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务院: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2009-03-26 22:52:37) 下一个


国务院: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中新网3月25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制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决定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

  会议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对于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主要任务是:(一)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二)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完善航运服务布局。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促进和规范油轮产业发展。(三)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服务业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的更大发展。(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建制度。推进企业改革和改组,特别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五)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会议还认为,为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全面实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必要再适当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会议决定,从2009年4月1日起,提高部分纺织服装、轻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丝毫没有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信心。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吴建融在昨日举行的2008上海金融论坛上透露说,上海市政府正在制定推动金融发展的规定,部分区县或许很快就将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吴建融同时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应注重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在市场体系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例如建设和发展离岸市场。

人民币国际地位

吴建荣在昨日的论坛上明确提及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并在推动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重点。

“针对金融中心建设中的瓶颈问题,上海市人大和上海市政府正在加紧研究相应政策。其中,关于人才引进措施的方案在包括黄浦区在内的部分区县已经比较成熟,预计很快就将出台。”吴建融说。

事实上,这已是一周之内第二度传出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言论。就在此前几日,上海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屠光绍刚刚撰文指出,“次贷危机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机会,总体上有利于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则在昨日的论坛上明确表示,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将不断加强金融监管,进一步发挥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规避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的冲击。

混业开放有前提

吴建融昨天在分析金融危机时同时提醒,美国政府监管不够、风险控制环节出现失误是导致该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过度供应并最终演变为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启示上海再发展金融业时绝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金融业不能“自娱自乐”式发展。

吴建融表示,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需求过度供应造成的,而监管不够又使过度供应逐步演变成目前的危机。上海的金融服务现在仍处短缺状态,还没有到过度供应的状态。

他提出,中国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将国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更牢固,“金融业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杠杆工具创新必须建设在风险可控、承受能力可受的基础上”。

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阎庆民在会议上就强调,不能过度创新,但也不要因为金融危机而压抑创新,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国际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生存发展。

他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要关注混业经营风险,中国的平安和光大等集团已具备混业经营雏形,但混业开放有前提,金融机构本身有控制风险能力,监管层要有高素质和熟悉银行业务的人,虽然外界一直批评中国监管太保守,但混业开放必须要考虑金融机构是否做好了准备。

 ■分析展望

  人民币成边贸硬通货 与美元霸主地位媲美尚早

  虽然人民币已是中越、中缅边贸中的“硬通货”,但其国际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与美元的霸主地位尚不可同日而语

  金融危机的冲击,云南河口口岸的中越边民互市往来已不似当年那么兴盛。但每天一大早,仍有很多越南边民手提肩挑,或者骑车拉着商品进入河口;不少中国商人也形色匆忙地赶到越南老街,开始一天繁忙的交易。

  据不完全统计,进出河口做生意的人平均每天有近1万,而常年定点在此进行贸易的越南人有1000多名。就在每天“以钱易货”的边贸交易中,人民币的流动不断推进着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边贸“硬通货”

  云南省是中国较早实行边贸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地区之一。早在2004年,国家就批准在云南试行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边境小额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并享受退税政策。某种意义上说,云南边贸中人民币的“硬度”有多高,反应了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的程度。

  岳布奎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拓展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经理。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刚推出人民币结算时,我的很多客户觉得难以接受,现在谈生意压根儿不用专门提这个问题,大家都默认了。反而是要用美元结算,大家会觉得不太方便。”

  在与缅甸山水相连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业务越做越大的西双版纳金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充分感受到了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好处。公司董事长王琴介绍,在西双版纳,使用美元结算不能直接汇兑,必须要通过第三国或者香港转换,一般要1个星期的时间,很不方便。使用人民币结算,则可以减少进出口环节的换汇成本,使结算更为方便、快速。

  “像我和客户就直接在边境上开设一个人民币账户进行交易。很多客户知道我们国家在云南搞试点都比较高兴,表示以后可加大合作。”王琴说。

  根据云南省商务厅的初步统计,从2005年至今,云南省边贸出口90%以上是以人民币为结算工具,整个边境贸易往来中通过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达到95%以上。

  谁先用,谁得益

  去年开始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汇率剧烈波动,美元和越南盾的汇率都不稳定。记者从云南省商务厅了解到,由于汇率变动,企业面临的汇率损失最高可以达到4%~5%。相较而言,人民币的币值不但稳定,而且稳中有升。这促使了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

  云南建工集团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都有海外业务,多年来,海外订单一般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集团国际工程部副总经理陈伟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我们与东盟国家签了一个合同金额100万美元的工程承包合同,但大部分材料需要在国内购买。签合同时,100万美元按当时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价值700万人民币。可一旦汇率波动,比如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跌至1:6.8时,我们无形中就亏了20万元。”

  随着汇率的波动,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的边民和企业也越来越青睐使用人民币结算。“谁先使用,谁就先得益。”云南省商务厅厅长孙小虹说。

  并未深入东盟腹地

  尽管人民币在试点地区已具备“硬通货”的信心基础,要真正实现区域化,仍有诸多难题需要破解。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振明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从当前国际货币格局来看,尽管美元呈现颓势,但长期构建的霸主地位仍然难以动摇。今年1月份,他到柬埔寨讲学,看到该国从企业到普通老百姓都在使用美元,即使买一个面包、吃一碗面条,大家都用美元结算。

  “在中越、中缅边境,经过20多年的边贸发展,大家逐步默认了人民币结算方式,但对于其它一些国家来说,从历史沿革、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来说还暂时无法作出改变。像与越南、缅甸和老挝的结算方式更多限于在边境上使用,并未深入其腹地。”朱振明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越南、缅甸、老挝等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健全,无法吸纳太多人民币。这使得越南、缅甸等国企业没有足够的人民币资金进行交易。

  一位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另外一个问题是,国内正规金融机构的操作方式比较呆板,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人民币兑换上,没有配套措施,也没有人民币结算的相关细节,使得一些问题无法处理。这也让“地摊银行”、“民间银行”继续活跃,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题。

  广东金融学院教授李石凯提示记者注意,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由于人民币贸易结算还处于试点阶段,什么时候推广,什么时候普及,目前还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需要各国政府之间完成有关协议的签订,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安排、网络支持以及人员培训,“这些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大马的示范作用

  尽管难题颇多,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在提速:

  去年12月,中国与越南、缅甸、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八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协议,贸易结算时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当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央行分别与韩国和香港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最新的消息是,2月8日,央行和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与马来西亚的货币互换,为今后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提供了基础。”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胡志浩博士介绍,货币可以让马来西亚企业从当地银行贷到人民币,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可接受程度。

  朱振明则看重与中国与马来西亚货币互换的示范作用。“将来泰国、老挝、印尼等国家在意识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之后,可能也会有所考虑。”他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