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弹个钢琴,爬个藤,当个医生就是富人了吗?可真不一定。
民主党左派划分富人的标准,一般是收入。前1%的户收入起码得四十万刀每年。如果在繁华地区,机会多,消费也高,没有七十万是达标不了的。就是老中,达到这个水平的也不多。而收入多少算是穷人呢,15%一下大约是两万刀每年。换句话说,中产的上限下限,广义的讲,从四十万到两万,上下差二十倍。税后,大约差十倍。
那么问题来了。收入高多负担,这个概念是不错。但是关键是,多少是个头。是不是大家都平均了才合适。四十万收入的已经交了二十万的税,两万的一分没交。是不是因为二十万的税后比两万的税后仍然多很多,就应该在各种费用比如学费上二次加税,变相加税。这样做是否合理合法?或者,如果消费价格/消费税随收入而波动,是否还要收所得税。又或者,消费税的所得税化,在技术上又如何实现。对富有的人多收学费,但是对收入二十万和收入四十万的收一样数额的高学费岂不是让收入四十万的实际上逃税了呢?
实际上的确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真正的富人其实交税率反而少。这正是民主党左派的瞒天过海之计。真正的富人标准应该是财富,而不是收入。前1%的户财富起码是两千万刀。最低15%的最高户财富是两万刀。上下差一千倍。资产收获,(注意,不是收入)达到每年四十万的财富要求要多少呢?大约七八百万。达到税后二十万则只需要五百万左右。五百万大约是前5%财富的门槛。老中达到这个门槛的不少,但是也还是少数。
也就是说,老中的大部分,按收入分在前5%上下,按财富分在前10%上下。算是走在变成富人的路上,但还不是富人。而从税率而言,却恰恰在最高峰上。既比比老中收入低的税负高,也比比老中财富多的税负高。所以中产的定义和划分的本质意义就税收的寻找合理借口和征收对象。
以工薪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就是中产。这个概念一万年不能变。以工薪收入而不是以资产收获,而划入富人行列的,都是替税羊的干活。得个假名虚名,实际利益却大大地受损。真正有千万以上资产的大佬都藏在民主党背后呢。把手一摊,对穷人们说,你看,我们对富人征税了。说着指向医生,马工。
大家都知道中产是国家的中坚,靠薪资过活,负荷最重,面临萎缩。绝大部分中产也远没有文中说的那么富有。两党策略都是选举时拉拢中产,口惠而实不至,回避绝大多数中产的利益诉求。40万虽非真正的富人,但若共和党一味将中产“向上扭曲”的话,只会暴露出漠视大多数中产利益的面目。你若离开了大多数,这选战还有什么指望呢?只好靠相互抹黑、比烂了。
看来得多买些漂白粉啦。
华人中产兢兢业业,遵纪守法,省吃俭用,自己的孩子上学还被歧视,学费还不少交,作为亚洲人得不到一丁点的照顾,反而被社会歧视(亚男最惨,可以被黑白墨公开嘲讽)。
就这样,还跟在民主党左派后面吃屎。保守派也歧视,但至少在多干多得,法制健全的制度下,华人有可能生存的更好。动不动拿白人至上来吓人的基本就是观念老化。白人至上更不就没有市场。不过等各种“少数民族”至上闹过了头,白人至上说不好就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