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下)

(2016-02-04 06:43:47) 下一个

 

纳粹的全名是: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又稱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意思),是希特勒建立和领导的政党,1945年,盟国管制理事会第2号法令将纳粹党解散并宣布其为非法。

我想可以这样说,纳粹是搞社会主义的,而且一党专制,这二者肯定是有联系的。因为独裁是不可能容忍有其它的政治势力,而私营企业一旦坐大,必然会要求政治权利,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法国大革命可以说就是这样来的。

也许还能有一个脚注,在许多美国人的眼里,社会主义和法西斯是一回事,不过稍微好听一些。因为尊重人首先得尊重人的私有财产(财产可以看成是个人的延伸),只给人一条裤子而其它都是国家的社会怎么可能人会有尊严。

 

一战以后德国政治非常混乱,如果没有了希特勒,纳粹只会像那时多如牛毛的各种政治组织一样无疾而终。现在的人恐怕大多认为希特勒是一个疯疯癫癫,大话空话连篇的政治狂人,这可能是从电影里来的,就像卓别林拍的希特勒抱着地球仪要独霸世界。

但是,这肯定不是真的,他是一个政治天才,说军事天才可能有人不同意,因为他最终彻底失败,但说极有军事才华是错不了的,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像他那样一个毫无背景,几乎是流落街头的穷光蛋能够那么快取得了政权并让全世界都感到惧怕,这样的人必然有着非常冷静和现实的一面。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张嘴就是:德国人民,世界和平,并不比任何一个政治家说得少,由于他的特定的环境,恐怕还要更多一些。

 

把希特勒和俾斯麦比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俾斯麦是第一任德国首相,号称德国的建筑师,在德国统一中,没有人比他有更大的功劳。从某种角度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希特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着狂热的信仰;而俾斯麦则很难说是这样。

俾斯麦虽然一度大权在握,但很难说是一个独裁者,他一直受到议会和德皇牵制,最后因为知道失去了新皇帝的信任而告老还乡,最后死在那里,死后势力迅速遭到政敌的清算。希特勒会有政敌吗?不会,他会把他们杀得个一干二净,就算是皇帝也逃不掉。当然,某些人现在恐怕还是认为政治就是杀光政敌,这可是在跟希特勒学习。

俾斯麦是一个超一流的外交家,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外交家。可想而知,他是一个极具现实感的人,理想主义对外交可不会有什么好作用,国与国的关系只能冷静地从现实出发。在他任上,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外交行动,再配合战争,达到了统一德国,他可深知前辈的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工具。
而在希特勒那里,政治似乎变成了战争的工具,一切政治都为了武力征服。
德国的高级将领,大多并不支持希特勒在那时发动战争,并不是他们不要战争,军人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而是认为德国还没有准备好,还需要多几年的时间。从后来的结果看来,很难说是错的。但是,希特勒可根本不管这个,也许是根本看不到,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坚信德意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天生就负有领导世界的责任,别人好像都不知道,那就只好用战争来说明问题。这种信仰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他根本就不能相信德国会失败,到了最后,他已经被炮火困在在地堡里,还有一种幻觉,认为会有隐秘的几十万德国大军会出现,把敌人打败。当然,那个大军是根本就不存在,早被人消灭了,最后不负责任自杀了事,把成千成万相信他天才的德国人留下来忍受苦难。
我以为俾斯麦不会这样,他是一个极老练的政客,时机不到,他会忍耐;看到情况不对,懂得让步,他会想办法在外交上找出路,西方国家和苏联的不合,相互不信任是明摆在那里的,他不会要把德国带向毁灭。当然,这是我的假设,虽然我认为还是有理由的。

俾斯麦也不会去灭绝犹太人,这对战争的胜利毫无帮助,反而要浪费很多资源,杀几百万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维基百科上说,一战平民的死亡只有六百多万,正好和希特勒屠杀的犹太人差不多。可见理想主义者杀起人来可不含糊,二战中平民死亡是四千三百万。

正因为希特勒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所以他的德国人民,世界和平并不是在说谎,他认为自己毫无疑问的代表着德国人民,他当然也要世界和平,只不过那应该是在日耳曼民族主导下的世界和平。

如果我们理解政治家的才能就是忽悠民众的话,那希特勒肯定是旷世绝才,他抓住了德国民众心理,一是经济,要工作,二是德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不能永远被人欺辱。希特勒得到的本国民众崇拜是空前绝后,中国也有过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独裁者必定是真正的政治高手。

 

简单的把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崇拜归结为戈培尔的洗脑并不全面,纳粹的壮大和希特勒上台是有一些客观的因素的,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德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德国的政治不稳定,政府像走马灯一样替换,于是德国人就向往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来结束这些混乱,于是他们得到了,还不是一般强有力。

在开始的时候,很多德国人都认为他们对了,不是吗?

