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冲破黑暗开出的奇葩

(2011-03-14 11:05:50) 下一个


冲破黑暗开出的奇葩

小时候看了一本书,“奥斯威辛集中营”,从此记住了犹太人的灾难,记住了在二次大战期间,希特勒就一个种族灭绝的疯狂念头就杀死了几百万犹太人。他们遵纪守法,循规蹈矩,没有谁要和他作对,也没有听说犹太人组织个什么游击队什么武装力量和他拼一拼。没有!但是希特勒要杀死他们什么理由都不用有,只因为你是犹太人,你就得死。这让我想起文化革命,只因为你出身不好,地富反坏右,资本家,你就低人一等,就上不了学,得不到工作,就得送去劳改。不过还好,至少比犹太人的待遇好点儿,至少没有被立刻处死,以至于后来才有机会看到了阶级不再斗,社会要和谐的这一天。不要扯远了,在这里,我是想说说犹太人经历的黑暗以及冲破黑暗之后绽放的鲜花。

 

自从希特勒上台,他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迫害犹太人。先是从德国开始,然后随着他军队的铁蹄所到之处一一展开。只要你是犹太人你就几乎在劫难逃。希特勒掠夺他们的财产,没收他们的家园,羞辱他们的信仰与尊严,把他们关进集中营,强迫他们干活,用肮脏饥饿疾病折磨他们让他们生不如死,然后送进毒气室!

以前看过很多解释希特勒仇视犹太人原因的文章,但都觉得不足以令人信服。我想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种政治需要。希特勒上台后他要在短期内实现他的野心,他必须得有经济基础,可是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和赔款让德国的经济面临崩溃。没钱怎么办?好办!冻结所有犹太人的银行存款,霸占他们的产业,吞并他们的资产,让他们几百年创下的财富都归他所有。

为了让他的行为合法化正义化,他首先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开始给德国人洗脑,让德国人相信德国的所有不幸都是犹太人造成的,所有的罪恶也是犹太人引起的,犹太人是万恶之源,只有消灭了犹太人德国才会有希望。同时宣扬只有日尔曼亚利安人才是人类中最优秀最高贵的人种,只有他们才配享有权利财富和幸福,其他人都是肮脏的低劣的,犹太人尤其为甚,应该从地球上消灭!就这样希特勒为自己将要进行的杀戮做好了舆论准备,铺好了路。这让一些本来就不喜欢犹太人的德国人幸灾乐祸,甚至欣喜若狂。马上大街上犹太人的商店就被砸,学校里犹太人的孩子就被人围攻……。人性中的恶一旦释放出来,为非作歹,不管是哪个种族都是一样!文化革命初期,北京大街上到处炒家,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曾经的地主老财们)被剃了阴阳头,打得满脸都是血,拖着在马路上走……。

希特勒打的不是阶级斗争的牌,而是种族优劣的牌。他让所有的日耳曼亚利安人都有特别好的感觉,让他们相信自己高人一等,理应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相信全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应该是亚利安人的。谁反对这个理念谁就是敌人,就要消灭他。但犹太人除外,因为犹太人一生下来就已经该死了,你反对不反对都得死。希特勒知道他一定要有敌人,有了敌人他才能把人们的斗志激发起来,他才能有他发挥影响的舞台。他利用人性中的恶,然后赋予一个足以让你以为光荣的理由,然后再把它发扬到极致,于是一部分人就跟着他疯了。他们吞并奥地利,进攻波兰,占有捷克斯洛伐克,打挪威,占法国,背信弃义打苏联……。

希特勒一只手迫使格林隆美尔进攻进攻进攻,另一只手让希姆莱杀人杀人杀人。这些纯种亚利安人啊,他们可以一边喝咖啡吃冰淇凌一边观看数以万千计的犹太人被枪杀,眼看着活生生的互相搀扶着,依偎着相亲相爱的老人妇女儿童,一家家的被拆散,送进毒气室,几分钟后赤裸的身体,白花花的一片,一层摞上又一层铺在眼前。他们在饭桌上轻松愉快的谈论今天你们那又杀了多少人,我们这又烧死多少, ……。就像今天我们谈论足球赛,你进了多少球,我进了多少球一样而毫无犯罪感。希特勒让他们相信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伟大正确的。

