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情报英雄熊向晖:毛泽东赞其能顶几个师
(2008-01-10 15:50:52)
下一个
战争中的情报英雄熊向晖:毛泽东赞其能顶几个师
2007年10月23日 10:32 源自:中国新闻网
熊向晖,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本书作者协助熊向晖整理口述地下工作史料,以流畅的文字、翔实的史料、鲜为人知的细节,叙述了熊向晖打入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身边12年,以其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为挫败国民党反共阴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中共延安党中央等屡建奇功的真实故事。
“你不但不能害胡宗南,还要保护他”
吴德峰是一位老资格的革命家,湖北保康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红6军团和红2方面军保卫局长等重要职务,1937年到西安领导地下工作。他在西安发展了一大批关系,包括黄葳的哥哥戴中溶,也是胡宗南的电台台长。
1940年,吴德峰到熊向晖家中找到熊以后,告诉熊,中央分析,抗战以来的形势证明,在国民党阵营中亲日派力量不能动摇抗战,认为“抗战能够坚持下去”。这说明那个时候中央对国共合作的前途,还是比较乐观的。
熊向晖以为他和很多进步青年敬仰的中共党员宣侠父是胡宗南派特务暗杀的。熊告诉吴德峰:如果是胡干的,我就要把胡毙了,为宣侠父报仇。吴德峰当即告诉他:你不但不能害胡宗南,还要保护他。
吴德峰说,你在西安的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帮助胡向好的一边走。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执行毛主席说的保卫边区、保卫延安的任务。
吴德峰在西安做地下工作的时候,化名吴铁铮。后来,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一个警卫员开了小差,投降国民党了,供出他们负责情报工作的叫“吴铁铮”。一查,中央军校7分校办公厅副主任吴铁铮与吴德峰用的那个化名一个字不差,也是吴德峰的同乡,而且在黄埔2期的时候,吴铁铮也接近过共产党。于是,特务头子刘大军就怀疑他是共产党员,向胡宗南报告,把他抓了起来。但是,查来查去,也查不出什么证据。7分校办公厅主任罗历戎担任第3军军长以后,就把吴铁铮保出来,担任第3军副参谋长。解放战争中,第3军在石家庄被解放军打败,罗历戎与吴铁铮一起被俘,负责审讯的正好是当时已担任中共中央晋察冀中央局敌工部部长的吴德峰。结果,就闹出了“‘吴铁铮’审问吴铁铮”的笑话。
“只有老毛能吹这个牛”
1939年3月,熊向晖被胡委派为机要秘书以后,胡交给熊一个任务,叫熊订了一批延安的报刊,并让熊先看,然后摘要给胡看。1940年,延安《新中华报》上刊登了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消息,胡很关注。对于百团大战,胡宗南是肯定的,称赞八路军打得不错。
1940年2月1日,延安各界3万余人举行讨汪(精卫)大会,毛泽东也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发表题为《相持阶段中的形势与任务》的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针对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借统一之名,要取消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陕甘宁边区的论调,指出:“八路军、新四军几十万人挡住了五分之二的敌人,和40个师团中的17个师团,为什么要取消他们呢?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和抗日的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取消它呢?”
