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是真正的万圣节。”“好啊,我可以扮巫婆咯 。”上周六10月27日,我们专门到Bentleight参加当地一年一次的由American Food Co牵头举办的万圣节活动。小朋友除了可以沿着Centre RD的商家Trick or Treat,扮相最出位的还有奖品的。到了,我们先去了Party Shop买些鬼节的行头。选来选去,女儿选中了一个带假发的巫婆帽,刚买女儿就马上就戴上了应节。我们还买了些其他的杂物,一个粘粘乎乎,流血的眼球,一个旋转的发光小灯饰。可惜,那天我们去的太早,下午2点左右,街上的恶鬼并不多啦,想象都知道,恶鬼要晚上才出现的啦,活动是到深夜1点结束的。天气又贼热,等不到那么晚了,我们只好早早打道回府。女儿一直觉得不过隐,总想找机会再ShowShow她的巫婆样啦。
吃完饭,我例行去后面的横街杂巷跑步,今天还多了一个任务,侦察那家派糖啊。我们今年刚过来,第一次在国外过万圣节,还不懂当地的习惯。最简单的判断,谁家装饰了万圣节的饰物,就会派糖咯。可惜,跑了一圈,只有一家有装饰。但话说后来,总比没有强吧。宝贝只要能够亲身经历,那就可以了。
7点半,女儿全身武装好,巫婆帽配上她银灰色的裙子(人家自己搭配的),还有模有样的啊。“好,出发。”一声令下,我们就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首先,当然是侦察好的目的地啦。走过去,看到那家的隔壁还更热闹,7,8个大人在院子里,不知道在讨论些什么。我们按原计划行动。交代了女儿,她就直直地去敲那家的大门了。女儿5岁,从小到大,性格像男孩子,不知道害怕是什么,胆子挺大的。邦邦邦,听到门内有嬉戏的声音。没反应呀,再来,女儿已经按响了门铃。“Treat or trick。”“好的,来啦。” 女主人应声而出,看到女儿的扮相,还赞不绝口,女儿在她的糖果盒里选了几个糖果,放到自己的包包里。“如果知道邻居喜欢这个节,我会办得更好些。”“是吗,谢谢啦”。出来第一家,因为女儿的扮相,隔壁那家的几个人都注意到这个可人儿了。我正犹豫他们是否也派糖,这家的女主人就发话了,“过来这边,小甜心”,我和女儿穿过院子里的几个人,走到她家门口,主人很快包好一大包糖果,还帮忙放进了宝贝的袋子里。“你女儿是今天过来的第3个孩子。”女主人说,“谢谢啦”。我们又顺利在第二家讨到了糖果。“我们顺着这条巷子一直走完,如何?”“好呀”我们又出发了。不远处,我们碰到了群在妈妈带领下讨糖的孩子。我们也兴奋起来,赶快加入过去,我们互道了“Treat or trick”。他们妈妈招呼宝贝过去,在她的糖袋里,抓了把糖塞进宝贝的袋子里。看来,如果有下次,我也要随身带些糖果派给看到的孩子啦。“这边已经走到头啦,我们沿着那边回家吧。”“好的。” 这时,宝贝也积累了敲门的经验啦。“屋子黑黑的,没有灯光的就不用试了。”“对,只有篱笆开的,房前开灯或只关着纱门的就可以进去。”“对呀。”在路的这边,我们又成功的敲开了两家大门。一家给了一个啤酒型似的玩具。一家更搞笑,开始他们不明白,还好是年轻人,解释后,他们找不到糖果,就给了宝贝2元硬币。我赶快还给他们。“谢谢,这只是应节闹着好玩而已,不能收钱的,谢谢啦。”转了一圈,还好啦,我们首次讨糖的成果如下:收到糖果3家,收到玩具1家,收到硬币一家(已退还)。看来这区的美国人比较少拉,过这节的家庭并不多。
一回家,宝贝就迫不及待地给爸爸显摆。她最爱不释手的,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而是那个神秘的啤酒瓶样的玩物。因为有根绳子在上面,还以为是烟花呢。“爸爸,我要玩这个。”老公认真研究了上面的说明,原来这是个派对用的小礼花。“好,大家都到客厅来。”老公拆掉了瓶子底部的盖子,用手一拉绳子。波的一声,一串五颜六色的彩纸喷到了空中,又纷纷扬扬地漂到了地上。“好漂亮啊。” 女儿将地上的彩纸拣起,撒在自己的头上,“漂亮吗?”“漂亮!”我们的首次的Treat or trick,就在这礼花的暴响中,顺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