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经沧海投资感悟生活点滴

吾言吾所思,君闻君所愿。【声明】不作投资建议。
个人资料
牛经沧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我的三个生日

(2025-09-16 05:30:43) 下一个

我的三个生日

牛经沧海

俗话说:“穷无生日,富无年。”穷无生日,是说穷人家过不起生日;在计划生育前的年月,一家五六个孩子再正常不过,逢生必庆便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富无年,则是说富人家日日有鱼肉、顿顿像过年,真到年节反倒摆不出新花样。

我小时候的生日,是一碗“一个鸡蛋”的蛋羹。蛋羹先给我享用,剩下的一家人一人一口。吃完后,我姐还会哄我,把白米饭倒进盛过蛋羹的碗里反复搅拌,不肯浪费“一星一点”的蛋白质。再长大些,这份“特供”也就取消了。

那时一年只过一个生日——农历生日。

后来有一年夏天,大队干事到我家,喜滋滋地替我填写上大学的政审表。填到生日,他说要写阳历。乡下那会儿没有户口本,也没有身份证,年龄生日都挺“马虎”。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也没有随手可查的万年历,只好“拍脑门”。我爸说我出生在农历闰八月。通常阳历比农历早一个月,碰上闰月再加一个月,于是干事和我爸一合计:就填十月某日吧。就这样随手一填,便成了我“官方”的生日。此后所有证件,都是这一天。

对这个官方生日,我一直不以为然。上大学后,同学之间彼此过生日。我是闰八月,百年才遇三四回,这生日还怎么过?而证件上的十月,与我的降生又毫不相干。于是我去图书馆翻万年历,替自己“正名”:把阳历生日定在九月的某一天——我就当那一天是我来到人世的日子。巧得很,我儿子的生日与我只差三天,从此父子合并庆生。

严格说起来,我也记不住儿子的农历生日,就像我爸不知道我的阳历一样。按中国旧俗,农历生日才是决定一个人“运势”的根源——所谓生辰八字:年、月、日、时四柱。算命、定亲之类的大事,都要以此为据。

我小时候家境不好,我妈却常请人替我算命:一次要三只鸡蛋,再加上挨我爸一顿骂。那年月鸡蛋金贵,舍不得自家吃,是买煤油(“洋油”)、肥皂(“洋皂”)、火柴(“洋火”)和我爸香烟的重要“货币”。我妈为何舍得这般花?因为那位算命的瞎子总说我“命好”,还说:“要是五月生的,那就不得了。”我妈时不时就想听他再“掰”一通。苦日子里,有一点安慰剂,也算撑心。

好奇之下,我也把自己的生辰八字丢给了AI“过一遍”。偏巧,给的评价还不差。为了不把生日完全暴露,我隐去一柱,只留其余七柱与格局要点:

金舆玉辇,圭璋特达;云霓羽盖,晨霞夕霭。
四柱:辛丑、丁酉、己X、庚午。十神格局:食神格,伤官佩印。
当前大运:辛卯(食神制杀)
下一大运(2023—2033):庚寅(伤官见官,符合我的预期。我一直认为这个牛市要到2033年前后才会结束,尽管之前会有几次爆跌)

它还列了一串“分段复盘”,我照例在旁边写了“自评”:
 1—11岁:戊戌,劫财帮身,幼年安稳。(自评:牵强,差点掉锅里烫死。)
41—51岁:甲午,官印相生,人生高峰。(自评:像,所以我55岁就退休了。)
61—71岁:庚寅,伤官见官,以柔克刚。(自评:像,一路内求,求个自在。)

它给的“当下建议”也颇中规中矩:此运宜“以守为主,以静制动”;可以把经验著述传承,化锋芒为火种;投资切忌冲动。末尾还端出两句“旧体诗”:

凤栖梧桐玉露凝,丙辉灼破沧海溟;
玄霜未降丹桂影,自有琅嬛注姓名。

读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当年那个瞎子,和今天的AI,或许真在翻同一本“说明书”。他们也许都没有“瞎说”——只是换了一个时代的口吻。无巧不巧,我给自己取的博主名就是沧海。

于是,我就有了三个生日
一个是旧俗里的农历生日,装着一家人的清苦与珍重;
一个是政审表上的“官方生日”,由随手一填抵定了此后证件;
还有一个,是我自己在万年历上“采认”的那天,也与儿子的生日只差三天。

人生在世,终究要在现实与心意之间,给自己找一个凭据。

我把人生故事也收入了新书《财务自由与人生进阶:从零开始》。在亚马逊搜“牛经沧海”或书名即可,或到我的博客了解更多。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