胡宗南看到这一段,说:“只有老毛能吹这个牛,别人谁也吹不了,我们国民党吹不了。”
胡宗南对延安情况很了解,是因为他看了很多延安的报刊资料。另外,凡从延安访问回来的国民党人员,他都要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们见见面,向他们打听延安的情况。
1940年夏天,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到西北访问,先后访问了西安和延安。访问之后,陈嘉庚把重庆的腐败奢靡和延安的艰苦向上进行了对比,感慨很深,并且到处发表他的感想。
陈嘉庚在西安访问时,胡宗南除了与程潜、蒋鼎文联名宴请他之外,并在王曲总城隍庙设宴招待,邀请他到7分校阅操,陪同他游览南五台。陈嘉庚先生对胡宗南评价也很高。
陈嘉庚先生这次回国慰问,遍访国民党军政高层及前线高级将领,大都评价负面,除了极口称赞“延安精神”外,评价较为正面的是处在抗战前线的西北国共“五大总司令”:朱德、胡宗南、卫立煌、阎锡山、傅作义。
胡宗南说林彪“没有骨头”
1938年冬天,林彪去苏联治病,1941年底伤愈回国。根据中央的指示,林彪先从苏联乘飞机到新疆迪化,即今天乌鲁木齐,再到兰州,再到西安。在这3个地方,林彪都要做一些停留,奉中央之命拜会当地上层人物,进行统战工作。
林彪是抗战名将,既是蒋介石的黄埔学生,又是毛泽东的爱将,在苏联治病期间,据说还得到斯大林的接见和欣赏。这样,他成了黄埔学生中有名的传奇人物。所以,由他开展统战工作,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当时,延安和重庆对林彪的这次回国,都很关注。
1941年12月,林彪抵达新疆迪化的时候,蒋介石就接到了新疆督办盛世才的电告,蒋当即通知兰州、西安党政军对林彪一律不得留难。林彪在兰州期间,受到兰州军政头面人物的热情招待。到达西安后,胡宗南本在前方部队视察,专门赶回来迎候林彪,与林彪晤谈。
林彪在苏联期间,曾经发表过不少公开言论,在谈到国共合作的时候,都是拥护蒋介石的。林彪在苏联的这些言论,也都由国民党驻苏机构搜集后,向蒋介石作了汇报。所以,林彪到西安以后,蒋介石有个电报给胡宗南,说林彪在苏联的时候,发表的公开的言论,都是支持国民党的,拥护蒋介石的。蒋介石意思是叫胡宗南做争取林彪的工作。
林彪在西安期间,与胡宗南进行了会谈。胡宗南向林彪表示,愿意重新调整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可以考虑为八路军补充作战武器,让其干部到战区医院治病,并亲自押车为林彪送来大批军事书籍。但在私下,胡宗南对熊说,林彪没有骨头。到西安称胡宗南是学长,希望学长给他指示。胡宗南说,他是共产党的方面大员嘛,让我给他指示?很看不起他。
周恩来指示与国民党打交道“宁亢勿卑”
熊向晖说,林彪还是不懂国民党的作风。这一点,只有周恩来最清楚,研究得最深。董老在汉口跟我谈话,传达了周恩来的三点指示,其中第三点,就是讲“在国民党里,对人可以略骄,宁亢勿卑,卑就被人轻视,难以有所作为,但也不宜过亢”。我跟胡宗南的第一次见面,表现就是“略骄”,结果,反而引起胡宗南的重视。
但是林彪没有直接与国民党高层人物打过多少交道,他不太懂。后来,林彪1942年10月到重庆去见蒋介石,有周恩来陪着,在一边指点他,情况就不一样了。
林彪到重庆后,一批黄埔学生宴请他和周恩来。蒋介石的情报参谋、黄埔6期学生唐纵在他的《在蒋介石身边八年》的日记中有记载:“10月17日。晚上康兆民、藤俊夫宴林彪、周恩来,约我作陪,彼此均谈黄埔关系。林彪表示中国之伟大,建国条件之优厚,比任何国为多,彼亦提出三民主义、委员长、团结、不左不右的行动。并称,在昔日可以拿菜刀土枪造反,今日形势不同了,非有飞机大炮不可,所以要建国。林彪黄埔第4期毕业,时任115师师长,前年负伤赴莫斯科医病,今年始回国。林在苏系学习机械化,观其深沉而干练,言谈审慎。周恩来年40余,望若30许人,如一白面书生。”
康兆民即康泽,字兆民,黄埔3期毕业,复兴社特务头子,时任三青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处长、战地青年服务总队总队长。藤俊夫即滕杰,字俊夫,黄埔4期毕业,与林彪同期,时任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办公厅主任。
这一次有周恩来陪同,林彪“言谈审慎”了,也就是没有讲不得体的话,老练了。跟国民党打交道,非要有周恩来这样的人不可。
陪同蒋介石住西安常宁宫,与蒋说趣闻逸事
1942年9月的西安会议期间,蒋介石就住在常宁宫。胡宗南让熊向晖陪着。
建于西安市神禾塬南坡半壁之上的常宁宫,地势险要,便于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这是胡宗南为蒋介石建筑的行宫。
