近二百块钱没了, 我当时就吓蒙了, 浑身发抖, 眼泪刷就下来了,父亲一看, 说, 别急,先想想看, 丢了就丢了。 我静下来一看, 原来钱从衣袋掉出来了, 外边 是棉袄, 还札着腰带,钱就掉在棉袄和衬衣的夹层里, 有腰带挡着。 父亲笑了笑, 当即拿出一张五块的, 这个是提前给你的压岁钱,去多买些鞭炮。  
   那一年腊月29, 天空阴冷, 西北风呼呼地吹,半下午的时侯, 街上已经没多少人了, 时时飘些雪花, 被北风吹得在街面上打卷儿。 正准备收摊回家的时候, 过来一个老太太,领一个瘦小的男孩, 哦, 我记得, 上午他们就来回过去好几次了。 那老太太穿一身破烂棉袍, 什么颜色已经不能分辨了, 无数的补丁和无数的窟窿, 看起来很多是火烧的洞。 那个男孩的脸脏的看起来从未洗过, 棉衣又小又烂, 鼻涕似乎冻住在鼻孔下面。 那老太太战战兢兢走到父亲跟前说: 他叔, 我看了一天了, 你是个好人, 我的孙子12岁了, 还没吃过肉, 他爸妈没了, 我也快没了,我这有一块多钱,想割一斤肉给孙子尝尝, 可走遍集市, 没人愿意给我割肉, 你行行好, 多少给割一点吧, 我一看, 她手里捏着几张一角, 贰角的破票子, 还有一些硬币, 那男孩说是12 了, 看起来只有8, 9 岁的孩子那么高, 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恐惧, 好奇和贪婪。父亲拿起刀来, 割了一条大约有三斤的猪肉, 又加了一小块猪油, 递给老太太, 对她说, 那点钱, 你去称一斤盐, 买点红萝卜, 洋芋, 回家把肉切成碎片, 先把猪油炼了, 肉快烂熟了把菜放进去, 这样做成肉璪子, 你们婆孙就能过个年。 那老太太千谢万谢, 好人啊, 好人啊! 一步一颤的迎风去了。(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6352/201407/22367.html? )

   办年货, 蒸年馍, 蒸菜碗, 做煎饼, 天天有大年事 做, 到年30这一天, 煮肉, 午后下锅, 到傍晚时分出锅,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 兄弟姐妹们都等在锅边, 父母先分给孩子们一些肉骨头去啃, 一年了, 那刚出锅的热骨头肉, 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佳肴。 年30晚上, 重要的节目是全家包饺子, 那时候没电视可看, 全家人都动手, 按各人的能力和喜好随便包 个什么样子的饺子。 饺子包完了, 就上年夜酒, 一般就切一大凉拌盘肉, 加上红白萝卜粉丝等, 再开一瓶西凤酒, 那滋味就没说的了, 男孩子不管多大, 愿意就可以喝一点。 等喝完酒, 差不多就午夜时分了,父亲便拿出压岁钱给我们, 都是他提前去银行换的新票子, 虽然是一角, 二角的,但仍然很激动人心, 接着母亲便将各人的过年新衣服拿出来, 衣服有新有旧, 旧的肯定是拆洗过的,每人必定有一件是新的, 最差也有顶新帽子, 孩子们便各自枕着自己的新衣服转辗入睡, 我, 还要操心新年起早放炮呢!四更时分, 炮声便响起来了, 我的赶紧爬起来放一挂鞭再说,有时天太冷, 放完后又 钻回被窝去, 等天麻麻亮, 就正式起床放炮了, 从屋内到院子, 再到大门口, 大街上, 一步步把魔鬼赶出去, 给新年带来开门红和好运气。自己放完炮, 就去捡人家没爆的炮, 主要是各单位放的鞭炮, 有很多没爆的, 自己捡回慢慢玩。 

2. 特殊的春节礼花--=打树花

打大跃进我记事起, 60年代春节是放炮放花最多时期, 春节是再穷的人家也要放几个炮仗---打穷气, 驱魔鬼。实际上放烟花炮仗最多,最好看的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财粗嘛。到70 年代, 机关单位春节放炮就 减少了。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是打树花, 那应该是59-63之间的一年春节。 县 机械厂表演的打树花,观看的人很多, 机械厂 炼了一炉铁水打树花, 效果就是下面视频这样的, 记忆中打的没有这么快, 前边有一排大树, 铁水在树枝上二次碰溅, 很壮观, 是男人勇敢的游戏, 观者 限制在20-30米开外。 

文革前, 春节一大早的必定节目是拜祖, 磕头, 拜年, 家族的男丁们先去拜祖, 然后晚辈们就去给各家的长辈们磕头拜年, 长辈一定要备些, 花生, 核桃, 糖果 慰劳晚辈们。 文革开始这些习俗便没有了,  成四旧 了, 这些年估计又恢复了吧。 年初二, 关中的风俗是不走亲戚, 是“新陵”的日子,纪念先一年去世的老人, 主家要待内客,就是亲戚, 特别是女儿, 女儿进村前就要大声啼哭,哭的要让满世界都知道才算孝女。  初三开始走亲戚, 都是年前安排好的, 当然先去最重要的亲戚, 如女婿拜“ 丈人”-女儿回娘家,陆续到初十才能完事。 

