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格鲁吉亚事件 - 俄国霸权主义军事强权与政治阴谋加经济利益

(2008-08-11 16:38:52) 下一个
2008年8月7日,当全球的媒体皆注目于2008年北京和谐奥运之时,格鲁吉亚军队进入该国与俄罗斯接邻的南奥塞梯区域,试图军事打击南奥塞梯分离势力,将该区域重新纳入其政府的实际管辖之下。

此前,该地区的分离势力已造成独立态势;俄国浑水摸鱼,吸收数万人入俄国籍, 发俄国护照,并以制止流血冲突为由,派军入境号称维和部队,实际上开始军事控制南奥塞梯。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大军借机进入南奥塞梯区域,并对格鲁吉亚两线深入。数天后,俄军距格鲁吉亚首都提比里西只有三十英里,其势在于一举荡平格军,推翻政府,改朝换代,再次将格鲁吉亚收编为俄联邦, 或绝对控制之下。

其战略目的在于,一石三鸟拍山镇虎。一旦拿下格鲁吉亚,毗邻的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谁还敢不服?此举,左右将打通黑海和里海; 上下将连接俄国与伊朗。这样, 俄国可以上下联手, 北镇西欧,抗衡北约东进; 南连伊朗,互通资源,对视伊拉克美军,威慑亲美派的土耳其和沙特中东大户, 影响中东局势。

不得不说, 普金此举是蓄谋已久,时机用的太好了。这也算是大国崛起的俄国军事版的开篇。到此时,俄军在格鲁吉亚所向披靡,赢得战争的胜利没有悬念。问题是,这一阴谋在战略上是否可以得逞?我的判断是, 俄国会赢在军事上, 但输在国际政治经济上, 其最终结果是,撤军格鲁吉亚。

道理很简单,无论俄国对格鲁吉亚是爱还是恨,不管格鲁吉亚在历史上与俄国有过多么深刻的关系,也不在乎格鲁吉亚今天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弱不禁风,说到底,格鲁吉亚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其总统政府是民选的合法代表,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内政问题。俄国以军事霸权强权干涉, 以图自我政治版图的恢复和经济利益的扩张,与当年日本在中国东三省驻军,搞卢沟桥事件进而全面军事占领中国;与今天美国借911拿下伊拉克,驻军中东石油大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今天的俄国不再是二战的苏俄;21世纪解决国际纠纷的方法, 决不是战争。无论以任何名义或借口,俄国在格鲁吉亚事件上, 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信,咱们走着瞧。

以下是有关格鲁吉亚的情况,内容来源于维基百科。

格鲁吉亚,原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称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一份子(于2006年2月退出),首都第比利斯。国土面积69,700平方公里,人口5,443,359(1989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占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仰东正教,其他信仰伊斯兰教。位于亚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

格鲁吉亚文化发展极早,可追溯自青铜器时代,当时各部落业已形成,青铜器之制作技艺出现后,不同部落间方开始正式交流。西元337年起信奉基督教,基督教之传入使古格鲁吉亚文字消逝无踪,而由希腊文及叙利亚文所混合而成之新文字替代。此后三百年格鲁吉亚一直卷入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之斗争中。其后曾经历阿拉伯与亚美尼亚人之统治,1220年蒙古人大举入侵高加索,1386年至1403年间受帖木儿侵袭,格鲁吉亚经济文化遭严重破坏,从此一蹶不振。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格鲁吉亚与西方联系自此中断三百年。

1783年沙俄势力进入该区,俄国保护格鲁吉亚之完整并拥有其宗主权。1804年至1864年间,格鲁吉亚诸国相继被帝俄兼并。1921年2、3月间,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建立,并于1936年并入苏联,改称为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85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提倡开放与改革政策,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欲摆脱苏联;1990年, 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决议前苏联之联邦条约违法,并发表主权宣言,更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1年4月9日,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8月,软禁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夺权政变失败后,以俄罗斯为首之十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格鲁吉亚一开始并没有加入,至1993年12月始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4月,“格鲁吉亚共和国”更名为格鲁吉亚。

提比里西,中國史書有譯作提弗利司或梯弗里斯,是今日喬治亞的首都,也是外高加索地區的著名古都。

提比里西位於喬治亞中東部,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有人口128萬。提比里西的面積有348平方公里,海拔500-650米,庫拉河從市區由西向東穿過。是格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中心,同時還是重要交通樞紐,鐵路幹線將其同外、北高加索連接在一起。與原蘇聯及周邊、歐洲國家的一些大域市有航空航線。1966年市區三條地鐵開通。

提比里西建都於公元前4世紀,是喬治亞多個朝代的首都。喬治亞過去曾被阿拉伯、突厥侵佔,提比里西也不能倖免。1801年,提比里西落入俄羅斯手上。十月革命以後,喬治亞曾經短暫獨立,提比里西再次成為國家的首都。到後來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立,和後來的喬治亞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提比里西也獲選成為首府。直到1991年喬治亞從前蘇聯獨立,提比里西再次成為國都。

主要政党:

统一民族运动:萨卡什维利总统为该党主席,占现在国会百分之六十席次。
联合民主党:第二大党,Zurab Zhvania主席。

人均GDP:USD$3100
贫穷人口比率:54%

格鲁吉亚全国由两个自治共和国、一个自治州、九个州组成。这些主政区分划又分成62个行政区。而这62个行政区当中,有3个直辖市,以及其余59个分区。

西部和黑海交接310公里. 在格鲁吉亚的北方,有一条跟俄罗斯联邦毗邻的边界,长达723公里。这条边界在俄国方面佷多部分属于北高加索联邦区,其他的依次序由西至东分别为:克拉斯诺达尔联邦区、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

根据2005年7月的统计,格鲁吉亚全国现时有人口4,677,401人,当中的民族分布如下:
格鲁吉亚人:83.8%
阿塞拜疆人:6.5%
亚美尼亚人:5.7%
俄罗斯人:1.5%

国内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均在国家独立后纷纷移民离开。生活于阿布哈兹的阿布哈兹人及南奥塞梯的奥塞梯人都寻求脱离格鲁吉亚独立。国内尚有另外两个Kartvelian民族,分别为Svan及Mingrelians,以及少量的Laz。Laz人主要在土耳其生活。国内其他人口更少的民族计有:叙利亚人、希腊人、库尔德人、塔塔尔人及乌克兰人。

自从前苏联解体以后,由于亚布哈兹叛乱部队的分离活动、Ajaria及南奥塞梯的问题,对本国的人口做成冲击,并使经济变得脆弱。寻找工作的困难,迫使以十万计的格鲁吉亚人出外寻找工作机会,当中大部份选择移民往俄罗斯。由于局势不稳,使国民都不太愿意生育,使当地的出生率奇低─邻近的亚美尼亚亦面对同样的问题。现时全国的人口,比前苏联时期的1990年要少50万,不过据观察家的意见,现时格鲁吉亚的人口有被高估的成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