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有滋味

想要活得好, 光有愿望还不够.
个人资料
正文

有多少孩子因為我們的無知,黯淡一生

(2008-06-18 20:42:30) 下一个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位朋友的孩子因恐懼上學而常逃學,後因自殺在醫院中才被診斷出來為失讀症(dyslexia)。她一夜之間老了十年,看到我,抱著我痛哭,她說她哭的不是這個病,而是她冤枉了孩子這麼多年。她一直以為孩子是懶、不長進、是廢物,不知道原來是病。 
我聽了很感慨。 
 
也曾有個校長在退休後,才知道什麼是妥瑞氏症。他一直以為是孩子壞,上課故意出聲音、罵髒話、做怪動作,不知道原來是基因的關係。他很後悔打了孩子二十年,但人生不能逆轉,後悔已莫及了。
 
後天教育可扭轉先天基因
 
大腦跟學習有很大的關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最近花了9000萬美元設了四個國家型腦與學習中心,用磁振造影(MRI)來探討有效的學習方式,尤其用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來看大腦神經連結的情形。
 
智慧的定義現已變為神經連結的密度方式效率efficiency)是知道該怎麼做doing things right),效果effectiveness)是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前者是有能力不浪費時間與精力去達成目的,是神經連結方式;後者是有知識,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迅速產生預期效果,是神經連接密度。學習要事半功倍,必須知道大腦的運作。
 
近年來最大的突破是知道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是個交互作用基因決定某個行為的出現,而這個行為回過頭來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從腦造影圖片中看到,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基因相同,大腦結構相同,他們在做同一件事時,大腦活化的神經迴路也不同,因為他們後天的經驗不同。後天經驗正是我們教育可以著力的地方,我們的態度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我們的無知,黯淡的過了一生。 
 
1885年就知道有妥瑞氏症 失讀症則跟我們的染色體2361518有關,許多名人也有閱讀障礙,如邱吉爾、洛克斐勒、愛迪生、愛因斯坦、湯姆克魯斯,但都不因此而減少他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其實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失讀症的記載。南朝宋孝武帝時令群臣賦詩,沈慶之不會寫字(史書說他「每恨手不知書,眼不識字」),只好跟皇上說「臣不知書,請口授師伯」。皇帝便命顏師伯執筆,慶之口授說:「微生遇多幸,得逢時運昌,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崗,辭榮此聖世,何愧張子房。」不會讀、不會寫,一樣可以作詩,因為心智的啟發不是只有視覺,其他管道也都可以。他敢自比作張良,可見自視極高,沒有因自己不能讀寫而覺得低人一等,我們現在反而不及古人,不會讀書,便連人都不是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