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川博士
在新西兰行医多年,我的病人还是以华人为主。华人了解中医,中医能治病已经深深地牢记在心理;华人知道中国的中医教育及学位制度,也了解各级医院的医生水平;华人知道中医医生在中国也是注册医师,工作在不同的医院,也有不同的职称。因此,华人找中医看病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医对“他们”就不同了,一切都是新的,是第一次,在他们心中,中医永远都是一个迷。我说的“他们”就是华人以外的族群,如英国人、泰国人、毛利人、法国人等。说他们幸运,是他们在求医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治疗的失败,尝尽疾病的痛苦,感叹医学的无能,已经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一个偶然机会,遇到了中医,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我很高兴能有机会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这里的他们,真有其事,也有其人,但文中的病例是我加工过的,请不要对号入座。
LURIA第一次跟我打电话,是要预约针灸。电话中,我能感受到她地道的当地英语,我想又是一位洋人患者。见面后,我的第一感觉,她不是欧洲人,而是亚洲人,但一定不是华人。交谈以后我才知道她是泰国人,更准确地说她是新西兰泰国华人。LURIA的父亲是泰国出生的华人,12岁就移民新西兰,她母亲是毛利人,LURIA出生在新西兰,所以说她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但她不会一句中文,对中国文化一点也不了解,更不用说中医了。
LURIA今年40多岁,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大型会计事务所从事会计工作,下班后,在家里还帮助朋友做一些税务报表,那时候白天黑夜地忙,可忘了自己的身体。几年下来,工作有声有色,业绩节节上升,朋友圈子内是有名的能人,兼职生意也越做越大,但身体的劳损已慢慢侵蚀着她,特别是生了她的第二个儿子后,整个身体要垮掉了。疲劳是她最大的敌人,以前休息后疲劳就自动缓解,现在休息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靠饮大量的咖啡,并天天去做泰式按摩;后背、颈椎、肩膀等部位疼痛、僵硬,严重的时候当她坐到电脑面前,身体就不自觉地僵硬起来;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时常伴随着她,最后不得不用安眠药和止痛药改善痛楚。起初,她满以为通过休息,再靠按摩,病情会一天一天好转,可半年后一点没有缓解的迹象,在家人的劝导下,遗憾地辞掉了心爱的会计工作。一年后,也推辞了朋友的报税兼职工作,完全成了一位看病的专业户。
她见我时,随身携带的大量的医生病历和各种检查,记录了她十多年的求医之路。有的医生告诉她 CT、MRI正常,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疲劳综合症,如果好好休息,加强锻炼,会很快痊愈。有的医生告诉她,肌电图检查报告没有异常,只是患的反复紧张综合症,只要不做电脑工作,改变工作方式,一定会好转的。有的医生说,你工作太紧张,你对疾病太专注,只是轻微的神经衰弱,经过心理治疗,多听音乐,放松一下,就能好。有的医生认为她是神经性抑郁症,要她服用抗抑郁药。她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最后都是以失望而告终。
十多年前,她的父亲曾建议她去找中医。爸爸的朋友介绍一位不错的中医,去了一次,医生给她针灸后,皮下有点出血,这是针灸的正常情况,可她死活不再去治疗。十多年过去了,她还在经受着疾病的折磨,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理,极力劝她再尝试中医治疗。而她对中医已经没有兴趣,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一点好印象,也被第一次针灸所破灭,在她心里中医就像巫婆治病一样,纯粹没有科学道理。也许她被疾病折磨的走投无路,也许报着侥幸,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在父亲和朋友的陪同下还是来到我的诊所。
我不管她患的是疲劳综合症,还是反复紧张综合症,我也不管她是神经衰弱,还是神经性抑郁症,我就按中医的理论,根据症状、舌象和脉象,诊断她为气虚血淤、经络不通。给予中药活血化淤,用针灸通经络,调气血。前几次次针灸治疗,她非常恐惧,朋友抓着她的手,爸爸在一旁安慰,还是哭喊着不要治疗。但三次以后,自己一个人来我的诊所,她也不怕针灸了。她切实感觉到了治疗的效果,看到了摆脱痛苦的希望。中药针灸治疗一个疗程后,她的症状基本消失,我也建议她可以上班了。
如果她爸爸不是华人,如果她爸爸不了解一点中国文化,不知道她的漫漫求医路还有多长。是她爸爸心底深处对中医的好感,对中医的信任,来感化她尝试中医。她也很庆幸她有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让她遇到中医,她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的朋友,是中医针灸治好了她的顽疾。请浏览www.drwin.co.nz 阅读黄博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