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汉字文化

刚从中国大陆来到北美大陆,愿与北美的中华同胞们交流对故土文化的感悟;也从美洲这种新的视角回观中华文化。愿中华文化在新的大陆能发扬广大。
正文

“九天揽月”之时,想到了邓颖超和周总理

(2007-11-05 06:30:45) 下一个

由“嫦娥”奔月想到的“九天揽月”

 

    2007-10-24,中国向月球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正式实施了中华民族的探月工程。笔者由此想到了“待到九天揽月时,唤醒总理同庆功”的著名诗句。

    1976-01-08周恩来总理逝世了,全国党政军民万分悲痛,但四人帮不准组织活动悼念周总理。这道不能官方组织悼念的禁令,阻挡不住老百姓自发的悼念,天安门广场成了诗山花海,十里长街挥泪送总理的民心民情表达镜头,令笔者至今历历在目。在西安市中心的钟搂周围,也挂满了自发悼念周总理的诗词篇章。其中,流传最快最广的悼念诗,是署名“邓颖超”的一首七律《悼周总理》:

    伟躯静卧花丛中,耳际犹闻酣声浓。不是总理长辞去,实是劳累入梦中。

    我劝同志且忍泣,勿惊总理过孟冬。待到九天揽月时,唤醒总理同庆功。

显然只有周总理最亲密的“枕边人”,才能写出“耳际犹闻酣声浓”这样情景交融的诗句。

    打倒四人帮后,由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以“童怀周”的名义整理出版的,悼念周总理的民间诗草天安门诗集《革命诗抄》里,没有这首广泛流传的七律,那么很可能就是邓颖超的真作。

    悼念周总理的记录片电影在西安放映。周总理在八宝山的最后告别仪式之后,进火化室之前的最后时刻,邓颖超一个人趴在尸床的玻璃罩上悲痛欲绝那个镜头,笔者现在敲打键盘时还泪光朦胧——两夫妇相依相扶,走过了革命的一生,身边没有自己的子女,留下了孤孤零零的一个老太太面对马上永诀的老伴,面对险恶的政局。当然,笔者现在的心情比1976-01好多了,金秋的十月,四人帮终于恶有恶报!邓颖超于公于私两方面都扬眉吐气了,善有善报矣!

    周总理的追悼会,是邓小平致悼词。笔者把次日的报纸保存了起来,当时许多老百姓都说,这恐怕是邓小平最后一次见报的活动和照片了。之后,确实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妖风恶浪里,再也见不到邓小平。直到1976-04-08,中央电台宣布(丙辰)清明节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宣布了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但还保留了党籍。天安门广场上一个“小平头”的人物,成了全国转载中央新闻源里的形象,也成了民间百姓关心的对象。那位当初被盯上了的小平头勇士,当年你是否平安脱险了?今天你还好吗?其实,那时的天安门广场,又何止一个、两个“小平头”!

    仔细揣摩流传的邓颖超悼念周总理诗,笔者当年对“待到九天揽月时”一句,寄托了一种不敢轻易言露的期盼。1976元旦,《人民日报》新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两首诗词《七律·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在《重上井冈山》里,有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邓诗”悼总理借用了“九天揽月”。笔者当时私下想过,诗人为什么会用“待到九天揽月时”来作为对某种意境的期盼?而不用“待到五洋捉鳖时”。因为“捉鳖”是更直接明显地表示了“胜利”。这“九天揽月”之时,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意境呢?

    对毛泽东主席新发表诗的引用、唱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或者即使是别有用心者也不敢,公开非难对毛主席诗词的引用。所以,诗作者理直气壮地写出了“待到九天揽月时”的诗句。江青及其四人帮派的走卒即使自己感到了“待到九天揽月时”的另一种含义,也不敢自己先把它说出来,向老百姓捅破这层窗户纸。更不敢去责问邓颖超——你说的“待到九天揽月时”究竟是什么含义?

    笔者感到,“月”是与“日”相对的事物,在全国全民歌颂红太阳的“文化革命”时期,“月”可以当作是相对于“红太阳”的“假太阳”“阴太阳”来理解。笔者当时真期盼有一天,能出现奇迹,把那种仗势乱国乱政乱世的“假太阳”之“月”收拾掉——“九天揽月”。但是,1975年冬天开始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把全国老百姓所见到的1975年整顿的希望之光又给摁灭了,又加上敬爱的周总理的过世,还能有“揽月”的奇迹出现吗?……

    欣慰的是,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说出来了!!而且我们国家现在实施了真正的探月工程,中华民族是真正到九天去揽月了。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笔者想到了邓颖超的诗词,想到了告慰周总理。

                                                    2006-12-10 初稿,2007-10-29修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