1942年建成后,蒋介石来了就住在这里。早在1940年,戴笠来西安,就与胡宗南商量:蒋先生来西安,住什么地方?开始商量住青龙岭,把那里改造一下,给蒋住。但总感到张学良住的地方,给蒋介石住不太好。刚好1940年发现这个地方,1942年盖起来了,蒋介石就住在这里。另外,常宁宫后面是山,开有窑洞,敌机来时,可以躲到里面,比较安全。
胡宗南给蒋介石盖的常宁宫其实很简单。1间办公室、1间卧室、1间起居室,会议室3间,连在一起。蒋介石除1942年来住过外,再来就是1945年了。1944年并没有来。
蒋介石到西安住常宁宫,熊向晖代胡侍蒋,也在常宁宫住。蒋上去的时候,要坐轿子。但他有时候走下来,散散步,熊向晖等人也陪着他一块走。这个时候,熊和蒋已经比较熟悉了。有一次,蒋问熊,你在胡总司令身边工作,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和我谈谈。
熊就说,有一次,我和胡总司令从西安坐汽车到华阴,中途在渭南附近,看到路边不远有一个白色的独立房子,我们就去那儿休息。走到门口,看到是个保长办公处,中间的堂屋挂着一个匾,叫“仰止堂”。胡总司令觉得很雅,就问保长:这个匾是你写的吗?保长说:不是我写的,是我们师爷写的,我不识字。胡总司令说:你们师爷在哪儿?保长说:师爷回家吃饭了,马上叫他来。师爷来了,他原来是个秀才。胡总司令问:这个“仰止堂”,是不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啊?师爷说,不是这个意思。他说,现在,一有什么事,就发公文。比如,现在政府想起来要抓教育,行政院就发公文给各省,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该省遵照一体执行。各省再发文给各专区,奉行政院多少号令,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专区遵照一体执行。专区发文到各县,县发文到乡,乡发文到联保,也是奉政府多少号令,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比上年度增加一成,仰各保遵照一体执行。保下面是甲,甲没有办公室,不行文,到我这儿就止了。所以叫“仰止堂”。
蒋介石听了,哈哈大笑。然后,他也说了一个笑话。
蒋说,四川前几年也有个笑话,说四川省政府通令各县,为加强水上治安,各县普设水上警察局。有一个县,就复文省政府,说本县无江、无河、无湖、无汐,仅有水井若干口,请免设水上警察局。省政府复文,说“事关通案,碍难照准!”给它打回去了。
当时蒋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可能有人通过这种幽默方式,向他反映四川的官僚和文牍主义。
周恩来在酒会上机智应对
1943年7月,周恩来到了西安。胡宗南决定召开欢迎酒会。邓颖超因身体不适不参加。招待酒会于7月10日下午举行。胡宗南要熊向晖乘坐他的专用汽车,代表他去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迎接周恩来。这是熊向晖自1937年底在武汉聆听周恩来演讲后,第二次见到他。
周恩来问熊:贵姓?熊讲了姓名。他紧握一下熊的手,领他向门口走。走了两步他忽然停住,让熊稍等,他转身返回里院。不一会他出来,熊轻声用英语说:请小心,提防被灌醉。
车到小雁塔。胡在会场外等候,向周敬礼,陪周进会场,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王超凡向环坐在四周的作陪者下令:“起立!”周挥手致意。胡陪周在东侧中间的双人沙发上就座。
王超凡致欢迎词,在临尾时说,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光临西安。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祝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请干第一杯。
周恩来举杯起立,微笑着说,王主任提到全国抗战,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蒋委员长是国民党的总裁,为了表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党员,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愣了,王超凡和其他作陪者不知所措。周恩来举目四顾,仍然微笑着说,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敬酒免了罢。他放下酒杯,继续泰然自若地同胡谈话。
