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_man的博客

(什么是博客书架?) 重要么?一定要么?
正文

信息时代,中文这一语种,效率落后了。

(2008-01-01 23:20:01) 下一个

论中西方文字的不同极其效率。文盲率的高低跟母语的结构高度相关。

语言是工具而已,是传达信息的工具。我认为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花在语言上的时间太多了,太浪费人生的资源了。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样,我那个时候从小学开始,每天至少两节语文课,中学少些,每周至少也得两节四节吧,大学还有语文课。就这,现在还能碰到生词,没见过,也读不出来。打字也打不出来。别说现在的小孩们学字了,现在的80后90后的名字被其父母起名起的越来越生僻越来越怪异,10个名字有8个我都读不出来,不继续学习新汉字,我就离文盲不远了。(此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别扔砖头)

语言既然是工具,那么它就仅仅是工具而已。如果同样是必须掌握的母语,我们中国人需要比别人多用几倍的时间来学习掌握,这个工具是不是出了问题?


我经常试用不同的软件来完成娱乐或者它们应该有的功能,评价一个软件是否好用的标准是,在10分钟之内是否能否使用其主要诉求的功能。

如果不能,就不再努力尝试这个软件了,除非它是唯一的垄断的产品,不用不行。我用它因为它是个工具,用来完成需要的任务。如果为了使用这个新工具再去花大量时间精力学习使用这个新工具本身,岂不是太累了。就看人们使用的最多的软件吧,MS-WORD,双击图标打开,直接在上面打字,保存,起个名字。OK,这个软件挺好使。其它什么排版制表绘图功能以后需要或者有兴趣再去琢磨。(别说我菜啊,这软件我妈都会用,用它打比方挺好)

同是语言,同是交流工具,我们看看汉语跟英语的差别,比较一下哪个好。首先,我不是语言学家,我只通过作为工具的角度,比较这两个语言的效率,而不是从它承载的文化意义上比较。

1,口语(有声语言):

听上去完全不同,但无优劣之分。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出生以后到能讲话的时候就应该会讲,当然,孩子智力应正常,而且不能是在狼群里养大的。(在6~7个月时,小孩会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一岁时开始出现第一批可以被理解的语言,如灯灯、糖糖等简单的词;到了两岁就可以说出约300~400个词和一些简单的短语。)--来源:小孩几岁会说话?_百度知道

2,组成:

英文组成非常简单,优势明显。

英文:字母---26个

汉语:部首---540部(部首始创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说文》中,许慎基本以汉字偏旁为线索,把9353文归并为540部,每部的首字即为部首。)---来源:精品汉语论坛留言本〖语法探讨〗 回顾一下偏旁、部首、部件的来历

3,发音规律:

英文基本上是按字母发音的语言,优势明显。

英文:音标法,大部分与书写方式相似,有些发音特殊。发音规律随单词,只要掌握26个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律,90%以上能读个八九不离十,如果按照音标法则来读而读错了,那就是碰到发音特殊的词了,别人也能猜出来你大概是读错了,真正要读的是哪一个。

中文:拼音法,与书写方式完全不同,需要花时间学习拼音。发音规律非常复杂,一部分形声字可以根据偏旁部首来发近似音,其它无明显规律,学一个认一个。没有见过的字,你就根本读不出来,如果不是形声字,你的嘴唇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撇。当然,可以靠瞎猜。

4,识字:

英文优势超明显。

没有领养过美国小孩,所以这点我不甚了解,但可以分析:

同样是两岁以上能够讲“300~400个词和一些简单的短语”的美国小孩(英语)和中国小孩(汉语),只要教会美国小孩26个英文字母和音标,他口语能讲的词和短语,基本上就可以写出来。可能book会写成buk, apple会写成aple, 但有了26个字母的知识(注意,只有26个),至少他有了猜的资本,因为英文的发音规律贯穿于绝大部分单词,而且猜的也不会离题太远。哪怕学好26个字母后他放弃继续进行识字学习,他的阅读能力我看能打60分以上了。(你说30分就30分,我不跟你争)

中国小孩呢?此路不通。识字是要一个一个来地。要看的懂,记住长什么样子,还要记住它是怎么读的。记一个字是一个字,不多不少,1+1+1+1+1+。。。你的词汇量跟你会说多少没有关系,你得记住每一个笔画在什么位置,记住它的发音才能够增加一个词汇量。3000个汉字就要3000倍同样的时间来学习。

所以我认为,文盲率不仅仅跟教育普及率有关,跟这门语言识字需要花费的时间是最相关的。有人说日本的文盲率多底啊,如何如何了不起,是啊,日文跟英文一样,读的出就写得出,50个假名学会以后,所有日文都能读出来。中文行么?--(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中国文盲人数为2.3亿,文盲率为23.67% ,而同期日本的文盲率为0.3%。--来源:中国文盲率 - CNKI数字搜索)

5,书写录入:

不多谈了,英文优势明显。

无论是手写(长时间不用手写字,稍微长得复杂一点的中文我经常写不出来);

键盘录入(哪怕用最新的GOOGLE拼音,打出来也得挑一下字吧,别告诉我你连空格都不用拍一下,至少你比用英文打字多学一种附加语言:输入法,无论是五笔还是拼音);

还是语音识别(用过盗版IBM VIA VOICE中文和英文版的应该有体会,中文无法按词识别,只能整句模糊识别,同音字词太多)。


--------------------------------------------------

中文承载的文化和历史毫无疑问是博大深邃的,但作为交流工具,识别信息的工具,它的学习成本太高了,掌握这门工具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了(与其它主流语言相比)。有人说中文的优势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中汉语文本是最薄的那一本。”但是这种优势是用学习掌握汉语的时间冗长为代价的。用生命时间和纸张来交换,你肯定你会选纸张么? -英文的基本单位比中文的基本单位来的更抽象,更简洁,造就了英文今天的效率。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类步入创新的黄金时代,太多的新知识,新信息需要了解、掌握。效率第一的时代,我认为今天中文是变成了我们民族的累赘。

“文化”这个词的概念已经变化了,变化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在最近一两百年内拥有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已经将其概念大大地扩充了。不要说几千年前,就是50年前的中国,“有文化的人”也就跟“会写字的人”的概念差不多。这更说明由于学习我们的母语难度太高,造成我们对“有文化”的标准的降低。同理,学习语言这种工具的门槛越低,社会对“有文化”的标准要求就会越高。能读能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的时候,是否“有文化”的要求自然而然会被普遍提升,中国人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考虑“有文化”的内涵。农民工(毫无歧视之意,就受教育程度来举例)也会考虑到“有文化”是否还应包括有品位,有教养,有人格,有情趣,有技术,有创新,有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识字。中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我们当然要,而且它也跑不了。历史我们当然要,历史也跑不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来充实中国人的文化内涵,是大大发扬中国人琴棋书画的传统,每个人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是其它?是每个中国人都变成古董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还是其它?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背诵300首唐诗,小孩都能背三字经,还是其它?

我还感觉,中国人在最近几百年,科技和文化止步不前也许跟中文的学习难度太高普及难度太高有相当大的关系。使用其它更易学更易普及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他们的少年青年是否因此更容易在短时间掌握学习知识的工具,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学习工具本身,是否会比我们中国人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吸收新知识,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创新。

文字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不是我要谈的内容,也没有任何资格提改革建议,只是想通过此文,探讨中文在当今信息时代对中国人学习知识的效率是否有消极影响,同作为地球人,用其他语言的民族是否在这方面比我们走了捷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