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8)
香港新闻自由每况愈下
明镜在线(Der Spiegel (online), 德国最大的新闻网站)和德国之声中文网同时报道香港媒体《立场新闻》被控串谋发布煽动刊物案29日的确裁决。《立场》母公司、前总编辑钟沛权和署任总编辑林绍桐,三名被告均被裁定罪成。此案是香港1997年回归后首宗传媒被控煽动案,由2021年12月起诉,案件于2022 年10月开审,审讯横跨两年。
2020年,《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多家新闻媒体被逼停运停刊,部分记者和传媒高层也被以违反国安法拘捕,香港新闻自由以及媒体的独立自主性备受挑战。
2022年2月10日,在全球100个国家拥有60万名会员的国际记者联盟发布报告表示,自从2020年《国安法》实施,香港的新闻自由迅速崩塌。国际记者联盟呼吁世界各国对希望离开香港寻求庇护,以继续其新闻工作的记者提供支持。这份报告题为“熄灯:香港新闻自由是否走到尽头?”。前言写道,北京和其拣选的香港领导人将一座曾经开放的城市变成恐惧之城,自由讨论被扼杀,新闻工作者及机构被迫自我审查,任何挑战官方叙述的人都会受到《国安法》的打压,“换句话说,他们正将香港变成另一个中国大陆的城市”。报告记述了《国安法》实施后,《苹果日报》、《立场新闻》等多间媒体记者被捕,香港电台被“整治”成为政府喉舌,外国记者被拒签证,消息人士不敢接受访问,以及港府计划制定“假新闻法”等。报告又指,即使是亲北京的香港媒体如《明报》也遭受攻击,因为《明报》刊登质疑《国安法》的作者的专栏文章,中联办旗下的《大公报》指责《明报》试图吸引《苹果日报》的读者群。报告也讲述消息人士被迫噤声,因初选案还押的前立法会议员毛孟静保释申请被拒,控方的理由之一是毛孟静经常接受外媒访问。报告指,毛孟静保释被拒产生了寒蝉效应,有长期消息来源的人士要求外媒记者删除其联系方式。报告还提到外媒纷纷撤出香港,2020年7月《国安法》实施后,《纽约时报》将大批员工转移到南韩首尔,网媒《端传媒》也在2021年8月宣布将总部迁往新加坡。报告指,香港记者必须避免踩到“国安红线”,但“红线”模糊不清,一旦被认为踩到“红线”将面临被捕、不准保释、有罪假定以及定罪后漫长的刑期。在报告最后,国际记者联盟表示严重忧虑香港自由媒体的崩塌以及香港记者的安全,并呼吁国际媒体及传媒组织为香港媒体发声,反对香港和中共政权打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报告也预计部份香港记者会选择移民海外继续工作,呼吁各国支援他们,向他们发出签证及提供庇护。
Schuldig, gute Journalisten zu sein 当个好记者多么艰难
Es ist der nächste Angriff auf Hongkongs Presse: Zwei Ex-Chefredakteure des pro-demokratischen Mediums »Stand News« werden für angebliche »Aufwiegelung« verurteilt. Jetzt drohen ihnen Jahre im Gefängnis.
(德国之声中文网)前《立场新闻》(下文简称《立场》)副采訪主任陈朗升接受DW访问表示,判决结果是他预期之内,但难免失望,由昨日到今日判决之前,他心情非常忐忑、不开心,“一方面我想他们无事,但一方面理性告诉我,他们无事的机会很小,今日开庭迟了一小时,最后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陈朗升称,公众因为他在《立场》做的示威直播而认识他,《立场》存在了七年,一共刊登七十万条新闻专题、报道、博客、文章以及直播等,“直播没有成为控方的检控材料,但亦都没有成为可以帮到我两个同事脱身,或者无罪的证据。”
法官裁定《立场》的政治理念是本土主义,媒体路线为支持及促进香港本土自主,在反送中期间更成为抹黑和中伤中央及特区政府的工具。陈朗升认为,不同意见拿出来碰撞,去写去讲,大家互相了解,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有的榜样,他又提到《立场》被控煽动的17篇文章,当中有11篇裁定具煽动性,“法官得出一个政治结论,《立场》是一个本土主义,我有些惊讶,因为《立场》做了很多关于传统泛民政党的兴衰和看法,当有出现本土派批评六四晚会、争取民主方法的时候,《立场》有做不同角度的回应。”
陈朗升续称,如果是长期看《立场》报道的人,很难会得出这个印象,“既然法庭这样说,都无办法啦,我们唯有尊重。”
被问到裁决对香港新闻自由有何影响?陈朗升说,在《苹果日报》案、立场案及其他网媒相继结束的这几年,对新闻自由已经出现影响,他觉得继续在香港做记者的人,都感受到这种转变,例如没有什么批评声音。
警方国安处总警司李桂华就裁决会见传媒时,强调言论自由并非绝对,如影响国家安全及公共安宁时,可以设限。陈朗升表示:“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很脆弱,要看执法者和当政者怎样拿捏权力的运用。”
《立场》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主场新闻》。《立场》创始董事会成员包括吴霭仪、方敏生、歌手何韵诗、练乙铮、周达智等人,2019年反送中运动期间,《立场》常派记者到前线直播示威及进行报道,被亲中人士批评。
2021年12月29日,香港警方国安处以涉嫌违反《刑事罪行条例》“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为由,拘捕前总编辑钟沛权和署任总编辑林绍桐,搜查《立场》的办公室,并检走办公室内的电脑及文件,警方冻结《立场》6100万港元资产。同日《立场》宣布停运。
同年12月30日,警方落案控告钟沛权、林绍桐及《立场》母公司 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钟沛权和林绍桐申请保释被拒,两人其后于2022年11月和12月获准保释。
2022年4月11日,警方再拘捕前《立场》博客、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业顾问区家麟。2022年10月,案件正式开审,《立场》被指发布17篇煽动文章,包括35+民主派初选的参选人梁晃维、何桂蓝专访;流亡人士许智峯和罗冠聪的访问;罗冠聪在《立场》发表的三篇博客文章,如“在国安法下的新常态,我们应如何反抗和思考”、“在乱世中坚强:低谷、幽暗与希冀”、“香港-美丽岛”;区家麟撰写的博客文章及反送中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冲突的专访等。
案件原定于2023年10 月裁决。但因应辩方要求法庭考虑英国枢密院颁布的煽动案判词,及同涉煽动罪的人民力量副主席谭得志的上诉案结果,而三度押后裁决。香港《明报》报道,曾为《立场》撰文的资深传媒人区家麟、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多国领事和代表包括法国领事,今日到区域法院旁听。
裁决指17篇文章中,《何桂蓝专访-除下记者证后,还有人与她同行吗?》及中大冲突两年之际发表的《毕业生忆徒步前行护校 哀山城人文精神消逝》这两篇专访被裁定具煽动意图,《在国安法下的新常态,我们应如何反抗和思考》等9篇博客文章列为具煽动意图,这些文章分别由区家麟、罗冠聪、张昆阳、陈沛敏撰写。案件押后至9月26日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