希特勒搞了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体,但国家(这里的国家实际就是纳粹)的利益,国家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希特勒为德国人找到了工作,失业率大幅下降,经济开始好转。

更让许多德国人感到高兴的是:街上的小流氓没有了(有人说是参加了纳粹),年轻人一扫过去的颓废消沉,参加了各种纳粹组织,雄纠纠气昂昂唱起进行曲(不是影射唱红歌),投入到复兴德国的理想中,有了一个伟大目标。这样打一个比方,像Lady Gaga,艾末末这样的人是不能存在的,前者对伟大理想毫无帮助,后者更坏,不但是没有帮助,还要人反对国家。

如果认真地看历史,就会知道,希特勒除了在德国,那时在英美法都有很多崇拜者的,中国也有很多。苏联就难说了,那里不准崇拜别人,再说那里的人早就知道那种崇拜是什么意思了。

当然,犹太人是个问题,希特勒的做法让人不舒服,但是,排犹在西方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和希特勒的成就来比不过是一个小问题,他建立了一个让许多政治家梦寐以求的政治体系,强有力又有效率,避免了无聊的议会的没完没了,什么事说办就行动了,议会变成了举手的机器。

总之,那比中国那个伟大领袖被外国人崇拜的要多得多,档次也要高得多。如果他38年时死了,那么现在肯定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崇拜者的。不过现在恐怕还有些暗暗的崇拜者,更多的人崇拜有些做法而不知希特勒早就这样做过了。

 

不管怎么说,希特勒的确是复苏了德国的经济,而且他还全面撕毁了《凡尔赛条约》,拒绝赔款,把日耳曼人的居住地重新统一到了德国,可以想象德国人对这个伟大,英明,而且是赤裸裸强硬的领袖会有何种的崇拜,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带领德国走向复兴的领袖!

但是,希特勒想的却是:现在德国的经济终于能够支持一场战争了。

如果说德国人民和世界和平是希特勒的真心想法的话,最大的忽悠就在这里了。像希特勒这样老练的政治家,从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世界和平其它强国绝不会买账,必定要通过残酷战争来决出胜负。但是,他从来不告诉德国民众真相,而让他们认为德国是真正要求和平的,不过其它国家并不愿意平等地对待德国,是那些国家把战争强加于德国的。

当然,他认为自己是有充分理由的。民众都是目光短浅,只在乎自己的坛坛罐罐小日子,看不到国家民族的远大前景,伟大领袖不就是应该这样来引导民众的吗?

 

估计任何人都看过二战的电影,很容易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德国人是很牛的,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在欧洲历史上,德国人是长期倍受欺辱的。严格地说来,应该是叫日耳曼诸国,因为德国是在1871年才在普鲁士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在欧洲的各个大国中,是最晚的,比英法这样的国家要晚了几百年。

不能统一,自然就没有分量。一旦统一,马上就震惊了世界,用现在的话来说,迅速崛起,冲击了欧洲那时的格局,有人就不干了,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结果不幸得很,德国战败,被迫接受了《凡尔赛条约》,又一次给人按了下去。

在这个条约中,德国失去了部分领土,军队被限制,还要支付大笔的战争赔款。

讨论这个条约的合理性似乎是没有意思的,从古到今,战败了就得付出,与合理性无关。但是,可想而知德国人是多么愤慨: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勇敢,充满着智慧,在历史上无比辉煌,起过重要作用。虽然这话不能说错,因为毕竟有阿尔米纽和马丁.路德,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罗马人长时间把日耳曼人欺压地够呛,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也和这类似。

但是,很多德国人是不想看到这一点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战败了,那就只有是上层出了问题,那些人把我们出卖了,这就是当时盛行的“阴谋论”。换成中国的说法可能好理解一些,岳飞和杨家将本来是可以完全征服外敌的,上面没有人,结果就给出卖了。

当然,我想历史学家都不是这样看,德国的上面是非常想把这场战打赢的,也想尽了办法,当然免不了犯错,但所谓“阴谋论”是子无须有,德国人是在经济和军事都打不下去了,从而不得不承认战败的。

这种“阴谋论”在德国当时流传很广泛,除了安慰一下自己的自尊心还有什么用?如果说有用,那就是加速了纳粹的崛起,恐怕还不能说是纳粹利用了这一点,而他们是真正相信的,希特勒就是对此是坚信不疑的。在一战中他只是一个下士,哪里能够知道真正上面。

有人把这叫做德国人的悲情意识: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却长期被欺辱,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对待,我们只要有一个伟大领袖,就能够让世界知道我们的斤两,夺回我们应有的权利。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就不是被按下去了事,而是德国被肢解,被驻军,丧失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独立,更不要谈德国的死人和破坏了。

我声明自己并不想影射什么,只是在谈历史,看一看那个时候的历史书,就知道我不是瞎说。

 

