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不能不听】钢琴: 抒情浪漫小品4首Plus by 浪宽

(2008-12-12 05:55:43) 下一个

【不能不听】钢琴: 抒情浪漫小品4首Plus

 

1. 贝多芬《致爱丽丝》Für Elise 2. 芭达捷芙斯卡《少女的祈祷》 3. 李斯特《爱之梦》 Liebestraum 4. 德彪西《月光》 5. 肖斯塔科维奇《浪漫曲》Romance选自电影《牛虻》组曲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26894142.m3u

大家都爱听钢琴浪漫曲,很多曲子在快递也是一再被上传,大家还是爱听,说明其生命力的强盛。钢琴小品虽比不上交响曲或其它大作品来得深刻,但它们的优美程度却一点也不示弱。这些作品往往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心情,因而,渗透着灵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旋律简单易记,流传极广。

我最早接触到的钢琴小品,包括《致爱丽丝》和《少女的祈祷 》等。这些作品现在仍然爱听,不像《天鹅湖》里的曲子或斯特劳斯的舞曲,已经不大想听了。 

==《致爱丽丝》Für Elise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钢琴小品之一,但在他生前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苔莱塞·玛尔法苔伊的十七岁少女所作。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其一是带有莫扎特风格的明朗、欢乐情绪的音调,在C大调上呈现;其二则建立在低声部的6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节奏强烈,表现了孩子气的烦恼情绪。但这两个插段都比较短小,通过一连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引回到开始时那个朴素的旋律,从而构成一个表现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巴加泰勒”(Bagatelle)意思是小玩意儿。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这样几个字。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献给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芭达捷芙斯卡《少女的祈祷 

 



有人曾注意到:在外国著名作曲家里,女性很少,情况确实是这样的,而钢琴小曲《少女的祈祷》的作者是我们所知道为数不多的女作曲家中的一位。

《少女的祈祷》的作者芭达捷芙斯卡是一位波兰青年作家和钢琴手。她于1838年生在华沙,1861年就逝世了,才活了23岁。《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小曲,是她在18岁时的少作。1856年,二十二岁时在各地出版。

芭达捷芙斯卡并未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她只是一位业余的青年作曲家,曾创作过一些钢琴作品,例如《小茅屋的回忆》、《甜蜜的梦》、《友谊的回忆》等,其中《少女的祈祷》这支曲子使她一举成名。这支曲子,不仅流传于波兰和欧洲各国,在美洲、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各国也广为人知。

《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小曲是基于一个美丽的主题用变奏曲式写成的。它不仅曲调优美动人,还带有一种虔诚和质朴的情感。乐曲是A大调,4/4拍,行板。开始,有四小节前奏,它用带有装饰音的下行音列模拟宏亮的钟声。在一个短小的停顿之后,呈现出这首乐曲的主题。为了给人加深印象,这个主题反复了一遍。主题后面有四个变奏。第一变奏,右手加有许多装饰音,显得十分华丽,但伴奏部分则比较规矩;第二变奏主题移动左手,在中音区演奏;第三变奏,主题仍由右手担任,它和第一变奏有些近似的地方,但某些音型上有变化;第四变奏用八度音来演奏三连音,感情比较激动。

上面谈到的四个变奏,前三个变奏都有反复,第四变奏只有八小节,没有反复。它把乐曲推向高潮,最后用一个主和弦的长音结束全曲。

配乐散文《我与少女的祈祷》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3&postID=30361

赵鑫珊1938年出生于江西南昌,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著作32本,近600万字。  

主要著作:《科学·艺术·哲学断想》《贝多芬之魂》《莫扎特之魂》《普朗克之魂》《建筑是首哲理诗》《人类文明的功过》  

赵鑫珊集哲学家、文化学家、文学家于一身,融艺术、自然科学、哲理于一体,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学养,感悟人生,沉思生活,剖析社会,解读自然,并娴熟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透视,给人以深沉之感、振拔之气,极具感染力。  

《少女的祈祷》是一位波兰女作曲家巴达尔泽夫斯基卡18岁时的作品,乐曲中充满了宗教情绪,对于一些年轻的女孩来说,对于她-作曲家本人身世的了解和她的当时心情的了解也是听懂这首曲子的关键,当年的赵鑫珊就谈到了当年他对这首曲子的感觉。  

