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吓人的博客

自娱自乐兼储存记忆碎片以备老来反刍之用
个人资料
正文

重贴“好吃好看好听的南京什锦菜”,把我流浪在外的孩子领回家

(2008-03-18 17:00:36) 下一个
说来我也真是一个老潜水员了。当年沉湎于菜坛时,曾经一时兴起炒了一盆什锦菜、照了几张像、凑了一篇名为“好吃好看好听的南京什锦菜”的拙文,以smallhand之名,贴到了菜坛上。要说那个年代可真不象今天:如有新手冒泡,大家一定伸出温暖的友谊之手,送上热情的称赞鼓励,直搞得新手们(也可能根本就是老手)信心倍增热情大涨欲罢不能从此成为菜坛中坚——这点还真的是要感谢历届各位版主,经过这些年的正确引导身体力行真情奉献,加上来此的兄弟姐妹们皆是正直善良有情趣爱生活之人,搞得菜坛真的就象一个红红火火和睦温馨的大家庭,成为文学城里人气最旺、风气最正、拥趸最多的论坛之一。

把扯远的话再拽回来:数年前菜坛还没经营到今天这样,我兴头头忙几天又是贴文又是贴图几经周折好容易搞定,还没在首页呆多久,就给挤到下页了,不但没得到什么赞美鼓励,连跟帖都寥寥可数不过二三。如此一盆冰水兜头浇下,顿时将我的热情灭于萌芽,从此洗手收心,只潜不冒。长此以往,不但把smallhand的密码忘了,连当年是用哪个信箱注册的都记不得了。

这些日来,因了百年不遇精彩好看的美国大选,愣是把我抑制多年的“聊兴”狠狠地勾了出来。这还不算,文学城还甚是殷勤地为上帖的人自动建好了博克,这可实在是对我这种忙人懒人的致命诱惑:你就只管生孩子,其它自有人替你管了,且还不时能有各色热心人过路客来访,要么说“这个孩子好漂亮”、要么讲“这个孩子呵呵呵”,或赞扬或批评或指正没钱场也能有个人场,如此怎不激励着人一生再生?

生了几个新孩子后,不由得就满怀心酸地牵挂起我当年的那个苦孩儿了,就算她不够漂亮不够完美,可她到底是我在这个城里的头生儿啊! 所以思前想后,就算我这么重贴一下可能会被一些人说成是“冒领”,我还是认为我该这么做我得这么做。我唯一能做的证明工作就是翻找出当年拍的照片再贴一遍。 没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那个流离失所的孩子能有个栖息安身之处,让我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而已。至于再贴一遍此文,也是希望能通过走这样一个“正式”的程序做个公告声明而已。望大家理解。

最难得的巧合是我历来深为崇拜的私房前辈大师山菊花,曾经慧眼独具引用过我的拙文,一日因某个巧因居然光临寒舍留下仙迹,让我深感“这要不是缘分,什么是缘分”?于是斗胆去她家造访并细说渊源,大家皆为此菜缘惊喜非常。有这样的大师为姐,幸哉乐哉!

好吃好看好听的南京什锦菜

远 观


近 看



想必有人会以为我的标题打错了。好吃好看不需解释,但,有用“好听”形容菜的么?莫急,待您耐心看下去便知端的。

什锦菜(也称十样菜或炒素菜)是南京的一样著名年菜,不知为什么过去人们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做这个菜,一个不太好的猜想是在那个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素菜只有这样做方可与荤腥媲美。另外此菜极为耗工费时,平时吃就显得太奢侈了。不过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口味变刁了,市场商品化了,有聪明的生意人就专做此菜卖投刁嘴们所好,因此现在在南京要想随时吃到此菜并非难事。但要说口味,对我等较为挑剔的好吃宝,只能说声so so了。批量生产的总归要比小锅菜要在配料(高级点的材料他们是舍不得用的,鲜嫩也是无法保证的)刀功(只能是大刀阔斧了)火候(量大则无法细究,说是爆炒实际只能是烫熟焖熟而已)调味(香油是不会放多少的)方面推板许多。

什锦菜的美妙之处在于:其原料种类繁多,色彩形状吃口味道各异,每样菜经专项加工后,其吃口观感及调味均达最佳。混合成菜后,观之就如一幅美丽的水粉写真,既不象油画那样只可远观不可近赏且色彩比油画要鲜明绚丽,也不象国画那样朦胧素雅只可引发美好遐想断勾不出口水馋虫;食之你既能在牙齿的咬合之时感受到每样菜的独特本味:黄豆芽那独有的豆香、鲜藕那甜爽的鲜香、茨菇那独特的苦香、豆腐果的醇香、豌豆苗的异香、、、、、(形容词不够,不一一描绘了),又能感受到它们混合在一起时的非比寻常的美味奇香。由于每样原料都有其不同的质地,所以你不单能在每一咀嚼感受到不同的吃口咬劲,且同时能得到各种声响的美妙混合——嘁嘁嚓嚓哧哧嵯嵯叽叽咋咋漱漱沙沙——闻之宛若它们在你齿间舌际欢唱。说它是交响乐似乎对此菜不公(没那么阳春白雪),我倒更愿说它是著名歌手大合唱——合在一起有壮观美,分开欣赏个个好。这种美妙感受没吃过的人是无从想象的。至于营养嘛,从养生的角度看,还有哪个菜肴能比它更符合营养学的要求呢?

