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能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吗
(2005-03-08 12:49:48)
下一个
华裔能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吗
吴琦幸
由美国华裔精英组成的最有影响力的非盈利团体百人会,曾经在911之后的2001年2月,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对于“美国华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做过一个跌破人们眼镜的民意测验。在那个调查中,对于全美国一千多位不同职业的成年人士进行问卷调查,谈他们对于华裔的印象,答案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对华裔有负面的看法,百分之二十三的人不愿意看到亚裔当选总统,百分之二十四的人不愿意跟亚裔通婚,百分之三十二的人认为美国华裔对中国比对美国更忠诚,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成为华裔或者亚裔的邻居。
这个结果在当时震惊了美国华人社会。一向自认为模范少数民族的华人,突然发现在美国人心目中是这样低的地位,甚至不如非洲裔。此后,这个组织再次进行专项研究,看看华人究竟有多少比例进入了美国大公司的董事会。
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调查,这个研究内容最近揭晓,其结果也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2004年4月1日发表的首份美国大企业董事会亚裔席位比率的调查报告(绝对不是愚人节的玩笑),发现亚裔在全美财星五百家大公司的董事会中如凤毛麟角,仅占1%,正显示了亚裔精英在全美大公司的影响力远不及其它族裔。
报告指出,「财星杂志」(Fortune)评选的全美五百家大企业(Fortune 500)中, 到2002 年年底,这些公司的董事会共有5912 位董事,其中亚裔只有 59 位,只占董事会总数的 1%。 到2003 年底,全美五百家大企业董事会成员共有5875 人,但亚裔只有 59 位,比率仍只占 1%。反观目前亚裔在全美人口比率是 4.4%,董事会的亚裔比率无法反映亚裔在全美人口所占的比率。 59 位亚裔董事集中在高科技和保险业,在计算机相关企业、软件、电子和通讯企业担任的亚裔董事占 17%,在保险业出任董事的亚裔占 14%。从全美国各企业分布的情况看,美国东北部的亚裔董事最多,占37%,其次是太平洋西北岸,占33% 。
亚裔的比例甚至比黑人当董事的比例更低。在史坦普五百家公司中,75% 公司的董事会有非洲裔出任董事,另有29% 的公司董事会有拉丁裔成员。从教育背景来看,亚裔的教育平均程度远远高于这些族裔。 这又是一项跌破人们眼镜的调查结果。
虽然在大公司中当董事的比例偏低,但是亚裔在全美国的平均收入却不低,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亚裔的中间收入每年是 5 万 5113元,非拉丁裔的白人是 4 万 7194 人,拉丁裔是 3 万3946 元,非裔是2万9982元。 而亚裔中拥有高等学位的比例也高于其它民族,在亚裔人口中,拥有大学学位的比率占 47%,而全美人口平均只有27%拥有大学学位。
另外,亚裔拥有 50 万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比率,在 2000年至 2002 年短短两年内增加了五倍,从 1% 的人口比率提高到 5%。亚裔腰缠万贯的富人平均财产为290 万元,而其它族裔是220万元。这也就是说,华人虽然没有在大公司的董事会中得到排名,但是他们非常会赚钱,平均的富裕程度超过一般民族。
亚裔中的最大族裔华裔,不是常常说自己是美国的模范少数民族吗,怎幺在大公司中的董事会,这个最能够反映华人创造力和能力的地方,比例这幺低呢?华裔精英都到那里去了?
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就不难发现答案,华裔都在自己的家族中或者中国城、小台北、唐人街中的拥挤杂乱的街道上开设他们自己的小餐馆、小理发店、小诊所、小杂货店、小保险公司、小健康食品店、小书店甚至是小旅游公司呢,门面一两间,员工三四个,客人五六十,真的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每人都是小老板,每天都在赚蝇头小利,积少成多,买房置产,尽量想办法避税、逃税,供子女上最好的公立学校,学医的、学法的,毕业之后再开个小诊所、小律师楼,绵延不断,多好。
这也就是前后两个调查的内在联系。如果说美国人对于华人的负面印象超出一般人估计的话,那么在大公司中成为董事的比例低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华人喜欢自己搞一个小公司,依托母国的资源,自得其乐,自赚其钱,对于在大公司当一个梯队中一员的兴趣远远低于当小老板的兴趣,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一个严肃的话题,这样的族裔怎么能指望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发挥影响力呢。
当然,百人会都是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有着影响力的人士,从贝聿铭、马友友、杨雪蓝、杨致远、何大一到已去世的田长霖、新近加入的丁绍光等等,但是他们的总数才只百人而已,也是个小圈子。根据最新的统计,百人会会员的确切数字是123人,这个数字就像在大公司中当董事的数字,也太低了,美国华裔精英何止百人?从百人会这个组织本身也就可以看到华人的局限性,这些所谓的精英分子,只搞了一个容纳一百个人的会,在众多的美国社团中,也就是个小公司吧。据我所知,美国的其他华人政治团体还有着“20/50”组织、华美促进会、海峡两岸交流会、人才协会、美中协会等等,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政治团体,有的协会干脆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要搞这些多如牛毛的协会,而不愿意组成一个大型的华人总会?这也就是华人的习惯,多搞几个小公司,多几个山头,多一些会长总裁,就是因为怕人家指挥自己,出不了风头。更何况很多人搞这类协会还有着自己的利益在内的。所以不必去社会上调查,为什么主流社会中的华人比例那么低,只要看一看百人会的比例就知道华人在主流社会的比例了。
利益和责任总是相辅相成的,在美国这个国家中,你要获取利益,你也需要付出你的责任,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总是获取利益而不付出责任的,但是华人在这方面可能是想要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只愿付出最小责任的一个民族。
很多华人是带着1849年淘金的愿望来到现代美国的,他们想要淘金但又不想承担任何国家公民的责任,要在这个国家居住又不想溶入这个社会,要想赚这个国家的钱又不想付这个国家的税,今天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是赚够了钱回老家光宗耀祖,颐养天年。于是大大小小的唐人街遍布全美,那是华人不愿意溶入主流社会的一个侧面,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生活习惯、自己的价值观念构成一个小社会,十九世纪淘金路上华工那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成为很多人赖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信念的支柱。不幸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美国的华人还是延续着这种心态。这也可以作为百人会第一个调查结果的注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