在赵鑫珊的散文中,作者表达了对这首曲子,给予他心灵所造成的冲击是何等的强烈,而且对于作者来说几乎是他三十年来的一种精神支撑,赵鑫珊先生说这首《少女的祈祷》,在他生命的记忆中是清晰的,他说:这是他思想上的心灵上的乐曲,而且经常在生活中出现,并给予他一种心理的慰籍。说它是:秋风郎月、宇宙澄清、上下天光、竹影摇动的情景中才可以有的,因为音乐可以让龟裂的心田接受这种甘露。而且多次荡涤了他自己灵魂的尘垢,而且作者甚至承认,在他的“少年维特烦恼”的年代,这首曲子所给予他的情绪所给予他感情的皈依,理想的依托,爱欲的升华。而且作者还不乏具有哲理的作出这样的定义-“艺术世界最深刻的定义之一正是爱欲受压抑的升华。”  

可是当下有谁会有这样的情调来对这首由少女来写少女心情的曲子,充满了这样多的情感的积淀,并在了解了巴达尔斯基卡的身世之后,再来倾听这首曲子呢?当然,能够走进一位音乐家心灵深处这是了解乐曲最好的方式。 

人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情欲的驱使下的感觉。而像现在说处于一种情感情调的感觉,而不是相互要产生诱惑的情感微澜,或是说它有些暧昧也好,说它是充满了一种异性感觉的情趣也罢。人们现在是太需要这种心灵相互间的慰籍了,而这些似乎无法与成熟而务实的老婆共享。  

少女的感情,最能打动成熟的但是没有弥灭情欲的男人,只有成熟的男人和清纯的女孩所酿造的刻骨铭心情感,才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而这些也是可以超越情欲的。 

当下,赵鑫珊所说的《少女的祈祷》,其实是十八岁的巴达尔泽夫斯基卡的祈祷,比起教堂里的仪式,他更喜欢这种彻底艺术化的祈祷。因为它比烟火缭绕、烛火和十字架更能在他心中激起一种憧憬,对某种神秘的、飘忽不定的、既崇高又庄严的东西的憧憬,使他的心中又光亮又温柔。 

==李斯特《爱之梦》  Liebestraum

 



李斯特于1850年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成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题作《爱之梦》。其中以第3首降A大调最著名,一般提起李斯特的《爱之梦》,指的就是这首乐曲。   

原歌词由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1810-1876)作,名为《尽情地爱》,其歌词大意是:   

爱吧! 

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 

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 

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 

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 

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 

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 

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 

天啊! 

本来没有什么恶意—— 

却有人含泪分离。  

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创作的乐曲,并没有局限于歌词提供的内容。原诗的情调低沉,表现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绪,而钢琴曲的形象却焕发着充沛的热情。本曲流传较广,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或长笛的独奏曲等。 

李斯特(Liszt)的《爱之梦》(三首夜曲),作于1847年,钢琴独奏曲。正如副题所示的,这三首小曲颇具肖邦的“夜曲”风格。但此三曲并非一开始就为钢琴而作,而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配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的声乐曲谱。因此,这三首作品都是把重点放在旋律上,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原诗的理解。 

这三首小曲中的第3首最为有名,直到现在仍然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这首曲子通常被称为《爱之梦第3首》(Liebestraum No.3),为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6/4拍。开头的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优美的分解和弦烘托出浪漫的气氛。 

==德彪西《月光》

 这首小曲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一首。

《贝加摩组曲》是作者的早期作品,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组成,直到1905年才出版,前后历时十五年,可见这一组曲的写作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推敲。这一组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运用了色彩极其丰富的和声,显示出德彪西已逐渐走向他自己所创立的“印象派”。组曲的曲名来源于德彪西留学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 

这是德彪西那独特的个性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的过渡性作品。 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接着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1862-1918)被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称为“伟大的梦境画家”,他的音乐如梦幻一般闪烁光与色彩。当代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德彪西想把我们迷住,而不是让我们感动。”但我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当德彪西的音乐将我们迷住的同时,我们就已经被感动了。 