如此好看好吃好听的菜式,无怪乎每个吃过的人都一致宣称“我每次都能空口吃它一大碗”。这也就是为何南京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得是一大盆,不但要确保吃个够,还要确保在过年期间总得有个清爽菜来平衡大鱼大肉的油腻。另外这个菜绝对是公认的待客佳肴。

首谈原料。此菜的原则是品种多多益善,凡你能想得到的且认为可以加入的品种都可入列。黄豆芽金针菜胡萝卜玉米笋鲜藕木耳香菇豆腐果菠菜茨菇豌豆苗金针菇干丝水面筋油面筋豆腐干鲜笋(要用开水焯过去涩)水芹菜荠菜(似乎只有南京有)蘑菇(但一般认为易馊不取)等等等等,凡能买到的都是可用的。虽说大凡一切你爱吃的干鲜蔬果都可算数,但如待客,建议不取那些有特殊味道且并非人人都接受的品种如:白萝卜、药芹、西洋芹、苦瓜、韭菜等。至于调料可谓简单至极:菜油盐麻油(即香油),有人喜加糖少量,可自酌。

加工要诀:
一是此菜关键是每样原料择好洗净后都要一样一样地加工,绝不可“一勺烩 “。原因是每样原料所需的火候都不同,只有‘分而治之”方可保证每样菜都达到其最佳熟度。重要的是尽管最后所有品种都混拌在一起了,但每样菜还都依然保有自己的本色本味(所谓形散而神不散),需知这便是此菜好吃的关键。不管你一嘴吃进多少种菜,你都能清清楚楚地分辨出各个组分的味和香。如果偷懒把某些菜一起加工,不是导致混味就是混色,而且无法掌握火候。本人是个讲究效率的人(不要误解为我懒哦),所以会把某些不会混味的品种一起下锅或先后同炒(前提是我有绝对把握掌握火候)。但能这样一起加工的品种数量极少,大多数都还是要逐一加工的。对于那些新手或烹调水平有限的同胞,建议不要抄近路,一样样来吧(就这我都不能保证你能将每样菜都炒好,嘿嘿)。

二是火候。这可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只能靠自己探索了。总之,每样菜既不能没炒到位(有生味是不好吃的),又不能炒过头(那会是很难吃的),得恰到好处才是。比如黄豆芽,过头则豆茎绵软(应爽脆才好),不够则豆粒尚生(生豆味很不讨喜)。又如鲜藕,不到位则有粉感木感且无藕香,过头则失之爽脆味同嚼蜡。总之,只有达到脆而不生,熟而不烂的程度,才可使之看上去晶莹剔透,吃起来爽脆可口。

三是原料。虽说原则是多多益善,但并不代表一定要达到多少样才行,只不过我的见解是有几样是非有不可的主打菜:
黄豆芽——我个人认为这是这个菜口味和观感的灵魂。一咬之下豆芽的独特豆香萦绕齿间直沁脑腑,直教人停不下筷直至盘空碗净。再看它诱人的嫩黄和如意般的身形(美丽且吉利),要说领衔舍它其谁,有它没它差之千里。注意如实在买不到切勿以绿豆芽代之。
鲜藕——我个人认为这是这个菜口感的灵魂。除了其独有的甘甜鲜香外,其清爽酥脆的口感无物可代。如实在买不到鲜藕可以罐头藕代之,但口感下降许多等级。注意切好后要冲掉淀粉再炒。
菠菜荠菜(至少得有一样)——如只有菠菜,以中国菠菜为好(洋菠菜涩嘴),那种小棵且带红根的最佳。用此是为取其漂亮的绿叶红根和特有的清香。注意炒好后会出水,要倒掉。如无把握避免炒烂,可用开水焯之。
胡萝卜——许多人不爱其特殊味道,但无此则少红色,所以我的办法是切细丝,炒时稍多加点盐以盖味。另外火候很重要,既要断生又不可绵软不脆。
木耳——除了其特有的极佳口感及身形外,其黑色是使整个菜“活”起来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四是调味。这里主要是盐的用量问题。看过陆文夫《美食家》的人都知道他对用盐的高论,我对此是深信不移的。每种菜只有在盐加得恰到好处时才能将其本味最大限度地最完美地表达出来。

五是加工前一定要将水分尽量沥干(可用蔬菜甩干篮),否则一下锅就出水,导致不是爆炒而是煮熟焖熟就很难达到爽脆要求。

六是大火及加工量适度。只有足够的高温才能保证各菜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加工、熟而不烂。量太多则导致烹制时间加长,结果可想而知。另外一旦炒制完毕,要立即抖散使其冷却,否则会“焐烂”了。

七是用油量。注意每样菜一定不可用油过多,否则想想最后加起来的结果——油汪汪的谁会爱吃?

