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8)
有人说,中国这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超英赶美,可见中国式教育,或者严格结构化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对的,所谓讲求素质的娱乐教育是忽悠。也有人说,中国式教育是有问题的,否则为什么上了藤小考了状元也最终没有多少超凡出众的成绩。尤其小中男,里外都受点歧视,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教对。这些都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又似乎扯淡。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一个是从平民看精英教育,一个是从精英看平民教育。
很多人称赞应试教育,甚至应试教育的祖宗,科举教育。认为科举是平等教育的开端。其实恰恰相反。科举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科举的所谓平等是给平民以及其微弱,但是毕竟聊胜于无的成为精英的教育机会。科举教育的基本组成是,学习内容是基本不实用的,学习方法基本是程式化的,学习人群是极少数期望成为精英的人,学习目的是成为更少数的精英。科举千年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全面衰退。
但是为啥当今盛世教育似乎至少有所成功呢?当今中国式教育和古代科举教育的异同在哪里呢?学习内容是比较实际的,甚至过于实际的理工科。严重放弃文科,至于八股这样没用的哲学科做为主科已经彻底抛弃,但是作为必修辅科还是保留的(政治),也是中国特色。最大的继承是学习方法或者教育方法,就是所谓应试教育的方法。但这两个异同不是关键。关键是教育的普及化。这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再蹩脚的教育也比不教育强。教育的扩大化,以及农业人口大量转向工业化人口,哪怕是初级工业化,所产生的生产力的提高也是飞跃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向中高级工业化社会转换,这个时候才真正考验教育方式的高低水平。前面不过是从无到有。
所以对于在美小中来说,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证明中国式教育的长短,更不能说明是否适用于小中。一方面是小中已经在高级工业化社会,另一方面小中教育不是考虑整体社会教育的得失,而是考虑个人教育的得失。或者说什么个体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小中成为精英阶层。中国过去科举选拔精英的关键,首先不是应试水平的高低,而是教育资源的稀缺。而欧美普通普及教育早几百年就不算是稀缺。选拔方式也不是应试,而是更复杂的所谓创造力和领导力的选拔。所谓中国式教育,就是把过去科举教育精英的方式,挪用成教育平民的方式。扩张的教育固然带来了扩张的平民生产力,但是同时也就彻底丧失了精英教育。一方面,太多的人想成为精英,把大量时间学习浪费在做精英的准备上,另一方面太多的参与也使得有效选拔变得不可能。所以当今中国教育成为一个培养不出来精英的教育体系,不论科技方面的领导人物,还是人文方面的领导人物,都乏善可陈,还不如动荡民国年间的零头,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小钟在美国想成为精英,用中国式教育,实属自杀行为。而如果不想成为精英,就更不需要搞三搞四。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教育虽然似乎宽松,但是工作以后的实际水平并不低。因为平民实在不需要搞那些深刻的教育的。
俗话说,教育一个贵族需要3代。真正的精英教育还是寄希望于我们的下下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