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乱 讲

历史学生 大学行走 文学参议 业余收藏
正文

家史通俗演义(7)

(2004-10-29 07:25:06) 下一个

 

 

某年某月某日,在我爷爷在陈家多了几年的时候,在我爸爸还是孩子的时候,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来到了陈家。 找到爷爷,说,“根达(爷爷的名字),还是回高家地吧。”  此人是我太外公, 也就是外婆的父亲,妈妈的外公。

头绪太多了,我也为难得很,不知从何说起。 不能不讲太外公, 讲太外公,又不能不讲杨家。就先说说太外公和杨家的关系吧。

话说民国的时候,大约在三十年代吧。 高家地的杨家是两兄弟。 一个嗜爱那一口, 抽得家里的东西卖的精光,最后是抽得晕晕乎乎,死在了田里的稻草堆旁边。 另一个也死得很早 (到底谁是老大谁是老二也说不清了)。 结果杨家就剩下两个寡妇。就说这另一个, 他有一个朋友,姓郭, 住在附近的西桥村, 也就三五里路。 杨死了之后, 郭常常去高家地看那个寡妇,一来二往,两人就好上了。 结果珠胎暗结,生了个闺女,这闺女就是我外婆。那年应该是1932, 前后也就差一年吧。 郭姓的男子就是我太外公。

我太外公在西桥有老婆,而且有两个闺女了。可是,他对我外婆疼爱得很。 我当然没有亲眼看见,可是从他后来的安排看,确实是令人惊讶,也许是爱情的结晶吧。先看我外婆的名字,爱娇,爱这个小娇女。 不久之后,太外公就把外婆抱回西桥,由他老婆带了。原因可能是我外婆的生母,也就是杨氏寡妇病死了。 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爷爷被抱养了没有。可惜无从打听了。

刚才提过,我太外公在西桥已经有两个女儿了,都比我外婆大。可是没有儿子。按照风俗,也得留一个闺女招女婿上门, 最后他留了我外婆在家招亲,把两个大闺女嫁出去了。 我只见过一个嫁到邻村的, 我也叫外婆。 可惜小的时候一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关系。 那也是上学前的事情了。

我妈妈对太外公有印象。据妈妈说,太外公个不高,胖敦敦笑眯眯的。 妈妈是头一个,长女。 我太外公欢喜得很,说经常跪在地上让我妈妈当马骑。有时甚至一路起到家里的水磨坊。 西桥村村旁有一条小河,太外公就用水势建了一个水磨坊碾米, 所以家里生活很是小康。 我外婆总是回忆说,她小时候家里糕饼甜食不断。 我们小孩子不明白得很,因为我们实在没见过多少糕饼甜食,没有想象的空间。就像霸王别姬里的小赖子, 觉得冰糖葫芦就是天下第一美味了。

我也凑巧从别人那里得知了一点太外公的事情。大学的时候,暑假回家,没有朋友。一个人在街上瞎玩, 结果和街上买老鼠药的一个老头交上了。帮他看摊, 闲聊,和其他的小商贩, 退休的老头,下象棋。 结果卖老鼠药的一谈,说认识我太外公。 他年轻的时候跟我太外公学过算盘,说好几个跟他学。说开始当然跟不上太外公的速度,后来练得多了,就赶上太外公了, 加上我太外公年纪大了,手指没有他们年轻人灵活。

我和外婆说了这件事,外婆说,有吧。说卖老鼠药的是徐家湾人, 就在附近。 年轻的时候和一个寡妇好上了。 一次,一个逃跑的国军士兵到寡妇家要饭 还是换饭吃,卖老鼠药的看上了他的枪,就把那士兵砸死了。 结果事发,蹲监狱去了。 心黑得很,外婆说。

后来我外婆常常提到,她有两个妈妈,弄得我们莫名其妙。怎么会有两个妈妈呢?她又不把事情前前后后说清楚, 小孩哪能够明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