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7)
论语》第一章,《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梁文道对此句的解释应该是浅薄国学复兴后的矫正。也正好适合于这里讨论的卓越和平淡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够学以致用,是很高兴的事。如果不能有机会,不能被大众所理解,但只要有个把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很快乐的。实在没人能够理解,也没什么好烦恼的,也还是君子的品行啊。
所谓的平淡,不是简单地说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追求。而是淡然结果,坚守本心。
如果追求卓越为目的,就是不遵从本心。而是什么能达到卓越,名利,就去干什么。习而学之了。也不等朋从远方(稀少)处来,而是早就顺风逐流,高朋满座。但是乐乎?今天风这么刮,大家一起是朋友,明天风那么刮,就散了。如果做了这许多“该做”的事,结果还是不能卓越,拿不得AP的A,爬不得藤,当不了医生,拿不到十万起薪,还能做到不愠吗?上蹿下跳,着急上火的都是谁啊?就是卓越了,真的是卓越了吗?
修齐治平,并不是一般理解的阶段性的,一个完了才轮到下一个的。而是平行的四个方面。用现代话讲就是个人,亲友,社区,世界。每个人都有若干角色若干权利若干责任若干技能去表现,相互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上班的好工人,回家的好家长,社区的好邻居,世界的好公民等等都是同时需要的。也是人之本心本性本色本尊的不同表象。内圣而外王。
所以所谓的卓越来自平淡。所谓平淡就是追求本心。换句话说,真正的卓越是内心的追求,而不是表象的追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世俗的追求其实是被大众发现认可追捧的卓越。不是说这些卓越不是卓越。而是说只是被公认了的。而公认与否,不是可以追求的。按照公认的标准去追求是达不到卓越的。只有本心追求才有可能达到卓越,所以修身从这个角度看倒也的确是第一位的。而且就算内心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是否得以公认也是未可知的。然而追求内心的人,谁又在乎呢?在乎的又怎么可能追求呢?
平淡就是淘沙子,淘到金子当然好,淘不到就淘不到。本来就是淘沙子来的。如果追求淘金子,也就淘不到玻璃淘不到硅圆,因为会视而不见,只盼黄金的。平平淡淡才是真。超出生存基本需求以外的,都是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