隔一会,十几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举杯走向周恩来。其中一位说,我们虽然没有进过黄埔军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周恩来风趣地说,各位夫人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讲话更漂亮。我想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她们顿时张口结舌。胡宗南忙说,今天只叙旧谊,不谈政治。周转向这些夫人说,我们就谈点别的。他同她们分别寒暄几句,把她们送回原座。她们不感到尴尬,反而笑逐颜开。
不久,又一批夫人走来。有一位看着稿子说:我们久仰周夫人,原以为今天能看到她的风采,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没有光临。我们各敬周夫人一杯酒,祝她康复,回延安一路顺风。我们请求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和我们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一定会尊重我们的请求。
周恩来严肃地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前几年,延安人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经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颖超同志喝这样好的酒,她会感到于心不安。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们彼此都尊重。他举茶杯碰她们的酒杯,她们喝了酒,他喝了茶。
告辞时,周恩来举杯说,我昨天到西安,看到朱德总司令7月4日给胡副长官的电报。里头说,胡副长官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今天我问胡副长官,这是怎么回事?胡副长官告诉我,那都是谣传。胡副长官说,他没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意图,他指挥的部队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我听了很高兴,我借这个机会,向胡副长官,向各位将军和夫人敬一杯酒。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南京、上海,收复北平、天津,收复东三省,收复所有被日寇侵占的中国的山河土地,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独立、自由、幸福的强大国家!同意的,请干杯。说完,他一饮而尽。胡宗南也一饮而尽。所有作陪的人都跟着干了杯。
胡陪周走向他的专车,对周说,我让熊秘书代表我接周先生,也让他代表我送周先生。
途中,周恩来说,刚才我告诉胡副长官,送他延安出版的书报杂志,到七贤庄就让他们找一些,请熊秘书等一会,顺便带给胡副长官。他朝司机的背影看着,用左手握一下熊的右手。熊立即会意,他有话要谈。
周恩来同熊向晖密谈一刻钟
周恩来领熊向晖到七贤庄里院东侧一屋,关上门,再次紧握他的手,说:“这几年,你辛苦了。”熊禁不住流泪。他柔声说:“要忍住。”熊向晖明白这一双关语。周看着手表,说,有些事要问你,不能超过一刻钟。
周问:胡反共坚决不坚决?
熊说:我一度认为胡可能成为“夏伯阳”,这是幻想。胡受蒋重用,有知遇之恩,基于本身利害,对蒋效忠、服从。蒋抗日,他拥护;蒋反共,他追随。对边区,他构筑了自宜川沿黄龙山北麓经洛川至甘肃环县长达1300里的封锁线,盘查甚紧,多方同我们争夺青年。他同戴笠关系极密,可指挥军统,并自建特务机构,侦察、破坏我党。但他也有另一面,你1936年9月1日给他的信,他珍藏,给我看过,对“兄以剿共成名,私心则以兄尚未成民族英雄为憾”很感慨;他反对降日,痛恨汪精卫之流,仍常函候张学良。日美开战后,他请求过河反攻,蒋未准。黄埔杜聿明等率远征军出国作战,他很羡慕。这次蒋命他闪击边区,虽事机败露,他也可蛮干,但他权衡利害,主动请蒋准予罢兵。他的两面性很明显,既想抗日,又要反共。他在军事上仍将把“东御日寇”放在第一位,“北制共匪”放在第二位。
周问:服务团那个女团长还找不找麻烦?你在安全方面有没有漏洞?
