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完美的代价
作者:谢盛友
现在的中国家庭大都一个孩子,“一切为了小孩”似乎是全体中国人内心深处积存的一种价值,也是生活的一种目标。面对一个孩子,“草莓族”的家庭教育就很难完美。我有一个亲戚,他100%地希望,他的小孩永远拿到100分,小孩还算争气,小学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小学毕业考试分流,结果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因为没钱缴纳“择校费”,上了三流学校,后来这个小孩越来越怪癖,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完美。
人类追求完美,但是,人类永远无法获得完美,因为完美掌控在上帝的手里。追求完美的代价,就是“不美”,就是破坏完美。“玩”美肯定带来不完美。
2008年8月13日,在北京奥组委的的新闻发布会上孙伟德(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我们和开幕式艺术指导核对了这个情况。在开幕式上,孩子唱的歌是录播的,这是在获得转播商同意之后,艺术指导做出的决策。根据我的理解,这也是转播商建议他们这样做的。在这之前有好几个人都试唱过这首歌,最后艺术导演把当中唱得最好的那段录下来在开幕式的时候播出。
奔驰80多岁的副老总夫妇到寒舍雅会,老妇人100%地赞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完美,可她的先生:“完美”的奥运开幕式只有在集权制度下才能完成。
我:任何社会、任何时候的“完美”,都排斥了“失败”,排斥了包容;任何“完美”的另一面,就是残酷的展示。
据说,开幕式的“演员”整整练习了三年多。“双簧”后,国内网民忽悠不断:造假要从娃娃做起(偷借邓小平1984年的话:足球要从娃娃做起)。
我很敬佩陈其刚先生(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解释说:“我们只能作出这种选择。我们把完美的声音和完美的表演结合起来了。”),尽管他也为这种“双簧”辩护,但还是说出了事情的大部真相。没有他的坦率,全中国、全世界的观众(除了某些十分内行的专家)可能都还蒙在鼓里,认为这是台上的女孩自己在歌唱呢!
我很敬佩蒋彦勇老先生,因为杨尚昆听了蒋彦勇先生的汇报后讲,六四是我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蒋彦勇是德高望重的老军医。行笔到此,我油然担心,陈其刚会不会遭到“秋后算账”,就像蒋彦勇老军医受到长年的“特殊保护”、连去美国探亲都不许呢?但愿舆论界多加关注。
奥运为什么美丽?因为奥运融汇着人类的力量、意志、自信、团结、友谊、和平竞争,是魅力的盛大规模集合,这是人类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盛宴。
完美饱含残酷;完美允许失败。特意制造的“完美”第一代价就是,被人们怀疑:那是假的。
为了“完美”,9岁的林妙可只得对口型,7岁的杨沛宜因为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来说不够漂亮,只能出声不能露面。能够完美,真好!行笔到此,我油然担心,这两个小女孩的“完美”人生从今天开始遭到破坏。真心地希望她们不要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压力,不要越来越怪癖,希望她们不会因为“完美”而支付太大的代价,而拥有自己真正完美的人生。
写于2008年8月13日,修改于2008年8月18日,德国班贝克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北京奥运的主新闻中心多媒体厅
北京奥运吸引全球瞩目,而新闻自由也是西方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奥运会期间中国媒体空间的自由度如何?2007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管理规定”曾经大大扩展了外国媒体在中国的采访报道空间,那么奥运会之后这一开放措施是否能够继续得到执行?德国之声特派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而郑教授本人也主持了一项有关奥运期间新闻报道的研究课题。
德国之声:对于中国来说,有关奥运会的新闻报道值得总结的地方在哪里,又有那些缺憾?
郑保卫教授:奥运报道总体来看是成功的,这里我重点讲一下透明和包容这两个词。我觉得关于奥运的报道,不管赛事本身,还是赛事以外的报道,中国媒体还是最大可能做到了透明,包括奥运会之前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像上海的袭警案,瓮安的群体事件,还有公共汽车爆炸事件等等,媒体都做了及时报道,我觉得都体现了透明。媒体透明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它和公民的知情权是相联系的。另外,昨天华国锋是13点去世的,当天就发了新闻,这在以前也是不可能出现的。这说明及时地报道重大的事件,保证信息的透明,已经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基本的信念。另外就是包容。包容主要体现在,一个是对外国传媒,欢迎各国传媒到中国来;二是媒体不断通过各种形式来帮助中国的民众能够宽容地对待西方,对待西方的媒体。因为前一段时间经历过一些不太愉快的事件。西方媒体关于拉萨事件,关于奥运圣火传递受阻事件的一些报道不太符合事实,这段时间中国媒体做了很多工作,帮助中国的民众正确地看待西方的媒体。另外就是中国媒体对国内事件也采取了一种包容的心态。这种包容就是体现在对一些负面新闻。过去对负面新闻比较忌讳,觉得好像家丑不可外扬,干嘛要公开报道。那么现在报道以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坏处。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说一开始,媒体预热比较早,很早就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有些报道给人感觉就是奥运前的安全保卫的形势比较紧张,特别是北京的市民也有些想法。
问:透明和包容的起因和来源是哪里呢?
答:我想起因有这么几个。一个是中国政府非常明确地认识到奥运是一个国际盛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这样的一个国际盛会肯定要和国际接轨,所以奥运报道也必须和国际接轨,所以信息透明和包容是一种必然的要求。有了汶川大地震的报道经验,因为汶川地震的报道非常透明,非常及时,效果非常好,不但国内的受众非常肯定,国外的媒体和公众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这对中国政府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说明信息透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我觉得中国政府从地震报道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这是这次报道能够很透明很及时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中央政府去年通过了一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年五月一日开始实施,规定重大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媒体要介入,如果迟报缓报和瞒报,要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这是中国政府下决心要让信心公开的一个很重要的决策。五月一号开始实施,五月十二日发生大地震,所以这次地震报道中,灾区很多政府的官员主动配合媒体来公开信息。过去有些地方出了问题千方百计地藏着掩着压着,不让你报。
问:这次奥运所带来的新闻开放会不会在奥运后还能保持,会不会开倒车?
答: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奥运会这样一个重大的体育赛事在中国举办,确实有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国政府对信息公开的认识过程已经提高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在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当中已经明确讲,奥运会之后,对海外媒体开放的措施不会收回,我们还是继续按照现在的做法欢迎国外媒体到中国来采访。这说明中国政府对信息公开,特别是欢迎外国传媒到中国来,态度非常积极。我想,开放是个潮流,是个国际化的、全球性的潮流,中国也会在这个潮流下不断前进。
采访人:石涛
你写这么多想说的就是陈怎么不找一个"专业"的借口, 能够保全面子的借口. 可我相信他讲的就是上面领导或有关部门的要求. 大家都是中国人, 不要说你从没听到过国家形象, 祖国利益一说. 什么现场状态, 儿童心理...唉, 说到底, 你还是怪他说了实话.
自己去反省一下.
他参加一个电台的节目无意中披露此事给我的感觉是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的代唱的事件而信手带过。须知多数人都没有看节目单,甚至有的人连开幕式都看不到。他的解释很有歧异,容易造成误导。特别是在网民滥用网络自由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