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花大钱读大学做大事

(2008-01-05 08:15:12) 下一个

作者 : 谢盛友


小妹上海中学的高中同学远道从美国到德国班贝克这小镇来看望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小妹这位同学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他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工作了五年,然后靠自己的储蓄和向朋友借款,1999年赴美国世界名牌大学康奈尔大学攻读MBA,毕业后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做审计工作。
出自名校而现任大公司高职的小伙子一点也没有架子,与他聊天后,我脑海里至少两个旧观念被颠覆。小伙子是一个独生子女,常人认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尽管读书成绩好,但脾气可能是小皇帝一样糟糕。这位小伙子不但读书好,而且脾气也特别好。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因为从小到大,样样事情被父母或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包办,所以长大后,独立能力很差,但是,我跟前的这位小伙子不一样,他一个人在美国,炒菜做饭烫衣服样样家务事他都会、都可以做、都愿意做。
我读过一些心理学的书,小孩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年龄段是十岁至十四岁的时候,这时候的教育,当然包括言传和身教,作用最大。看到眼前这么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我并不妒嫉他,相反,我对他的父母(或是那个年龄段带他的亲人)十分崇敬和佩服。我没见过他的父母,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出,他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劳动是如何艰辛。
在我们的面前,小伙子毫不讳言:“中国的教育太死板,读死书、死读书,天天打题海战役,有什么用?高分低能!我赞同,中国的小孩读完高中毕业就到美国留学,学一些有用的东西和本领。”
我不完全苟同小伙子的观点,也反对他这种对“小留学生”狂热的火上加油,但是,仔细想来,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式教育的确呆板,往往只是考试的较量、分数的较量,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西方教育鼓励思考、开放式的讨论和实际应用,中国教育则侧重于鼓励知识的记忆、理论的掌握和对付考试。
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则花很多时间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以应付让人胆战心惊的闭卷考试,这种闭卷考试锻造出了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许多人争论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西方学生扎实,但是,如果基础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中来解决问题,要这些基础知识又有何用呢?西方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并发掘学生的潜能。
德国大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任何课程和专业。中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奔波于狭窄的“基础知识”的海洋中,就算有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也无暇顾及。在少数“基础知识”领域,中国学生可能确实比西方学生扎实,但论起综合素养,可能中国学生就要比西方学生差得多。这种综合素养的培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而且能够开拓思维、丰富思想、传承文化。 但是,中国式的教育是否真的失败,到国外留学是否越小越好,有待研究,不能现在就下结论。最近  PISA测试得出的结果,美国并非在最前面,德国当然更差,最好的是芬兰和东方国家,很难说,西方的教育就压倒东方。
小伙子告诉我们,在美国前十名最好的大学里,读书最好的肯定是白种人,华人顶多是中等水平。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花钱读好书,绝对是好事。花钱,进不了名校读不到好书,那是浪费。花钱,进了名校但读不了好书,那是破费。花钱,进了名校读了好书,但是,高分低能,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那是报废。
为什么要花钱读好书、读好学校呢?与小伙子两天的接触后,我多少明白了其中某些道理。
美国一些权威性杂志每年都要发布美国大学排行榜,公布美国最好的大学,以及在一些热门专业最突出的大学学院如商学院、法学院等。评估没有固定标准,但有几个关键性因素,比如,学校的声誉、学生的素质、学校在教育中的投入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
关于学校的声誉。 在每年评估学校的时候,主办者会向全国几千所大学的校长、学术界权威以及一些大的公司企业的主管寄发大量的表格,要求他们列出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学校,然后再把这些表格的结果作为确定最好学
校排名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学术声誉可以为学校吸引大量联邦政府和公司企业的研究赞助,从而获得很多资金来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师待遇,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良好的学校声誉使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市场上占一定优势。这种优势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尤其明显。由于出版、研究和开发项目等关系,名牌学校的教授往往和学术界以及企业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这些教授的学生并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为毕业后的出路打下很好的基础。
从公司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们认为毕业于名校的学生不仅享受了最优良的教学设施和师资,而且还往往有更开阔的眼界。 在美国,学校声誉越好,访问学者越多。这些学者是来自全世界的顶尖学者,可以提供每个领域最先进
最尖端的成果。
考察大学水平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素质。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入学时的平均成绩,另一个是学生在找工作时所表现出的素质, 如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 西方公司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重视候选人的所谓“社会技巧”,如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等。名牌大学非常注重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学生学习这方面的技巧。一些学校除了把“公共演说”、“商业写作”和“人际交流”等课程作为必修课之外,还拿出专门资金鼓励多样性的社团活动,如辩论、演讲、表演和社区服务等。另外一个关键性标准,那就是学校在教育上的投资和毕业生去向。
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人个个都有地位,但是,有地位者往往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里讲的地位包括官吏地位、金钱地位、学术地位等等。名牌大学有名牌教授,名牌教授带出名牌学生,名牌学生进入名牌企业或名牌机构,不论是官道、钱道,还是学道,名牌效应都在起作用。早先毕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发展成名牌企业后,他往往愿意回自己的母校招聘人才,母校的教授也往往喜欢推荐新的毕业生到他们的同学或他们的学生那里去,因此,几百年来,名牌大学在政界、商界发展成一种特殊的裙带人际关系。
当然,挤入世界名牌大学只是走进政界商界高层的一块有益的敲门砖,并非唯一的敲门砖,能否维持今后的高层位置,还要靠自己今后的努力。有钱有势的人进入世界名牌大学当然很容易,像这位小伙子这样,老早就懂得储蓄和借款去攻读世界名校,我不得不敬佩他的远见。
后生可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