熊说:前几年,李芳兰找我重提旧事,我顶住。胡的特务头子曾给我看一匿名信,信里说我是“匪谍”,我当场拍了桌子,质问他是何用意,指责他对我玩特务手段,我要向胡辞职,他劝阻,说他是好意,是想使我知道有人诬陷我,希我提防。对这类情况我都以攻为守。胡多疑,取得他的信任不容易。我牢记你和董老的指示,特别注意谨慎,事无巨细都当心。胡常出人不意,轻车简从,微服出巡(他认为,行踪保密,微服简从最安全;事先张扬,前呼后拥最暴露,反易招敌暗算)。一次,他去西峡口会汤恩伯,只带两人,中途宿村塾,无意中发现我独自通宵警戒,给他难忘印象。经多年观察考验,他对我深信不疑。我至今有惊无险。如遇险,我能自持。
周恩来看看手表说,前年蒋南翔回延安,我让他向陈云详细汇报你的情况,我还要向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讲。你身在虎穴,岗位重要,我只提几句:对党要忠诚,对敌要狡猾;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不抓小,注意战略动向,主要着眼保卫党中央。
周恩来又紧握熊向晖的手,摇了摇,说,我不送你,胜利后再见。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几位同志将几捆包装好的延安出版的书报杂志送上熊向晖坐的汽车,另给他几本没有包装的杂志。熊才意识到,他接周恩来时,周问他姓名后,叫他稍等,转身返回内院,就是让人先办好这件事,为他在七贤庄逗留提供借口。熊还意识到,把几本没有包装的杂志交给他,也是周恩来的精心安排。如果有人问他:你在七贤庄等的那一会儿,八路同你谈些什么?他可以说,他们忙着找、包、捆,让我看杂志。
最后一次听到胡宗南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挑起内战。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攻陕北,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延安,胡宗南部占领了延安。
王超凡负责接待报道占领延安的中外记者的工作。他报告胡宗南说,为显示众多共军被击毙,已造了一些假坟,立了一些真碑。但被俘共军人数少,包括伤兵只有几十个人,他们思想顽固。为此已商城防部队整27师选调几百名官兵,穿杂色服装,冒充共军俘虏,经几天训练,可应付记者提问。他说,不安排记者接触老百姓,因为留下来的大都是妇孺老弱,态度敌对,居处分散,一不小心就碰上地雷,有时会碰上打冷枪。幸好有几个共干投诚,官最大、最积极的是边区保安处科长韩庆恩,让这几个共干向记者现身说法,效果会好。
胡宗南说,不要忘了国民革命和北伐经验,一定要唤起民众,化敌对为亲善,不只是为了接待记者,丢掉民众就打不了胜仗,连向导也找不到。要千方百计争取几个“劳动英雄”、“参议员”、“妇女代表”合作。由他们作榜样,一般民众会跟着来。
3月25日晨,胡要熊带一名先遣人员引导,陪他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原住处,先后看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最后,车子一直开到延安北郊十里铺看了鲁迅艺术学院。他看得很细。在枣园毛泽东住过的窑洞桌屉里,发现一张纸条,写着:“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他看后哈哈大笑———这是他的习惯。合乎他心意的,他哈哈大笑;道出他心病的,他也哈哈大笑。
这是熊向晖最后一次听到他哈哈大笑。就在这一天,他的精锐部队整31旅在青化砭被解放军全歼,旅长李纪云被俘。
胡宗南排练如何接待中外记者团
1947年4月4日,中外记者团55人,代表国内外报馆通讯社39家,由沈昌焕带队,坐飞机到延安。此前,胡宗南已让他任命的肤施县县长做了手脚,并偕熊向晖对王超凡负责的接待准备工作进行重点检查,查问冒充的被俘共军旅长。王超凡用了心思,选一个在战干4团受过训练、会演戏的湖南人扮演。这人一见胡宗南,立正、敬礼、弯腰。胡问其姓名职务,他按王超凡的编造一一回答。问了几句,胡不耐烦,把王带到边区银行,批评他不懂革命,说他选的这人像绵羊,满口国民党腔调,一问就露出马脚,根本不像共产党,更不像共产党的旅长。共产党的旅长态度应该强硬,讲话要骂娘。胡宗南说王超凡不在行,要熊去导演。
这是真共产党导演假共产党的绝妙好戏。
熊和王超凡找到那个“旅长”,告诉他,胡先生对你的表现不满意。你演过戏,要合乎共军旅长的身份,态度要强硬,姓名、职务不要自己讲,不要有问必答,要用共产党的语气,把总裁叫做蒋介石,骂蒋介石是卖国贼,骂国民党是刮民党。他说,他不敢。王超凡让他听话,现在就按旅长标准开伙食,做得好,升他的官,但若说出是谁布置的,就砍他的头。
