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

(2005-03-07 10:04:04) 下一个
26岁的愿望 2005年3月6日 星期六 我有一个理想,就是我想出一本小说,自己写的小说。如果这个愿望太大,那我就出一本文集吧;如果还太大,那就做个写手;还大?--网络写手?;依然大?那帖子浏览量超过一千的灌水水手?超过500的总可以争取实现吧? 但我的郁闷就在于,现在我贴的帖子,只有200人看。 人生,我觉得不无聊,但愿望实现不了,是让我最痛心的事。 前两天看一个时尚作家--赵赵的网络聊天,她说,(当然不是她发明的了):“现在是全民写作,无人阅读”。多让人郁闷,我当作家的梦看来是实现不了了? 小时侯,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妈是语文老师,总劝我多读书。我也照做,每到寒暑假,我都从图书馆利用我妈的方便借一大堆书,严寒酷暑地赶着看。说是赶着看,是因为我其实没太大兴趣读那些名著作品,只是觉得,第一,看完开学可以夸耀,因为我妈跟办公室的老师们稍微一提,我的班主任也就知道了,班主任知道了就相当与同学们也要知道,继而同学们的家长,也就是院里的叔叔阿姨也就都知道了,那样,我就可以继续我那“小小年纪,看书可多了”的名声,虽然这名声仅限于我们位于河北边上,一个500来户的事业单位内部。原因还有第二,那就是我隐隐觉得,多看书能造就一个文化人,而文化人是高级的。 我还记得我小学6年纪的时候拒绝一个小男孩儿的纸条时给他回的纸条是:“我的理想是以后跟一群层次很高的人相处。。。”言外之意就是那小子学习不好,有不了层次。小小年纪, 倒是挺势力 。 后来上了高中,大学,我却几乎不怎么看书了。一是因为我妈不怎么逼我了,二是因为我觉得班里那些牛人不是因为看书多,是因为考得分儿高。 于是我又成了分儿的奴仆,除了跟考卷较劲,就是闲暇里跟班上学习好们的互相嫉妒。书,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记忆里只有偶尔处在少年迷茫里的时候, 才买一本有个老师推荐的“散文”在坐车的时候看。文章里的春花秋月,还是会让我觉得美好,但心里总突突的,仿佛大家都在一条路上猛跑,只有我偷偷地打小岔心关风柳,很不应该的样子。 这种不爱看书的状况,自从大学以后,就愈演愈烈了。因为生活越乱,心更浮,气更燥了。梦想一大堆,仿佛自己行的都不知道以后干点儿什么好了,眼望着这个成功了,那个成功了,似乎自己未来也要跻身其中,与之称兄道地了。但直到工作了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只比狗屁强一点点。曾经对什么几乎工作都嗤之以鼻,仿佛自己要干一种世界上不存在的工种。结果到头来,连当个看见经理就必须微笑的女秘书都要突破重重竞争。他祖母的,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人生么? 偶尔,我还是会在书里找答案。似乎很多人告诉我:人,应该干一件自己喜欢的工作,实现理想,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快乐。理想,对,我已经几乎忘了的理想!于是,我深夜里潜心揣摩,重新分析自己的理想:我不爱干只赚钱的工作,不想当政治领袖,没艺术修养,体育天分。。。。。。那,就只剩下当个作家了让我喜欢了。 “当个作家”,我心里念了两遍,但随即它就几乎被随之而来的问题给土埋了。 先不要说当个作家大多清贫,我无法实现孝敬父母之余还能实现老换新衣服以及早晨起来屋里能观朝阳的强烈欲望,单说凭我看过的那几本书,走过的那几米路,吃过的那几种饭菜,我拿什么跟别人比呢? 后悔当初我没继续我小学寒暑假时疯狂看书的良好习惯。假如我坚持到现在,也许。。。哎!。但问题是也并没有人告诉我坚持看书原来可以实现我的梦想啊,浮躁的我跟本没有任何固定爱好,固定坚持。任何事,任何项目都是浅尝辄止,绝不付出深挖一尺的辛劳。 这,就是我,一个从小生长在一个正常家庭里,没任何大的灾难,榜样,刺激,向往的;温水里长大的26岁青年的温吞吞的悲哀。 干什么,都患得患失。无时不在想,我能一下子成功么? 干都不能一下子成功,所以我直到现在也没摸到过成功的边儿。最近反反复复下了些决心把当作家当理想,但至今网上贴个帖子浏览量只有200。 从这个月初起,我开始利用假期看名著,决定一切从头做起。仿佛象刘欢唱给下岗职工的歌:“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倒是挺潇洒。 可是看了几本书后,又觉得那些人,绝不是生活里的正常人,不是极勇敢就是极消极,不是极变态就是极刻苦,总之对某样事物有着偏执的爱恨,仿佛为之付出一切都在所不惜。而我,一个混在茫茫人群里遵纪守法,中性得几乎没特征的碌碌女青年,拿什么献给我所向往的写作生涯呢。 尽管这样,我还是开始了,开始写了。不再多想,纵身跳进“全民写作,无人阅读”的汪洋大海里,让咸咸的海水将我包围吧,让它告诉我:“孩子,人生,本不必多虑,想游就游吧。”是,大海爷,孙女我就当锻炼身体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