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VII
(2006-02-13 10:34:26)
下一个
2005年我最喜欢的两部电影是Hitch和Two for the Money。不知淑女姐姐和老实和尚观后何感。我的印象是,上天若宠爱一个人,不必给他家世显赫,也不必家财万贯,更不必力可举鼎,貌若潘安。只要给他好口才。
当一个赌徒倾家荡产孤注一掷,而又希望渺茫前途未卜时,他需要的不是统计图表,而是听到一个让他信服的,在这本质上不确定性的宇宙里,一个让他觉得确定的声音。
晋国出境邀击的大军计划取道虞国,特派使节通告。虞国的聪明人宫之奇劝告国君,“我们决不能答应。如果晋国强行通过,我们可能无力阻止。但仍应坚持原则。即使晋国人也会肃然起敬,而虢国无论胜败,都会感激我们的正直。如果助纣为虐,唇亡齿寒的局面必然形成,虢国败兵之日,就是我们虞国亡国之时!”这番话义正词严,堂堂正正,本是当时局面的正解。
但人类最大的本领就是讲道理。最会讲道理的人就是最有本领的人。即使数千载之后,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看看今日社会谁拥有金钱权势?不是种植瓜果菜蔬的农夫或生产服装鞋袜的工人,甚至也不是科学家。四肢与大脑的发达都不如口齿的便给来得实惠。耶稣说,舌头在百体中最小,却辖制全身。于是推销员,律师,政治家,这些耍嘴皮子的家伙们就在MATRIX里如鱼得水。
晋使对正自犹豫不决的虞国国君说,“宫先生的话,令人可发一笑。既然无力阻挡,又何必螳臂挡车,多此一举呢?你们配合好晋国的军队,在虢国看,是出于不得已的苦衷,晋人呢?乐于受惠,怎会恩将仇报?我今天特向大王献上礼品若干,以表心意。”说罢,大包小箱地抬了进来。
言语和金钱的合力是巨大的,虞国国君一听,也有道理呀,不如现利。于是晋军顺利通过虞国。
此前不久,虢国国君做了个怪梦,恍惚自己置身庙堂之中,只见一个神将白脸虎爪,拿着黄金钺,极其凶恶。他待要逃跑,神将大吼,“休走!金人袭尔门!”一身冷汗,大惊而醒。第二天,依例国王恶梦,宣召太史来解。史嚣直言不讳,“照大王的描述,应是上天掌管刑罚的神叫‘蓐收’,那是君晦臣暗,家国离难。至于‘金人’,当是‘晋人’。”
虞国国君不过糊涂而已,虢国国君则是弱智加残暴。他对于史嚣的回应就是把他抓起来,酷刑折磨。然后下令全国臣民向自己“贺梦”。仿佛对于命运的示警置之不理,就是逃避灾难的好办法。
小小的虢国上下如醉如梦地欢庆国王的“吉梦”。只有一个冷静的人,叫舟之侨。他召集家族会议,对大家说,“人生一世,有天灾,有人祸,有些自己招致,有些是不幸。有些灾难来临前没有任何预兆,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有些,当其来时,会有迹象可寻。”
他用冷静的眼光巡视了一周,按齿尊或坐或站的族人们,都显出专心聆听和信服的表情。于是他满意而坚定地继续,“我国大王,平日德政不修,今得此恶梦,实在不出意外。而他的举动则显示出,无可救药,无可挽回。”
“正如我平日所言,我们预做打算,只按照最坏的可能性来制定计划。等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会比别人抢先一步。这叫‘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若实际情况没那么坏,我们也不损失什么。偶然,事情竟然出乎意料得好。那即使所有计划显得多余,也没关系了。”
“所以我决定,咱们举族迅速迁出虢国!”
听众有的低声而坚决地应和,有的不住点头。当晚,舟家老幼,在邻人诧异的眼神,和举国节日的气氛中搬家了。成为孔子“危国不入,乱国不居”的几个范例之一。
看起来,是乱世特有的场景;但实则是人生的常态。生活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大量产生与高速传播,使得人们的思想溺死其中。忘记了过去,也鲜为计划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已等同于,昨天今天和明天。
吃快餐和穿便装到百老汇看戏的人们习惯于不注意细节,就难以体会生活的完美。红楼中的顽石在入世之前,就有和尚老道一番关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再加“好事多磨好景不长”的研讨。
我们自己身处滚滚红尘,却作何打算?举例来说:购物,退休计划,与婚嫁这三件事。我们所花考虑的时间递减,是否与其重要性成反比?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一种“今日事今日毕,明朝尚有明朝事”的短视。年初印度洋的海啸,上月新奥尔良的飓风,本周巴基斯坦的地震,人与国家都全无应对,科技的昌明,人文的进步仿佛纸上谈兵。
其实天灾人祸伴随历史,何曾少过?因此有孔孟之道的诞生,时隔百余年,地方万余里,柏拉图亚历士多德师徒也提出类似理论。在那个叫做“共和国”的乌托邦里,哲学家来领导国家,因为他们是最聪明的人,可以替天下人订计划。而其他人的使命就是听从。wise people give orders; not to listen.[republic]
原来天下的学问分为两种,吾辈从书本上来的叫知识,百姓平日所习用者称经验。这两种大不相同。知识来得条理全面,因此重在事物的共性;经验来得琐碎,因而其特色是个性。所谓“闭门造车”,即指书生可以把造车的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因他掌握了共性。但未必可以造得了这一辆车,因为此车非彼车,具体情况不同。
但说到把握宏观,见微知著,劳心者就有用武之地了。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孔孟视为君子的四重任务。
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可学习美国戒酒会的格言,“上天给我们能力,在没发生灾难时,我们预防;预防不了的,我们克服;克服不了的,我们接受;接受不了的,我们逃避。”
我们要么做整日思索,为人生,社会开处方的智者,要么跟随。WHEREVER THOU ART,ACT WELL THY PART。岂非天下大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