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千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个人资料
正文

吉光片羽:22.零星碎片话西餐

(2005-09-05 03:08:02) 下一个


零星碎片话西餐

     从小喜欢吃西餐,是妈妈一手培养出来的好习惯。所以,现如今扎根在外,这个胃还是挺配合的。当然,自己平时绝对以中餐为主,但是西式食品在我这儿也是少不了。中西合璧,让人得以尝尽天下美食。想想都美。 

      在上海,西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开埠始,已有100多年的光景。租界不同,厨子的手艺自然也就各有渊源。小时候,每逢妈妈休息的日子,都会带我出门游玩。然后到吃午餐的时候,雷打不动是去西餐社。这样子饕餮了几年,上海几家有名的西餐社,西餐馆全都蛮熟悉。

     南京路、淮海路上都有不少名店。而淮海路上的西餐社尤其多。南京东路四川路口的德大西餐社,南京西路的凯歌西餐馆,(后来改名为凯司令,现在叫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淮海中路上一路有淮海西餐社、上海西餐社、蓝村西餐社、天鹅阁西餐馆。而在附近长乐路和陕西路交口处的红房子西餐馆则更是鼎鼎大名。 

      德大西餐社离外滩很近,所以每次逛完外滩或是从浦东摆渡回浦西,一定会到那里美滋滋地吃上一顿。德大的牛排很有名,而我却更喜欢那种简单上海式西餐:一只小面包加一小块黄油加浓汤加炸猪排加土豆色拉。德大应该是经营德式西餐,它的西点和咖啡是老上海们的一个浓得化不开的情结。坐在楼下的车厢式卡座里,来客奶油小蛋糕,饮杯咖啡,那个下午会过得别有滋味。 

      有西餐馆,必有咖啡。所以喝咖啡的习惯自小养成,中学时,一到周末或是假期里,常会和一俩死党上西餐馆喝咖啡,吃冰淇淋。凯歌西餐馆离家最近,所以成了经常去的地方。那时候,男生是不带的,女孩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秘事而已。所谓的闺房秘事,其实不外乎哪个男生和哪个女生要好啦,你你喜欢谁啊,我我觉得某某帅啦。在幽静的气氛中,俩女孩谈笑间,时光远去。

 

    如今回头想想,这场景仿佛犹在梦中。中学时的女生,亲密得有点暧昧。不过,现在倒是有点后悔,为什么当初就没有想到约一下自己喜欢的男生呢?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的心思啊,那时候真的是悠悠的,淡淡的,似有似无,青涩得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心里那一轮又一轮的婉转。皮制的卡座里曾经留下过诗样的情怀,就像始终充盈在西餐社里的咖啡香与奶油香,伴同那缓慢转动在头顶的木质吊扇,落在记忆里的片断真的成了那种泛黄的影像,惹人神往。 

      红房子西餐馆和德大一样,也是家百年老字号。店的开面不大,据说是由花园洋房的汽车间改建而成。印象极深的是,推开玻璃门进入餐馆时必须顺着台阶往下走。这一细微之处,竟常绕在我的脑海里。店面的具体布置已经有点模糊,印象中底楼不大,但是进门处有放西点的冰柜。一般用餐都到二楼,底楼放几把椅子作候座时用。沿着硬木楼梯上楼,并不大的空间里错落有致地放着些铺着洁白桌布的桌子。由服务员引导入座后,享用一顿红房子的法式大餐,在上海从来是一种享受。我和我的男女同学在初三毕业的那年夏天曾在此地煞有介事地吃过一顿很丰盛的大餐,为什么会选此地的缘由已经忘得光光,不过却记得那顿晚餐价格不菲,狂吃一通的我们事后没少肉痛。 

      最后一次去红房子大概是10年前。现在红房子的老店铺已经没有了。路过多次,总会习惯性地往那个拐角上张望。张望着,然后失落着。因为曾经这里不但有老上海的影子,还有自己幼时的记忆,连着牛尾汤,葡国鸡的香浓美味,也连着年少挥霍青春时的浮躁和轻狂。 

      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红房子的法式西餐一直保留着古法。曾有老外慕名来品尝在他们本国都吃不到的旧式烹饪手法。这成了一种特色,却也限制了红房子的竞争力。新式改良西餐盛行的上海,现如今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一丝旧意存在了。那些曾经的顶尖厨师会不会正高手寂寞着呢? 

      阳春白雪一样的红房子我喜欢,而下里巴人一般的淮海西菜社我也爱。这家西菜社开在淮海路近淮海电影院的一个弄堂口,(我印象中如此,如果有错也没办法,自己原谅自己,因为时间太久了,而且淮海路的变化太大了。)这家西餐馆的铺子小,就像现在吃生煎馒头的小吃店一样大。可是,西菜的味道很好,且便宜。当时应该是上海最最便宜的西菜社。这家店却是以俄式西餐为主。我知道它的前身叫罗宋面包房,都忘了我怎么会记住这个名字。因此,它的罗宋汤,又叫乡下浓汤非常有名。 

      霞飞路最终被称为淮海路,而曾经和它一起生存的西菜社也浮浮沉沉了一个世纪。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西菜社,大概除了德大和凯司令还留在原地,其余的都换了容颜。天鹅阁的意大利粉已难觅,而上海西菜社的铁排鸡也无踪影了吧。 

     海上浮华,浮华海上。话西菜,零星碎片,在梦里,浅徘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