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 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法国巴黎近郊,从小喜欢音乐并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他在学习期间,由于对学院教学方式的不满而常常打破常规,创作出一些新奇的不合乎当时规范的作品,为此他的和声学课程没有及格,但他的合唱作品《浪荡儿》却获得罗马大奖。由于受到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即印象派音乐风格。德彪西的作品以诗、画、自然景物为题材,避免文学性的叙事,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表现感觉世界中的主观印象,暗示多于直率的表达。德彪西一直努力把诗歌的意境美和绘画的色彩美融进他的音响中,致力于用最简洁的乐思来清楚地表达他的思想。他在创作技巧上大胆创新,如使用不加解决的不协和音、平行运动的和弦、全音音阶、中古调式、不寻常且易碎的乐句、极端的半音阶等,正是这些独特的创作技法和作曲家大胆创新的思想以及独到的审美能力和听觉能力,开创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音乐风格——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德彪西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间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这位作曲家惊人的独创性与深厚的艺术涵养。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作品《月光》是作曲家德彪西于1890年创作的《贝加莫组曲》(包括《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帕斯比叶》)其中的第三曲,根据法国诗人魏伦的诗而写成。《月光》以轻柔的笔触、恬淡的色调以及诗意的柔情,绘声绘色地勾划出一幅夜色茫茫、诗人望月咏怀的绝妙图画。以“月光”为主题的作品屡见不鲜,但德彪西那细腻精致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和声描绘以及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却是别具一格。 在《月光》中,德彪西的创作手法打破了许多常规,如各种音程的平行进行、不协和音的大胆自由的运用等,他用飘逸的音响进行了新的和声化合,使一切都融化在光与色的印象中。《月光》整首乐曲从头到尾都极富有表情,非常空灵精致。在演奏技巧方面,要突出清秀明朗的高音(但不能太高昂),捉住幻化细微的中声部及和弦、双音,还要保持住温和持久而不沉重的低声部,同时要求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感情、想象力以及控制自如和恰到好处的激情。  

第一乐段(1~26小节):《月光》的调性是降D大调(中间作了一次短暂的变调),为9/8拍子。该曲由弱拍开始,低、高音区先后出现两组同样的三度音程旋律,低音区背景保持,第2小节两个声部都有小小的变化,刚好形成一个减减七和弦。第1小节的双音重复为旋律的发展铺造了一个幽静、淡雅的环境,而接下来出现的减减七和弦使音响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仿佛月亮才刚刚升起,静静地若隐若现。到第9小节又与开头一样,这时高音区由三度双音扩开为八度音程,中音区也渐渐展开,不太协和音程使音响更加丰满,更具表情,在演奏时力度要强一点。到第15小节,旋律起了戏剧性的转折,由明净的高音区直接跳到低音区,以重复八度为背景,中音区和高音区以对位和弦进行。 

德彪西在旋律中运用了大量的不协和音程平行进行,各种性质的和弦轮流交替进行,音响色彩奇异动人,仿佛一阵夜风吹过,空中霁云飘舒,星光浮动,天地静寂,唯一皓月悠悠上升,好一幅美丽的夜景图画!德彪西是最早把画变成音乐的作曲家,他具像描绘很巧妙,发挥了音乐的一种描绘功能,同时他又是直接地拿音乐当画笔画颜色、画光线、画感受的杰出的音乐画家。 

第二乐段(27~36小节):开始用三度、六度上行琶音交替模进,意思是稍微活跃点,恰到好处的三、六度琶音增添了绵绵不断华丽流动的气氛,偶尔的临时变音更增添了奇异不凡的神秘色彩。主旋律稍稍隐沉些,显得悠长飘渺。 

第三乐段(37~42小节):此乐段调性起了变化,并展开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奇妙画面。德彪西在《月光》中对光色的描绘是很特殊的,他不是在描写光线和色彩的本身,而是一瞬间所感受到的光线和色彩给人的瞬间反映,所以它的颜色不是一种凝固的颜色,像中国国画里的不断变幻的黑,我们欣赏它时不要只看到黑白两种颜色,它的墨色其实一直在变,正如德彪西的光线和色彩一样不是凝固不变的。在这个瞬间你能感受到的光和色,马上能变化成为别一种感受,类似于透过云彩的月光,有时月光被云遮住了,你看见的是折射过的月光;有时看到的是没被遮住的完整月亮;有时看到的是透过不规整的淡云露出的一点残缺的月光,这样的光不是直截了当的凝固的光,而是一种闪烁不定、摇晃变幻、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的光,这是光感。 

==肖斯塔科维奇《浪漫曲》Romance选自电影《牛虻》组曲

电影《牛虻》组曲,作品97  Suite from the music to the film The Gadfly Op.97

 

