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恺钜——改命造运,广结善缘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关于姓氏合一

(2010-05-17 05:11:02) 下一个

 

  姓氏合一,在中国姓名制度中导致一系列的变化。
  由于秦代之后姓与氏没有区别,导致了人们在理解先秦时代人的姓名时往往姓氏不分、姓氏混淆,或者把姓当成氏、把氏当成姓,以至于说不清究竟是氏还是姓,这一点在谈论传说中的帝王姓氏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黄帝的姬,究竟是姓还是氏,如果说是姓,则炎帝与黄帝同母所生,应当同姓,因为《左传》说:"因生以赋姓",但炎帝却姓姜而不姓姬。史书上关于黄帝又有轩辕氏、帝轩氏、帝鸿氏、有熊氏、缙云氏等名号,这些是姓、是氏、还是名,都争论不休而无定论。即使博学多识如太史公司马迁,也分不清姓与氏的关系了。他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黄帝二十五子,得胜者十四人。"据《索隐》注,这十四人共十二姓,即姬、酉、祁、巳、滕、(艹咸)、任、荀、僖、姞、依,如果说这十二姓是姓,则不应与黄帝之姓(姬)异,因为姓是血缘的标志,但十二姓中除姬外,其他十一姓都与姬异姓,如果这十一姓果真是黄帝的后代的话,它们应该是氏,而不是姓,当是黄帝族的支系分离出去独立成族之后获得的氏号,所谓"胙之士而命之氏"也,因此,司马迁称这十二氏为姓,显然犯了姓、氏不分的错误。另外一个可能是由于汉代已经姓氏合一,因此,汉人在用""字与""字时已不加区别,正如今天我们通称姓氏一样。司马迁在《高祖本纪》里就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既是姓刘,又曰刘氏,显然是""""二字未加区别。然而,""""二字通用,用于秦之后的人名则可,用于先秦时代的人名,则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姓氏合一导致中国人名字结构的变化,使中国人的名字在秦汉时代就已定型,至今未变。先秦时代,人(主要是贵族)有姓以记血缘,有氏以记家族,因此,先秦时的名字是由姓、氏、名(字、号)三部分构成的,而且在具体的称呼中,姓、氏、名(字、号)三部分的顺序并不一致,有时又字、名并举,字在名前。但到姓、氏合一之后,以上三部分结构就演变为姓、名(字、号)二部分结构了,姓名结构一般为姓在名先或姓在字先的形式,且名、字一般不并举。战国时出现的这一姓名组合形式到秦汉时代就完全稳定下来了,之后,历经二千年的历史风雨却未有任何改变,而且,一些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也逐渐推行了此种姓名体制,采取了汉姓汉名。
  姓氏合一还导致了新的表示家族地位高低手段的产生。本来,在先秦时代,姓标志血缘,而氏则体现了家族的权力、地位,因此也就体现了家族等级地位的高低。战国时代之后,旧的以土地占有为基础的封建世袭制度虽已崩溃,但新建立起来的专制制度仍是一种等级制度。秦、汉之后,虽没有了公卿大夫士、公侯伯子男之类的等级差别,但社会上仍存在着士与庶、主与奴、官与民、城与乡等的差别,人与人之间仍存在着基于财产、名望、血统等之上的贵贱高低之分,这些等级差别必然要以一定的符号象征系统表现出来。从战国到西汉,旧的姓氏制度虽已荡然无存,但与之相关的以血缘论贵贱的观念依然存在,如起身草莽的刘邦本是一介匹夫,但他成了汉高祖之后却与陶唐氏(即尧)搭上了亲戚。据说,上古陶唐氏之后因居于刘地,因以刘为氏,刘氏后裔刘累,为夏朝十三世王孔甲驯龙御龙,被赐氏御龙氏。刘累之后分为两支,一支食邑于范,是为范氏,后来成为春秋时晋国的世族,而留在秦国的一支,仍姓刘氏。刘氏在战国时随魏迁到大梁,后来又迁到丰地,刘邦即其后代。这一血统谱系说得头头是道,谁又知道不是刘邦为了证明自己是名门之后所编造的鬼话。西汉末,王莽为了篡权也如法炮制,竟胡编乱造把自己也说成了尧舜之后,这样一来,王氏与刘氏同出尧舜,本为一家,因此,王家替刘家当皇帝,就不算篡位了。总之,秦汉时代,世袭制崩溃,血统虽已不再是权力的基础,但权力仍需血统的辩护和证明,姓氏则是进行此种辩护和证明的手段。
  到东汉后期,一种类似于先秦世袭制度的门第制度建立了起来,门第制度源于汉代开始的察举制度。在先秦,官位是由世族大姓世袭的,卿大夫之家世世代代都可以任卿大夫。汉代由于已不存在官职的世袭,国家为选拔官僚人才而推行"察举"制度,即令各地官员在当地发现、选拔品行优异的人才担任各级官僚,量才而用,这就为平民百姓打开了晋身之阶,布衣而为卿相,如公孙弘等,一时成为美谈。但察举制度在施行过程中,难免蜕变,因为选拔推举的权力既然掌握在官员手中,他们自然就会举人唯亲,而不是举人唯贤,营私舞弊在所难免。于是,天下仕途又渐渐为一些豪门大族所控制,出现了"累世公卿"的现象。如东汉的袁氏家族四世出了五位公卿,此种"累世公卿"与先秦的世袭制度异曲同工,而累世公卿之家与先秦的世族并无区别,成为准贵族,门第势力因此就养成了。从东汉直到唐代,门阀制度盛行不衰,门阀制度发挥了命氏制度在先秦发挥的作用,即区别姓氏的贵贱高低。在门阀制度中,姓和先秦的氏一样,有高低之别,有国姓、郡姓、州姓、县姓等不同级别。因此东汉之后,编撰姓氏书风行一时,目的是通过联宗叙谱,维护世姓大族的地位和权力。尤其是到曹魏时代,制定九品中正制,各州郡由有名望的人担任"中正",负责甄别当地各姓氏的高低贵贱,并划分为九级,以备朝廷选择官员参照。
  由此可见,姓氏合一之后,虽已无区别贵贱的氏,但姓仍与贵贱地位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在中国历史上,姓氏始终就不单纯是一个家族的符号标志,而总是或隐或显地反映了社会的权力结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