八是混合。最后一步是将所有加工好的菜汇合在一个大盆中,加麻油拌至成菜。注意不可搅拌过多过狠,否则会导致豆芽掉头菠菜藕豆腐果等破碎断裂“破相”。

九是个性化。这个菜一千个人可以炒出一千个口味来。所以在选料火候调味方面,既应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又需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不要拘泥教条。比如我会在此菜临上桌前,撒入一些切得细细的苹果梨丝等(不能提早加入是为不能让水果丝吃进盐味影响本味)。

说了不少就此打住。如您有雅兴一试,我保证这会是您待客宴上最受青睐消失最快的一个菜。

感谢赏光,素了半天,特加奉荤菜一只——“腐竹与烤麸一煲,猪蹄共小排同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一鸣吓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金凝的评论:
哈,你的猫的睡相跟我家的可有一拼哦!
老乡好,欢迎欢迎!
山菊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陈默的评论:

哈哈~~~抱一抱! 那咱们也算神交很久啦~~~
其实我早在茶轩就读你的文章了,只是我在那里只看不说。
今天上了菜,希望南京老乡们也都喜欢!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3&postID=34855

*_*
陈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山菊花的评论:
山菊花姐姐:失敬失敬,光顾着攀老乡了......姐姐的文章我常看的。不过和姐姐一样,我也是害羞的人,一般不发言,所以没有在姐姐的地盘留下爪印。:)

说到底,还是要谢谢“来丝”的“吓人”妹妹,把大家聚到一起了。下次我们都来试试这道菜,来个擂台赛交流一下吧?
金凝 回复 悄悄话 南京老乡好,也好想念什锦菜,我妈妈做的可好吃了。以后也要自己尝试着做一下
金凝 回复 悄悄话 南京老乡好,也好想念什锦菜,我妈妈做的可好吃了。以后也要自己尝试着做一下
一鸣吓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江南梅的评论:
那个漂亮小公主是你女儿吗?太漂亮太可爱太精灵太cute太…………啦。嫉妒啊,严重嫉妒啊!
没到你家逛逛前是还以为自己还挺“来丝”的哪,去了一看才知道井外那个天太大啦。以后一定要多去转转啦。
为什么你的文章里不让留言呀?好想称赞你的大作美食啊!
老乡好!
一鸣吓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陈默的评论:
喜欢你的文笔喜欢你的智慧喜欢你的灵性喜欢你的直爽喜欢你的性格喜欢你的心态…………喜欢你的——是我老乡。
一鸣吓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侠骨丹心的评论:
老乡好!
过瘾是好的,“恶补”当心吃伤了啊。哈哈
还要等下次回去啊?不想自己实践一下吗?
一鸣吓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山菊花的评论:
要我说应该授予您“首席荣誉南京老乡”
代表大家吼一声“老乡好”!
啪啪啪啪——鼓掌鼓掌
山菊花 回复 悄悄话
阿梅,还有楼下几位南京MM,算俺半个老乡好吧~~~问老乡们好!

掌声响起来!!!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3&postID=32177

@_@
侠骨丹心 回复 悄悄话 南京老乡好!好想念什锦菜,去年回国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吃上,下次回去一定要恶补。
陈默 回复 悄悄话 老乡好!想念南京什锦菜啊。收藏了,下次摹仿一下。

也像江南梅妹妹问好!老乡见老乡啊......
江南梅 回复 悄悄话 你是南京人?
向来丝无敌的南京老乡致意!
一鸣吓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山菊花的评论:

热烈欢迎菊花姐,这个沙发应该更舒服,可惜未能当场恭迎,香茶欠奉了。
感谢姐姐让我重拾冒泡的信心,以后一定努力,除了继续提高厨艺外,还要向大师学习提高摄影技术。有大师在前,咱就是永远追不上,能步步后尘也算精神可嘉不是?


山菊花 回复 悄悄话 赫,想起来这里还有沙发呀~~~

当年smallhand的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曾在南京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时光,所以看见与南京有关的人和文字都觉得亲切。这道菜更是一有机会就不怕麻烦地做一大盆。无意中路过的博客,居然碰见故人。所以说任他人海茫茫网海茫茫,有缘的人,终归会再相遇的。小手MM是一鸣吓人,俺则是一遇惊喜:))

小手MM,很高兴老天让我有机会亲自对你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分享如此精彩的菜谱! 希望以后见到你更多的作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