Overture序曲Ⅱ Contradance对舞  Folk feast民间节日 

Interlude幕间插曲  WaltzBarrel-Organ 手摇风琴华尔兹

Galop 加洛普      Introduction前奏曲

Romance浪漫曲    小提琴独奏:潘寅林 Violin: Pan Yinlin

Intermezzo间奏曲  Nocturne夜曲 

  Scene场景音乐  Finale终曲 

苏联电影《牛虻》是根据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牛虻这个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而忠贞不渝的人物,已经永远活在了革命时代的苏联与中国青年心中。与此同时影片的配乐更是为深化作品的主题作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它不仅很好地配合了影片的时代背景,更以极具戏剧特征的表现力赋予影片一种俄罗斯式的深沉气质,剧烈的反叛性、温暖的人文关怀交织出具有崇高精神的悲剧氛围。配乐共分十二段,一:序曲 大提琴的齐奏象征着革命的主题,情绪浓烈炽热,随着旋律线的不断上扬,最后在欢歌中达到高潮。二:对舞  这首精致的宫廷舞曲背后却流露出一股空洞惆怅的茫然,配合着一些所谓 “革命家”们于舞厅欢场中高歌自由、救国的“歌曲”的画面,肖斯塔科维奇用辛辣讽刺的手笔揭开假革命家的面纱。三:民间节日  活力四射的旋律中奔驰着热那亚民歌的元素,配器色彩丰富。四:幕间插曲牛虻被捕,音乐在这里诠释出撩人心魄的不安,阴森的监狱中回荡的和弦仿佛是深深的嘲弄和愤怒。五:手摇风琴华尔兹  短小、结构完整匀称,恰似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光,最后被阴霾遮没,宛若从没有出现过一般。六:加洛普  轻快、活泼的德国舞曲,明丽的旋律像是在互相嬉戏,沙龙气息浓郁扑鼻。七:前奏曲  旋律线气息悠长,仿佛对美好平和生活的渴望。八:浪漫曲  小提琴满怀憧憬和温情的独奏虽然始终是缓慢的,却仿佛具备吞噬一切的力量。九:间奏曲  宏大的管风琴教堂弥撒曲被肢解成了针脚细密的管弦乐,苍凉肃穆的音乐似乎为黑漆漆的教堂照入一层薄薄的圣光。十:夜曲 在极富歌唱性的旋律中,你似乎能听到嘤嘤而泣的哭声,看到那始终纯白、深蓝的形象。十一:场景音乐:配合着“牛虻”遒劲有力口号声,定音鼓和大提琴用强烈的快板奏出气势雄浑的音响,夸张的音乐线条彰显出无穷的感染力。十二:终曲:暴躁的音调描绘出奥地利侵略者的形象,革命主题开始铮铮作响果断且坚定,音乐刻画出人们从恐惧到坚毅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将序曲中革命与抗争的主题升华。 

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在有声电影一问世便积极投入到电影音乐的创作中,并终身不渝。其中,1955年为电影《牛虻》(The Gadfly)配写的电影音乐,是最著名的。1955年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牛虻》,虽然它被当作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的好教材,印数累计达百万,但据说作者伏尼契晚年在美国穷愁潦倒,多亏中文版的近万美元版税才维持了生活。不过这部电影的导演范齐美尔、主演斯特里仁诺夫都是当时苏联电影界的大腕,但是现在这部影片几乎也像伏尼契一样被很多年轻人遗忘了,但剩下的肖斯塔科维奇的配乐却经久不衰。就连官方版本的苏联科学院《电影史纲》也这样说:影片《牛虻》是不均衡的肖斯塔科维奇谱写的充满紧张激情的,很有气魄的音乐是影片最优秀的亮点。 

在这部《牛氓》的电影配乐中,有一段《浪漫曲》(The Romance)美得出奇,它出现在影片一开始:那就是,牛虻和蒙台利尼主教谈论热那亚的青年意大利党人的时候。随后,在父子狱中相会的一段戏中,这段旋律再次出现。这首《浪漫曲》竟然在西方风行了好一阵子,成为音乐会上热门的安可曲和小品唱片上必备的招牌曲,后来还被冠以俄罗斯冥想曲的雅号。的确,小提琴独奏和乐队的形式,和马斯奈的歌剧《泰伊丝》中的《冥想曲》十分相似,旋律非常的优美。这首曲子是如此的出色,以至于70年代被英国人引用到BBC一部描写东西方冷战时期间碟案的电视剧中,作为苏联主题出现,进而成了在西方流行的名曲。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不能不听】交响曲极品: 柴可夫斯基“悲怆”
• 柴科夫斯基
• 【不能不听】小提琴: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 【不能不听】交响曲: 贝多芬-英雄*命运*田园*合唱(2)
• 【不能不听】管弦:巴赫-*绵羊吃草*G弦咏叹*等7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