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父亲的白发

(2011-12-24 06:43:50) 下一个
记忆中父亲从来就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每天都笑呵呵的,但是很年轻的时候就是满头白发。我一直不明白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


现在大致的知道人的大脑需要大量的养分,人的思维就像小树发芽,血液滋润脑组织在外界的刺激下形成各种各样的细微结构,就像枝叶丰满的大树,可以不断的把外界的信息转变成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结构和成分。有些人的脑子可以产生非常深邃的信息,有些人的脑子也许就是杂草,很直接没有多少的价值。


大脑如果受到冲击,细微的组织会慢慢的恢复,简单的结构,就像草坪一样很容易恢复。大脑的结构越复杂,在受伤害恢复就越难,而且消耗的能量剧增,大脑成了血液循环的巨大阻碍,不仅血压增高,养分,氧气消耗增加,边缘组织比如头发的发育枯竭,自然就变白,所以脑力劳动者如果用脑不卫生,白头发是自然的。通常白发后,不由的创伤感渐渐的感觉容易累,就是常人说的江郎才尽。


乐观开朗的父亲是怎么受到这么多的伤害,等到我自己也每天坐在实验室里,和上上下下的人物打交道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比笼子里的白鼠好不了多少。


父亲是北方一所著名院校的老师,他非常聪明,所以年轻时很快就成了技术专家,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但是一到行政的事务,连一个小小的科长都可以把他折腾的翻天覆地,更不用说那些小八路出身的党委书记,他慢慢的学会请客,应酬慢慢的脸上出现了,小小红红的酒包,加上白发这位大学教授看起来更像大队书记。他们的学院里有很多派系,一些早就不从事研究的人往往潜心孤制熬成了颇有建树的名满天下的学阀,靠着以前的一点成绩和深厚复杂的社交关系,成了在十星级疗养院圈起来的被国家保护起来的高级院士。搞关系还是搞学术,要两全齐美确实是让人伤脑筋的事儿,父亲耿直的性格似乎不在乎什么院士一类的东西,但是过了适当的年纪,在一群年轻人中,没有院士的光环什么事都是寸步难行。以前毕恭毕敬的学生明知道他的学术渊博,远高于那些根本见不到面的院士,但不由的流露出轻捏和鄙视。好像一颗在沙漠里慢慢干枯的大树,没有绿叶,只有一头耿直的白发。


人的价值在社会结构中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出来,那些早就对学术失去兴趣的学阀靠着父亲这样顽强生长的树支撑着,他们的名字永远附加在父亲所有的研究成果上,但是他们腐烂的枝干不仅成了巨大的负担而且腐蚀着还在生长的树,整个是树林虽然有着肥沃的土地,却因为没有清除这些垃圾的管理机制而无法得到发展,所以国家仍然要不断的从外面进口木材。


国内那么灯红酒绿的,苍白的才是真正在辛苦劳作人的样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