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的鹰笛

在找到自己的信仰以后,心灵从刚硬到柔软。做回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 会哈哈大笑会悲伤流泪,喜欢品尝美食,也喜欢欣赏?写着玩
正文

归乡(3)- 传统更延(上)

(2005-04-19 22:47:20) 下一个

          传统更延  (上)

 

廊坊三条,一条前门大栅栏里顶不起眼的小胡同。早上900钟,小胡同里安静的出奇,偶尔的会有一辆自行车叮铃铃的从我旁边穿过去。那还是回国以后的第一个早晨,当我刚经历了现代北京给我的震撼以后,这个似曾相识的小胡同仿佛把我又带回到了20年前的北京城。

 

在这之前去了同仁堂,买了300块的中药,听着里面卖药大姐们的京片子,心里那被新北京震撼过后的惊恐好像得到一丝平静。当我问起月盛斋,小肠陈这两间字号时,大姐们好像没有听说过一样,想了一想,互相探讨了一下,才告诉我“可能是三条那家卖卤煮火烧和那家卖羊杂碎汤的,你去瞅瞅吧?”

 

归来之前,在网上搜寻北京的餐馆的时候, 网上很多的朋友提到前门外大栅栏里这两家点, 慢慢的 这两家店好像成了我心中的圣地一样,一定要来“朝拜”一下。其实在20年前,住在珠市口大姨家的大表哥就常跟我念叨着两家店, 但是我从来没来过。心目中的这两家店应该有着很大的门脸, 有川流不息的顾客。

 

可是顺着大姐们的指引,当我来到心目中的月盛斋与小肠陈这两家店门前的时候,我有点发傻。两家店紧挨着,清真的月盛斋,和卖猪下水的小肠陈,好像很突兀,可是又显得自然-- 那种老北京特有的包容。两家不大而且破旧的门脸,门是那种老式的木头玻璃门,月盛斋的门口还点着一个蜂窝煤炉, 青灰色的烟徐徐升起。这种景象在二,三十年前的北京常见,可是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的今天的北京城,历史这里在好像停住了脚步一样。

 

月盛斋竟然还没有开门,一个送货年轻人的不断在外面敲着门。

 

“没开门?”我好奇的问。

 

“可能还没起床呢吧。”送货年轻人边回答着,边往门口卸着货物。 

 

“有个性” 我心里叨咕着。既然月盛斋没开门,只有奔向下一个选择,旁边的小肠陈。推门进去以后,我愣在那里。

 

这是一个黑洞洞的小店,一进门,一溜紧挨着放着四张八仙桌,也就能做十三四六个人的光景。桌子尽头是一个不大的玻璃柜台,里面放着碗筷,二锅头白酒。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穿着白大褂带着蓝套袖的年轻小伙子,柜台上面房梁挂着一个鸟笼。而一进门的左手边是一个大炉灶,上面的一口大锅里翻滚着扑鼻香的老汤,锅上面是排放整齐的火烧,猪砸碎和豆腐泡。踏进这个昏暗的小饭馆,好像重新回到了25年前北京城里随处可见的小酒馆里。久远的回忆,慢慢的从我心里泛起来。不知道是饿得还是激动兴奋,我脑子里有点发晕。 

 

柜台后边的小伙子也打量着我 “您来几两?”

 

“什么” 我好像没有听懂他的问话。

 

“您要几两卤煮? 这上面有价钱”, 满口京片子的小伙子边回答着我, 边指着头上的价钱黑板。

 

“不好意思,让我看一下”我有点手足无措的回答着。我早已经忘记了两是个什么概念,我心里换算了半天还是算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个二两是多少?”我问。

 

“您自己到锅边看一眼火烧就知道了”小伙子奇怪的看着我。

 

回过身我瞟了一眼锅上的火烧,“您先给我来二两吧, 再给我来一两二锅头”这个地方怎么能却二锅头呢,如果是老白干儿就更带劲儿了。

 

小伙子收了钱把碗筷递给我, “您把碗给炉边的师傅,他会帮你切  又给我到了一杯酒 这是你的酒, 您慢用”

 

捧回满满的一大碗卤煮火烧,坐在柜台边的桌子旁。喝了一口汤,抿了一口酒,烈酒顺着食道滑下去,好像身上的寒气都被赶了出去。我好像是在坐在20年前的某个小酒馆里,和几个小哥们逃学在小铺里学着大人的模样喝着老白干儿,吹着打架,磕媳妇儿的牛皮。而我旁边应该再坐着一个老人,叭嗒抿一口酒,嚼着五香豆腐干,带着微笑看着我们这群生瓜蛋子。

 

北京怎么还有这地方?这个可以勾起无限回忆的小馆子。

 

“您这是什么鸟呀?是看着玩的,还是听音儿的” 听到笼子里的小黄鸟鸣叫起来,我抬头看着笼子里的鸟。

 

“黄鸟儿。听音儿的

 

“您着店是老字号了吧?我以前听说过

 

“二十多年吧。虎坊桥那边有个年头更老的小伙子坐在柜台后面和我有一搭无一搭得聊着。

 

门响,又一个中年汉子开门走进来直奔柜台。“几两,您?”小伙子站起身问。

 

“您给我来二两”中年汉子边回答边拿钱给小伙子。

 

“您慢用”小伙子收好钱把碗递给中年汉子。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老顾客,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我的碗也空了,我又去买了二两,算起来亏了3块钱。 我已经差不多饱了,身子也暖和过来了,应该出门奔琉璃厂去了。可是我不想离开,我不太敢出去面对那个摩登现代的北京。这个黑洞洞的小店里好像能够把我的的过去带回来,在这个小店里,我好像才是回到了我心中的北京, 那个12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北京。

 

多么希望这家小店能够永远的在这里,不要拆除,不要扩大,不要有再多的顾客,就这样,昏暗中透着悠闲,这个每次我回来,都可以跑来回味昔日时光的地方, 这个让我的心感到熟悉的地方。

 

我感到我有点自私。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曾经的有话 回复 悄悄话 Haha, very interesting
flyingbird68 回复 悄悄话 老北筒子是一个念旧的人啊。
大栅栏我1986年住过,记得是个炎热的夏天,光膀子卖西瓜的北京小伙子,熙熙攘攘的小街,总参招待所的馒头和茄子土豆,甜西瓜,遥远的记忆!和天安门一步之遥,却别有洞天。
米虫 回复 悄悄话 好哇!很有风味哇!
春天里的老汉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狠好!
心星 回复 悄悄话 WOW,居然真还有用两的, 天,下次回去去拜访拜访!
冬青 回复 悄悄话 好像老字号都国营了,所以营业时间短,铺面少维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