对希特勒的恐惧让所有的犹太人想逃离他的魔爪。可是他们往哪里逃?1939年,德国籍的931名犹太人砸锅卖铁千方百计地找到一条船,从德国逃出来向地球的另一端走去。他们祈望美国会接纳他们。但是美国拒绝他们登陆。他们多想也能像所有的人一样有一块可以落脚的地方,但是他们在海上漂了几个月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受他们!崇尚自由平等人权的美国,加拿大,就算是要接受他们上岸,也得让国会讨论几个月。倒是我们中国人慷慨,尽管当时中国也是国难当头,到处乱糟糟自顾不暇,但是中国厚道地敞开了国门,来人都是客,多一张嘴多一双筷子,来就来吧,就这样两万五千多犹太人在上海躲过了一劫,虽然也受尽了苦难但至少很多人活下来了。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19471129日联合国正式通过决议,同意在巴勒斯坦2.7 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其实也就是把过去把犹太人居住地还给了犹太人。这不是什么富饶 的地方,这是一片贫瘠得几乎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没有水源,气候炎热。但是就是在这,犹太人创造了奇迹!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人均产值达17500美元。不到3%的农业人口不但使农产品全国自给,还能大量出口欧洲国家。由于以色列地域狭小,只有675万人,人 们称之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也称袖珍超级大国。一路看着犹太人经历的漫漫黑暗和苦难,看着他们的自强不息,看着他们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让你不由地对他们肃然起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民族。

以下是在网上摘录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

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以色列国家发展永不枯竭的原动力。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 被德国纳粹杀害。逆境生人,这些历史遭遇没有使犹太人灭绝,也没有使之屈服,相反却锤炼了犹太民族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世界上犹太人 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国外。犹太人无论在哪里,都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尽一切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哺育出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伟人马克思就是犹太 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据统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30%以上是犹太人。

二、以色列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开创未来的关键。其主要做法,一是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终保持在占GDP9~12%。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 花费3938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36美元,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犹太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8%,受过中等教育的占70%,这在世界上也 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将教育置于法律的基础上,成为教育法制化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5~17岁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8岁未学完国家规定课程的成 年人要学完高中课程。三是注重启发式教育。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学都比较宽松。要求学生把课程主要消化在学校里和课堂上,没有繁杂的家庭作业。四是注重课外教育。参观展示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遭遇的大屠杀博物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农产品展览、花卉展览等,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广博的课外知识。五是部队教育作为青年人成长教育的重要一环。凡满18~26岁的犹太人,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一年半。

三、科技立国,科技兴国,使以色列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出奇制胜。以色列年均降雨量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缺乏,荒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60%。多年来以色列在农业科技的研发、治理荒漠化土地、节水农业、工厂化农业、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推广、生态农业、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业人口由当初占全国人口的70%减少到现在的3%,小麦、花卉、水果、棉花等农产品不但自给有余,还大量出口。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电子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品出口的40%。软件产业成为国 际软件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国际认可的软件设计中心。近年来,以色列在卫星图像、纳米技术、反导系统、农业新技术开发、太阳能发电、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显著的成果。

以色列在发展高科技方面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后盾。以色列从事高技术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据 1999年统计,每1万人中有145人,而美国是85人,日本是70多人,德国不到60人。以色列25%的劳动力在技术行业工作,这个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 的。按人口平均,以色列科学技术出版物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二是有关法律及配套的政策规定,为高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以色列研发投入占GDP3? 5%,在世界上属第三位。以色列还鼓励国防技术转移到民用,把整个高技术产业提高到一个新台阶。三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色列把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作为资源,生产和出售知识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并通过科技合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以色列和一些国家及地区设立了工业开发合作基金,和美 国合作的基金达1亿多美元。以色列科学家发表在国外杂志的科学论文有13是同外国科学家合作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国内开始研究工作之前,都要到国外 一流科研机构工作1~2年。这都有利于以色列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四是发展科技有超前意识。20世纪90年代初,以色列便开始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 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四、以色列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块狭小而贫瘠的土地上,只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生化农业,才能走出以色列富强之路。从国家发展战略决策机制看,以色列国家机构极力保障决策科学化,把国家的经营管理置于法律基础之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都有参与制定政策的首席科学家。每项法律提 案都必须在议会三读通过,这虽然有些弊病,但可避免重大失误。

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严重阻滞着它的发展。以色列将在长期的困扰和忧患中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摘自《宏观经济研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