3. 家乡的社火和锣鼓

小地方过年热闹的时节是正月初六七到十五, 一般从正月十三开始, 连耍 三天社火, 关中的社火是出名而流行广泛的, 农民再穷, 这个时候也要大方一阵子, 更是要面子的事,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各村有约定成俗的比赛, 赛社火, 赛锣鼓。 如果不参与是很丢人的事。 

从广义讲,关中社火包括了舞狮子、龙灯、秧歌、高跷、芯子、竹马、旱船、大头娃娃、民间锣鼓等各种民间艺术,但从狭义讲,关中地区的群众习惯将芯子称为社火,这也是耍社火时最常见的形式。各村都有自己的社火艺人, 搞设计, 服装,化妆等, 又紧密和戏剧连接在一起, 戏装 差不多都是从专业,业余剧团借来的, 也有自己村常年积累置办的。芯子以前基本都是木制的, 粗笨不好装饰, 就是那几年,我们几个年轻人革新, 大量采用钢铁芯子, 这种传统艺术更好看了些。这种民间艺术讲究的就是高, 险,巧, 妙”,一台社火就是讲一个故事。 装社火时先将铁棍锻打弯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用于连接和支撑。 表演时把化了装、身着戏装的儿童固定在铁棍上摆出各种造型,由人们抬着游行。过去一般是固定在八仙桌上, 以前由八名汉子抬着游行,后来便有机动车用了。社火队前边由 锣鼓队开道, 各村的社火对通常在时间上, 路线上错开, 以免直接冲突, 但也有故意撞行的, 目的就是打擂台, 看谁家有人气, 沿途经过的街道, 各商店, 单位, 和个人, 都要摆出香烟, 小吃, 糖果等慰劳小演员和社火队。

社火的内容一般都是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传奇改编的。现今的社火节目中有《轩辕黄帝战蚩尤》《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杨家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耍社火都要化装、画脸谱,在勾画社火脸谱时,关中社火也保留着一些奇特的习俗。如三国蜀汉大将关羽因“忠、勇、义”而被作为神灵来崇拜,所以表演社火时由谁来扮演关公就备受村民关注。文革前 基本就是传统旧戏的人物装饰表演, 文革开始后主题就是样板戏和其他的地方故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家乡的锣鼓队, 我家地处的县城 古称监军镇, 顾名思义, 不是很确定从那个朝代起, 是监军驻扎的地方, 古代打仗离不开战鼓, 所以监军战鼓就世世代代相传下来, 形成一系列的鼓谱儿承传, 到现代, 最好最完整的 就数我们村的锣鼓队了。 十几岁时的记忆很强, 我的记忆中, 那监军战鼓的乐点是我听到过最振奋人心的鼓乐。 什么2008 奥运的鼓乐也没有那么复杂而动听。 一个曲段十来分钟, 适应不同的气氛。 有张有弛, 有疏有密, 有低有高, 时而 听起来 像排兵布阵, 时而像十面埋伏, 有时荡气回肠, 有时排山倒海, 雷霆阵阵, 听来真如亲临古战场一样。 有一年在县城街中心, 赛鼓时而兴致, 击鼓者精神抖烁, 听观者群情振奋, 多年后都是当地人闲扯佳题。文革 期间, 可能是监军战鼓最繁荣 的时期了, 那时候人们热情高昂, 各级组织动员得力, 加上这种战鼓适合文革中热情奔放的气氛,自然很受欢迎。现在, 据说, 拿钱推都很难推起来。 印象中, 文革期间群众文化活动非常丰富, 有钱没钱,唱戏过年是老传统了, 文革 期间的春节恐怕是最热闹的阶段了, 革命化春节不假, 文化活动几乎是全民参与,各种层次的文化活动,演出, 汇演 到处都有,厂矿企业, 农村村一级都有宣传队, 甚至剧团。 当然, 饮食方面是差一些, 但也比平时比,过年那十天半月可能花半年的消费。尤其 在农村地区。

放狗搜索了一下, 看到我们村的锣鼓队视频, 虽然有点意思, 但仍和当年的表演, 排列和阵势相去甚远,那时候锣鼓队常有50人左右,没有统一服装, 最多一个红腰带, 现在视频中那种精气神已经没有了, 想必那一代人已经离去, 而新一代有此专志的人太少了?

视频: 监军战鼓伴跑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2NDgwMTUy.html

记得 过去的牛皮鼓是旧式手工制的, 周边是一圈小指般粗,一寸多长的硬木销子钉住牛皮, 击打者时而将鼓槌沿边一扫, 那声音, 配合鼓点, 听起来绝了。 

我是不是有点过时了, 过分了,总感觉很多 事物还是旧的好。

( 本文是去年初稿, 修饰后重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