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

No one else defines your life. Only you do.
个人资料
正文

再听拉赫玛尼诺夫

(2008-05-11 11:10:14) 下一个

前一段时间制作了拉赫玛尼诺夫演奏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欣赏系列,适逢高山聊天室开通不久,后来好友 Reading告诉我,在那里有一篇精彩的音乐点评,我连忙去看,于是读到了上德无为老师有关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文章,文中提到了拉赫玛尼诺夫矛盾的性格、音乐特点和相关背景,许多内容是我第一次读到,比如有关拉赫玛尼诺夫对美国生存状态的感慨而表露的心声,而我特别赞赏最后一段对待古典音乐的态度,现在邀请大家读一读上德无为老师的文章,相信对喜欢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甚至推广到喜欢古典音乐、音乐的朋友们都有益。:-)

上德无为老师原文如下:

我印象中的拉赫玛尼诺夫是矛盾的,他的音乐给人温柔而狂躁、放纵不覊但又自我禁锢。拉赫玛尼诺夫经常沉溺在情绪之中,他的音乐都显得冗长,那是因为他无法解决他的矛盾。
  
拉赫玛尼诺夫最有名的音乐也许是
《帕格尼尼狂想曲》,整个曲目都是无限怜惜的情感与宽广粗犷的气质。

真正能够体现拉赫玛尼诺夫的感情与技巧深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也是拉式最典型的对音乐的表达和渲染全无节制。
  
我以前收集过的一本《爱乐》杂志。在一个专题叫《忧郁的俄罗斯行僧》中这么写到“1943年3月28日,正当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捷报频传的时候,他们的儿子,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却在大样彼岸的美国的寓所阖上了双眼,离开了人世。如今,生活依旧,但我们这些珍爱音乐和美的人们,却还清晰地记着他高高的个子,总是剪着极短的头发,面无表情而且异常冷峻地出现在舞台上,或人群中间。生活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塑造着一个人的外貌,在他的眉宇间刻上一道道皱纹,嘴角不时露出疲惫的微笑。而今,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再发生变化了。”
  
1917年,拉赫马尼诺夫离开了俄罗斯。他选择了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他曾希望它是美好的,平静的。然而他却选择了永远的动荡,他说:“我年轻时所不了解的,是我失去了我的祖国。我被迫离开出生地,我在那儿度过了成长和挣扎的岁月,并尝到了人生的苦涩。现在,整个世界对我敞开,成功也许正在各处对我招手。只有一个地方让我吃闭门羹,那就是我自己的祖国。”
    
拉赫马尼诺夫的音乐被一种固有的俄罗斯悲伤情绪所围绕。他的音乐一如他那六英尺半的愁容一样,给人印象深刻。
    
音乐史缺了拉赫玛尼诺夫轨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他的音乐吸引人的原因,一是容易听,二是煊技,他远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

古典音乐不等于深刻也不等于悲剧。不是感觉到了悲剧、彷徨与离愁才算听懂古典音乐 现实生活中,喜怒哀乐不过是生活的各个侧面。在古典音乐的广阔与包容中,悲剧、彷徨与离愁并不是十分健康的状态。当然,这些曲目主题明确,旋律激昂容易打动听者但是它们不是音乐的本质。古典音乐本身的多元和包容,才是它的真谛。

(完)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3,Op.30)
钢琴: Martha Argerich
伴奏: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Berlin)
指挥, Riccardo Chailly
1. Allegro ma non tanto

2. Intermezzo: Adagio

3.Finale: Alla breve1. Allegro ma non tanto

当时,Reading 问我,“你有没有又见KNOWING的感觉?”当然有!KNOWING 的个性化评论曾是我每天上帖的动力,另有音叉、阿五头、予白等等朋友都曾在音乐乃至人生观上给我以启示,能在高山有缘读到聪慧明达的贤人文字,是我交流音乐之外的一种幸福!飞扬在此深表感谢!

与此同时,不禁回想起来到高山的很多情景,我曾只推荐当代音乐,和好奇ABC、Reading、小沙果、聆歌丝语、爱唱歌、朦朦雨、小快、CK、小扇子等等朋友都有过许多快乐甚至疯狂的记忆,无限怀念那一同走过的欢乐时光,让我们重温一首李克勤的粤语快歌《红日》,祝各位每一天都象周末一样愉快! :DD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