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汉字文化

刚从中国大陆来到北美大陆,愿与北美的中华同胞们交流对故土文化的感悟;也从美洲这种新的视角回观中华文化。愿中华文化在新的大陆能发扬广大。
正文

天籁和谐——初到美国的第一印象

(2007-09-26 07:27:14) 下一个

起风了。

白露节气的夜风,

带来了持续的爽意,

送给初到纽约的旅人

一个舒适美妙的梦境。

……

……叮……铛……

……哆……咚……啷……

钢管琴的旋律

时缓时急,

或弱或强,

时而单音清越悠扬,

间或多管和弦共章。

……

窗外美妙的演奏,

让人忘掉了旅途的劳顿,

让人禁不住猜想——

这美乐的演奏者,

是邻院的帅哥,

还是美丽聪慧的姑娘?

悦耳动听的乐曲,

伴送着进入甜蜜的梦乡。

……

一觉醒来,

天色大亮。

叮咚的乐音,仍然不倦地诉扬。

难道操琴的人,

兴致所至,一夜无眠?

难道琴师不要乐谱,

任凭文思即席驰骋奔放?

……

循着琴声,

来到邻家的庭院。

啊!

一只漂亮精巧的风铃,

挂在风灯的下面,

正在晨风里吟唱!

大自然,

是这天籁音乐的演奏者,

而庭院的主人,

精心安排了这艺术的

天然演场。

从对音乐的赞赏,

进一步对风铃主人的慕仰,

是他的庭院匠心,

让大自然奏出和谐悦耳的音响。

噫!

风铃竟是五根琴管!

呀!

“征、角、羽、宫、商”的“五音”,

居然在不同的时间、空间,

让不同的民族群体,

有着相似的意识,

编织出和谐的乐章。

2007-09-19 美国·新泽西· SECAUCUS





附文

风铃音管的技术参数分析

 

笔者测量了邻居院子里风铃音管的口径与长度,并且敲击音管凭自己的听觉猜测音位,数据如下:钢管外径25.4mm (1 inch ),壁厚薄约1mm 各钢管长度:“2,来”448mm;“3,咪”425mm;“5,嗦”388mm;“6,啦”367mm;“i ,哆(高音)”336mm。显然,各钢管的振动频率与其长度负相关,但是笔者缺乏弹性力学的知识,无法计算薄壁音管长度所对应振动频率的具体数值。因此凭耳朵听出的音高是否准确,感到说不清楚。但是,在对风铃观测的实践里,知道该风铃确实能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这设置的五根特定长短的音管组合是否与古代中国的“五声音阶系统”吻合呢?

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光盘)中国传统音乐里的五个“正声”的音序和阶名依次为:第一级“宫”(c);第二级“商”(d);第三级“角”(e);第五级“征”(g);第六级“羽”(a)。


    那么,笔者把最长的那支
448mm钢管的音猜为“2,来”,由此推测出五根钢管恰好构成了相似中国传统音乐里的“五声音阶”——商/来、角/咪、征/嗦、羽/啦、宫/哆(高音)。


    如果按照笔者猜测的五根音管相应的音位是中音
2(商)、3(角)、5(征)、6(羽)和高音1(宫),那么,2 3 56的变化,刚好是一度,它们的管长变化率应该相近。兹验算如下:②/=448/425=1.054118;⑤/=38.8/36.7=1.057221。而356 至高音1之间的变化,是一度半,它们的管长变化率也应该相近——③/=42.5/38.8=1.09536;⑥/①高音=36.7/33.6=1.09226。计算所显示出的误差,由笔者用简单工具测量长度时的测量误差导致,普通卷尺测量长度的数据不可能精确到毫米级的小数点之后两位。

所以,笔者认为,猜测判断邻居庭院里五管风铃的管子音值,以及与中国传统五音体系的关系,可能是对头的

还有一个想到的问题——为什么有一支风管不采用中音的“宫”调,而要采用高八度的“宫”调?笔者推测,如果采用中音区的 1,到中音的 6,音高上升了四度半;而采用中音区的 2,到高音的1,音高上升五度。就是说,风铃的风管按照从 2 到高音 1 的方式来采用,所获得的音域要宽一些。

 

 

                   金岷彬  2007-09-22 美国 新泽西 SECAUCUS 小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