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chineseweek.com

《世界华人周刊》-----海外华人精神家园www.chineseweekly.org/www.worldchineseweekly.com //www.kfbookusa.com//www.apaote.org//www.isitae.org
正文

商人胸怀 书生本色 ——记美国《世界华人周刊》出版人张辉

(2008-05-01 23:38:09) 下一个

                                                                                                          文/史飞翔(陕西作家)

人生一世,什么时候遇见什么样的人,亲近到什么程度,其实是有一定数的,用佛家的话讲那就叫因缘遇合。有缘人天涯咫尺,无缘人咫尺天涯。

2007 年 11 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芝加哥,来电的是《世界华人周刊》出版人兼总编辑张辉先生。头一天,我无意中在互联网上发现刚刚创刊不久的《世界华人周刊》第四期选用了我的一篇文章《 林语堂的死亡情结 》。于是我按照网站上的提示给他们发去了伊妹儿。邮件发出不到半小时我就接到了这个电话,而且是 张辉先生 亲自打来的。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此前我曾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多家华文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由于这些文章多半是编辑们直接从我的博客选取的,因此常常是既无样刊也无稿酬。稿酬给不给都在其次,样刊无论如何却体现了刊物对作家劳动应有的尊重。遗憾的是就连这点起码的礼貌和常识,时下的许多报刊都做不到。也正基于此,我才对 《世界华人周刊》出版人平易近人、礼贤下士的举动分外感动。

张先生在 电话里告诉我 《世界华人周刊》创办不久希望我多多指点、批评。张先生还让我将我的博客地址告诉他,说是以后他会安排编辑从上面多选些文章,以便于一次性多付点稿酬。从电话里听张先生讲话是那么的亲切、热情和富有磁性,那是一种久违了的人格魅力。

此后不久我就收到了他安排人寄来的《世界华人周刊》,厚厚一叠。平日里我的书桌案头总是堆积着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有的是官样文章四平八稳、有的是花里胡哨满纸噱头,对于这些报刊我有的随手翻翻,有的干脆连信封都没拆就送进垃圾桶。这也不足为奇,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吸引眼球的东西实在太多。实事求是地讲,起初我对《世界华人周刊》也并没抱太大的希望。春节期间的一个夜晚我一口气读完了该刊 4 —— 11 期。阅读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我没有想到《世界华人周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比时下国内同类刊物严肃高雅。 别的不说,单是那段“本着‘聚焦全球華人,弘揚中華文化’的辦刊宗旨,《世界华人周刊》以迅速、準確、客觀、公正地傳遞華人心聲為己任,立志打造成為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投資理財的得力助手、娛樂休閒的時尚參考、健康生活的貼心指南”刊首寄语就足以说明这份刊物的视野和胸襟了。

众所周知,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力量的不断涌动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海外华人正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的海外华人早已凭借他们的聪明与才智过起了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中产阶级生活。然而客居海外的特定角色又注定他们要备受精神的煎熬。异国他乡,非我族类的肤色人等、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全然陌生的文化环境,这样的处境难免会使人产生一种“漂泊”与“隔离”之感。一个人只有当他离开故土、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时候,他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思乡、什么叫做爱国。“叶落归根、狐死向丘。”思念故土、眷恋祖国既是人的一种先天本能,又是人的一种后天情感。如何寻找灵魂的寄宿地、如何营造精神的后花园,这是摆在每一个海外华人面前的精神难题。

《世界华人周刊》提出打造“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前瞻的眼光。从这个角度上讲,张辉先生为海外华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 《世界华人周刊》以开启民智、推动社会、影响世界华人为理想,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为宗旨,以聚焦全球华人为己任,立志打造成为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我特别欣赏《世界华人周刊》发刊词中的几句话“让言说者不空谈,让主事者不麻木,让刚烈者不偏激,让脆弱者不沉沦”。这表明,《世界华人周刊》是一份富有良知的刊物,是一份具有人文关怀的刊物。

一份成功的刊物离不开一个成熟老练的掌舵人。 张辉作为 《世界华人周刊》的缔造者,他有一套成熟的办刊理念。为了办好刊物,他广开言路,海纳百川。为此他不惜重金延请在北美华人圈声望较高、著作甚丰的媒体元老莫利人、胡思升、周匀之、李勇担任周刊社长、顾问,同时还以丰厚待遇聘请蜚声海内外文坛和华文网络的章立凡、范学德、蔡真妮、赵明、陈强、莫西、冰人等实力派作家担任专栏作家。在稿件的选择上张辉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好文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读起来有趣和实用;二是要唯美、精炼,富有收藏价值。张先生百忙之中撰写的有关美国生活的散文小品就是这一办刊理念的结晶。他的《在芝加哥过端午节》一文,短小隽永,感情真挚。文章讲述的在美国第一次过端午节的情形:不会开车的作者骑车出外,四处寻找端午美食,结果买来的只有比萨、面包、牛奶和汉堡包,作者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烧饼、油条、豆浆、炸酱面……并进而回忆起自己儿时的幸福时光。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文末作者这样写道:“很多东西,你无意中拥有时不会感到它的可贵,但一旦失去,你的那份牵挂、怀恋,一定会象陈年老酒一样,愈陈愈香,历久不衰。”这样的语句已不是简单的文字书写,而是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对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那份渗入骨髓的理性感悟。

张辉先生 1986 年工科大学毕业执教 4 年后放弃公职,全身心投入高校教材、学术著作出版、印刷、发行一条龙服务,经过 18 年的商海打拼,积累下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足以保证他和家人此生衣食无忧的经济财富。按说历经了人世的凄风冷雨,他完全可以伺花弄草、颐养天年,再圆担任大学文学社主编时的文学梦,但他偏偏又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儒商。当他看到在海外华人后裔中中华民族文化面临断裂危险时他忧心忡忡,作为文人的那份良知促使他创办一份周刊,以继承发扬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同时也做到中西沟通、兼容并蓄。张先生人在海外,心系祖国,情驻华夏,时刻不忘他是一个炎黄子孙。其爱国热情可嘉可奖、可圈可点。

我与张先生至今未曾谋面,但我敢大胆预言:张先生从骨子里讲是一个书生文人,一个恪守“修、齐、治、平”传统思想的书生文人。这从他的文章、他的人生轨迹、他为人处世所一向所坚持的那些禀赋诸如:平易近人、以理服人,胜不骄、败不馁,严谨务实、不追名逐利;,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就能够真切地看出来。商人胸怀、书生本色,这就是张辉。

(相关资讯敬请浏览《世界华人周刊》门户网站 www.WorldChineseWeekly.com ,各期内容网站 www. ChineseWeekly.org ,科发书业网站 www.kfbook.com ,美国科发集团网站 www.kfbookusa.com ,书会网站 www.apaote.org ,国际教育信息技术及应用研讨会网站 www.isitae.org ,张辉先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kfbookusa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