《中央日报》记者龚选舞在延安采访的一段报道,印证了这次导演的效果:“屋子里住的是中共一个旅的副司令员,胖胖的,腮下黑黑的,是二十天来没有‘清算’过的胡子。他不愿讲话,讲起话来却是一大堆硬派的名词:‘斗争’、‘消灭国民党军’、‘你们阵地战,我们就运动战’、‘你打进我们延安,我们也可以打下你们西安’。当记者向他透露瓦窑堡已被国军克复的消息时,仍是摇头喷鼻,表示不相信这是事实。”
但是这位记者的另一段报道,却没有任何人导演:“当肤施县政府命令一大群孩子给记者们表演秧歌舞时,‘反动派’、‘卖国贼’、‘顽固’、‘封建’,依然在孩子们的口里震天地响着,‘他们可知道他们在唱些什么?’记者不由得掉出了一颗同情的泪水。”
中外记者团路经西安时,胡宗南命留守西安的盛文陪同到延安,盛文带来蒋介石颁给“解放”延安有功将领的勋章,胡宗南获二等大绶云麾勋章。胡宗南命盛文主持,在延安机场举行阅兵典礼,在边区政府礼堂讲述占领延安作战经过,并答记者问。
4月14日,热闹气氛未散,胡部整135旅在羊马河被解放军全歼,代旅长被俘。幸亏新华社留情,在中外记者团离开延安后才发出消息。
“西北王”不再听陕北电台的广播
1947年5月8日,新华社播发题为《评蟠龙胡军被歼》社论。
同一天,新华社还播发了《胡宗南凶焰剧烈下降———胡军顾此失彼已感疲于奔命》的新华社记者述评。述评说:“4月我西北人民解放军歼灭胡军135旅之后,我们就指出,不管胡宗南今后继续进攻或者转为防御,他的凶焰从此下降,西北战局已经到了转折点。”
述评说:“当胡军主力由蟠龙地区向绥德前进时,人民解放军在山头上看着他们蹒跚通过,每个兵带着武器、工作器具、背包和几天干粮,穿的是露出背脊和屁股的烂棉衣。笨重和褴褛得像狗熊一样,专挑没有道路的黄土高山爬上爬下。天气也像故意和胡宗南作对,在胡宗南前进时下了一场透雨,弄得胡军个个淋得像落汤鸡,跌得像泥菩萨。”
述评说:“战局的发展完全证明我们的论断,胡军凶焰是在下降,胡宗南的指挥无能使这个下降来得更快、更剧烈。打油诗曰:‘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掉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半空中。”
5月12日,新华社又发表题为《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胡宗南》的社评,内称:“事实证明,蒋介石所依靠的胡宗南,实际上是一个‘志大才疏’的饭桶。”“胡宗南‘西北王’的幻梦必将破灭在西北,命运注定这位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其一生劣迹必将在这次的军事冒险中得到清算,而且这也正是蒋介石法西斯统治将要死灭的象征。”
这篇社评是周恩来写的,留在陕北的新华社人员是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的。
5月14日晚,刘庆曾派人送来一份特急件。这是一份情报,说:5月14日黄昏,在安塞附近的真武洞,中共隆重举行5万人的祝捷大会,周恩来在真武洞公开露面,出席陕甘宁边区军民庆祝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大会。
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热烈庆祝西北军民的巨大胜利,并公开宣布:“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自从放弃延安后一直留在陕北,与边区军民共同奋斗。”
熊向晖打电话问刘庆曾,这是真的吗?他说,千真万确。
熊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把这一重要情报告诉胡宗南,他反而比熊平静,没有提问题,没有谈意见,一声不响,只是两只眼睛好像失去了光彩。
这次蟠龙失守,整167旅被歼,虽然损失的是一个旅,丢失了一个小市镇,但对胡宗南本人及在胡军内部的影响极为重大。胡宗南对蟠龙的失守,感到十分懊恼。
真武洞祝捷大会后,陕北广播电台和新华社播发了这一消息,说祝捷大会在距延安数十公里处举行,未提具体地点。
从此之后,胡宗南不再听陕北电台的广播,也不再看新华社播发的新闻。当时,他把自己关在延安边区银行隔壁的小院里,几天不见客,也不理公事,好几天不大说话,老是一个人把手揣在裤袋里,在边区银行窑洞前的小院里踱来踱去。毛泽东、周恩来近在咫尺,他未及去南京报告,“龟缩延安只守不攻”的方案,就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