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玉米

(2008-05-07 10:37:32) 下一个

                                          美国玉米

 

  美国是玉米的王国,很多食品都是由玉米做的。除了食品外,还有玉米做的威士忌,叫Georgia Moon,但市场上已不太常见。意大利人在做Pizza的时候习惯在放入烤炉之前在Pizza底面撒些玉米粉,据说是不沾炉。中国人习惯把Corn称作玉米而不叫苞米,可能是偏爱它黄橙橙的颜色。

 

  来美多年,一直没碰过美国玉米,不管好吃也好,不好吃也好,连看也不想看一眼。说也巧儿,就在我打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位美国小姐给我送来了刚烤好的奶油玉米饼,说很好吃,我有礼貌地放在一边,她临走时说了句别忘了吃。过了一个小时,她又跑过来看看,我忙说就吃就吃。在国内时我一听玉米就怕。近几年有人说喝玉米粥对身体有好处,有时也吃一点儿,但不多,因为实在怕钩起当年一日三餐吃窝头的滋味。

 

  当年的窝头大约二两一个,好一点的是玉米面的,差一点的是白薯面的,都是用手工捏成。那时我七岁,上空军育鹏小学一年级,住校。学校领导要求我们不搞特殊化,同普通市民一样,一个星期吃三次白面外其余全是窝头,或地瓜干,再加点咸菜和白菜汤,这种日子大约过了两年。当时我体重很轻,母亲非常疼爱我,我一回到家里,母亲就千方百计给我补些营养。我还好,学会了抢饭,用现在的话说是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我现在的个头是一米七三,我曾经说过,如果我儿子的个子高过我,就说明我小时候的生活水平太差,果真儿子长到一米七一就不长了,看样子还是基因问题。

  军队里吃饭就好多了,但遇到好吃的,像包子饺子什么的上上下下也喜欢抢,有人喜欢搞些恶作剧,看谁抢得凶,就躲在后面拿筷子把谁得帽子给捅到饭锅里,然后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安大食堂秩序相对要文明多了,同学多凭票排队买饭,只不过有时看到有熟人或同班同学排在前面就加个仨儿,其他同学也能理解。后来大家相处长了出现了派对,既一个负责排队买饭,一个买菜,这样效率高些,感情容易靠拢些。后来食堂又作了些管理改进,男女同学分开排队,可能有意照顾女同学。我每天去的都比较晚,总想抓紧时间多学点,跟名师学艺要胜过任何美味佳肴。我特别喜欢安大四季不断的五分钱一份的炒油菜,现在可能要一块钱一份了吧。食堂的两个小厨子对我很好,有时候干脆不要票。

 

  但到江淮仪表厂电影院看电影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致了。百十个同学都想在电影开始前十几分钟买到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时早已是你挣我抢乱作一团,女同学更是束手无策,我觉得上海同学在挤票方面要技高一筹,可能是在大都市呆过的原因。实际上挤票与抢饭基本要领都是擦边溜底,许企平更是深暗此道。有一次老许刚买完票挤了出来,见我还没有票,又帮我挤了进去。他先在侧面耐心等待片刻堵住前面买完票的同学的退路,前面的同学只能向后退,留出前面的空间,他顺势向前拱一步,就这样一停一拱,不一会儿就挤到了售票口。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多次随军事代表团出国,负责对外联络工作,由于是大型订货再加上我超人的活动能力,自然引起东道主的极大兴趣,总是千方百计让我们享尽该国的美食美酒。我经常提醒东道主,什么都可以招待,唯有地瓜玉米不能上我们的餐桌。老一辈的领导干部非常满意我的工作,但外方有疑问。有一次在Minnesota州,席间一位美方项目经理大谈美国玉米好吃,说夏天卖得很俏。我悄悄地劝他不要谈这个话题,否则有可能失去签约的机会,因为在坐的大部分都是吃地瓜玉米长大的。

 

  真是无独有偶,我在北京曾接待过一位早年留学美国的航空专家,我问他在饮食上有什么要求时,他说什么都吃就是鸡不吃,当时鸡在中国算是美味佳肴。后来我自己到美国创业才明白,鸡通常比蔬菜便宜,为了省钱,每天都是鸡腿,鸡翅膀,鸡头,鸡脖儿,鸡架子什么的,几年下来可不就是谈色变了。

 

                        06/03/0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