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窗和挚友孙晓宁老师,於2015年7月25日晚去世,享年56岁。
晓宁生于中国大跃进的第二年,1959年,湖南衡阳人,后随父援藏。约在1976年入伍,在西藏军区服务。1978年,晓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读研,后留校讲授刑事诉讼法三十年。
他的刑诉法教研室的同事、挚友汪建成教授在晓宁去世后的第一时间说“晓宁命苦。” 晓宁怎样命苦?建成兄说他过去身体一直不好,身边只有弟弟一家人,儿子孙然远在美国。还有一点命苦的是,晓宁在北京有三十年没有户口,因此没有身份证,没法拿护照。他的户口在入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转到北京,1985年他留校任教,西藏军区开始不放人,后来同意放户口了,原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以后,无人能够解决他户口归属。北大倒是宽容,让一个没有户口的人在北大工作了三十年。可是,他却因为没有户口而不能办理身份证和护照,不能出国,甚至不能坐飞机。他的儿子一直美国,我们也计划让几个同学一起来美国游玩,我做东家,只等晓宁的户口落地后办理护照。经友人千辛万苦地努力,他的户口落在了西藏。可是外地户口不能在北京办理护照。不幸的是,7月25日,他正在同学家聚会,其间还求同学们帮助解决护照的时候,他就一声不吸地走了。
说他命苦,也许因为他是北大三十年的“老讲师。” 他是法学硕士,讲授刑事诉讼法三十年,文章和书不多也不少,可就是自当了“讲师”后,他就再没有提职称。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们几乎没有提到这个事。朋友在一起,哪还记得和关心对方的职称。
提那个职称?“俗”。这是晓宁常说的话。那倒不是因为他没有吃到葡萄,说葡萄酸。那是他的潇洒,真潇洒。我碰见那么多那男男女女,还没看到比他潇洒的人。
他潇洒,他朋友多。他原来住的18楼单间,是一群人聚会的场所。外校的童鞋回校,总是到他那里打站;
他喜欢下围棋,曾是北大教工主力之一,1990年曾代表北大教工获得北京市高校教工围棋团体冠军,个人第四。他有一群棋友,包括东辉和若水。他的哥们,也是队友的赵东辉回忆道,“他下棋认真执着,有其在形势落后时更认真思考。他下棋慢,常常他的其实比赛最后结束的一盘。每当他的胜负会决定整个队的成绩时他多数会赢。”从这里,我们只看到了晓宁的执着和认真,一点也不潇洒。他棋力让我四子。我曾发誓说,我这辈子下不过他,让我儿子下过他儿子。这两个儿子从小就是好朋友了,可是一个也不会下围棋。我那誓言看来永远都对不了现了;
他喜欢打“三先”, 那是八十年代的故事了。我的宿舍是“三先窝子。”我在棋牌方面总是逊他一手,抽签如果抽到我和他在一个队,他要先骂一句,如果我出了臭手,他更是不饶人。
他喜欢打麻将(北大校园有不少打麻将的吧?)。若水那里后来成了麻将窝子。可是这些打麻将的人,也出了不少思想。若水写了一本系统论,晓宁,到走之前还写了篇“论汉奸”的博文《由“汉奸“说起》。他说, 不要别人批评了“祖国”几句就把别人当汉奸。今日你在天朝的鼓励下去砸日本车,明天你的电脑被别人以爱国的名义收走了,人家还可以24小时监视你。“‘警察的国家’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你我都是共谋。” 当然,晓宁不是共谋。
他喜欢侃大山,什么话题都侃。争论其社会问题,他从不让人,至少不让我。
对了,他还会唱歌,流行歌。八十年代的歌曲”黄土高坡“我就是跟他学唱的。
看他的潇洒和自由奔放,他的命一点也不苦。他生的时候,也许不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哭喊着来到这个世界,但走的时候,没有几个像他那样走的洒脱。据在场的朋友介绍,他是在朋友家小聚的时候,小酒几巡,谈笑风生,然后歪在沙发上,就没有醒过来。没有预期,没有痛苦,如此的安静,宁静,真是生如其名,死如其名。
晓宁走了,这个世界少了点什么。
那是26年前腥风血雨的日子。我在校园宿舍里,不知所措。据说军队要进校园。我将自己保有的一些材料,都销毁掉。晓宁来到我的宿舍,说为什么我还不走。往哪走,怎么走。当时交通都不通。他不由分说,骑着自行车就把我往北京火车站拉。他的身体素质本来不如我,他却用自行车驮上我,踩着脚踏车,一直把我从北大校园南门拉到北京火车站。在城里,到处都是背靠背提着冲锋枪的军人。我们几次停下来,推着车慢慢走一会,以免撞上枪火,然后他再用力踩踏着自行车往前走。
到了火车站,我们很快就分了手。当时只有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我只有先到天津,然后转到武昌。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我还是”落网“了。
我和晓宁一别又是22个月。在这个期间,都是他给我往监狱里送衣服和我要的东西并帮助我的家人。
晓宁是真哥们。朋友之情只有在枪林弹雨之中才见真。当然,我落网不是因为我是歹徒。晓宁帮我,那是因为我们还共有一个自由之心。
朋友之情,自由之心,晓宁走了,我们少了一颗自由之心。
附我为晓宁写的挽联
京邑求学孜孜浇灌圃园三十年长
燕园取义默默穷济天下半世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