希特勒现在肯定是盖棺定论了,这方面的书也同样是多如牛毛。我开始读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国就没有一个张学良,既:为什么在最后的一年,很多德国中,高级将领都明明白白地知道第三帝国要完蛋,怎么就没有一个他们把希特勒抓起来,或者更干脆,杀掉拉倒。为什么德国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希特勒把他们带向深渊,一直到了那个“众神之夜”,希特勒死了,痛苦才算完结,本可以大不必如此,早一点摆脱那个“奥地利下士”对德国人,对世界都要好得多。

这个问题由于下一个变得更不好理解:德国军队的骨干是所谓“普鲁士军官团”,他们是职业军人,根本与纳粹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大名鼎鼎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这些人在其它场合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究竟是什么束缚了他们,让他们在希特勒面前唯唯诺诺,漠视他把德国,这个他们的理想,目标,一生荣誉所在的神圣国家带向毁灭,究竟是为什么?

有人说没有,他们组织了一次暗杀,那就更可悲了,暗杀是一种绝望而无奈行为,他们手握重兵,为什么不公开地反叛。

 

我们来看曼施坦因:“虽然他没有参加在1944年7月企图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但他在1943年左右已从亨宁·冯· 特雷斯科等人中知道有关的阴谋。尽管冯·曼施坦因也同意这种改变是必要的,但他拒绝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他仍然认为要遵守自己的职责。(他以1句“Preussische Feldmarschälle meutern nicht“- “普鲁士的陆军元帅绝不叛变。”来拒绝)他还担心,一场内战将随之而来。虽然他没有参加策划行动,他亦没有背叛他们。”

古德里安:“在战争后期,古德里安与希特勒在战术战略见解上的分歧愈大,由是使得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愈形激烈,并多次发生争吵,但古德里安出于对德国效忠的军人誓言,始终未加入政变推翻希特勒的密谋当中。” 《维基百科》

叫人琢磨不透的到是纳粹的宠儿隆美尔,希特勒肆意抬高他来羞辱德国那些正规的国防军,反而是最可能扯到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而被迫自杀。希特勒一贯瞧不起德国军队的那些高级将领,认为他们书读得太多而无用,就是这些知识分子葬送了一战的德国。在我的印象里,独裁者大都不喜欢知识分子,书读得多一些的人,自然容易看穿“皇帝的新衣”。

前二个不反叛的原因之一就是遵守自己的誓言,德国军人的这种忠诚使他们让希特勒为所欲为。另外就是曼施坦因所担心的内战,希特勒的独裁使得德国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控制得住德国,这就相当于把德国的命运和一个人紧紧地结合到了一起。独裁可能有时能有一些优点,但这个缺点就足可以把其抹掉。人总是要死的,独裁者一死就导致天下大乱在历史上可不罕见。

看一看那次不成功的暗杀就更清楚了,一个上校在参加会议时带进了一个装在包里的炸弹,他知道几分钟后要爆炸后就离开了会场,另一个将军认为那个包有点碍事就把它放到了一个椅子的下面,这救了希特勒一命。

问题就在这里,这些反叛者有人握有兵权,为什么不组织一支部队直截了当把希特勒干掉,希特勒的卫队再利害,也不可能是一支军队的对手。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士兵对自己誓言的忠诚,还有对希特勒的崇拜,不会反叛。

高级军官能够知道希特勒不是战无不胜,知道德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基层士兵可就难说了,戈培尔可不会让老百姓知道真相,让德国人知道他们的伟大领袖正在把德国带向毁灭。他们还正在做着美梦,以为革命形势是一片大好,越来越好。

 

爱因斯坦经历过那个时候的德国,所以他能说出下面一段让人深思的话: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 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光是骨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任人支配的 英雄主义、冷酷无情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的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 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遭到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 败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想到这一点就很有些悲哀,难道不长脑子的人就也非得要没有脑子的人来消灭?难道人类的大脑就得非要给浪费掉?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那种军国主义,极端的民粹在理想的支持下,不把一个国家弄得血流成河是刹不住车的。

 

我极不希望有人把这看成我在借古喻今,那绝非我的本意,我只是在尽量客观陈述历史,如有巧合我也没有办法。

坦率地说,现在的世界不是30年代的欧洲,当今中国人也远不是那时的德国人,中国人太喜欢钱了,人喜欢钱绝不是坏事,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如此,比远大的革命理想要好得多。理想这东西是弄不好是要打仗死人的,而今天的钱是要靠商业活动来得到的,战争和商业不可能兼得。战争从来都是破坏,人命和财产在战争中一钱不值。要是承认中国现在是强大了,难道是因为战争?

希特勒是非常喜欢阅兵的,但和中国不同,那是要鼓舞士气,下一步就是要玩真的。而中国的阅兵是一种政治程序,领导上台以此表示自己掌握了兵权,下一步就要到美国国事访问,宣告自己走上了国际舞台。这非常奇怪,但也绝不是坏事,希特勒根本不相信到那个国家访问是走上了什么舞台(他基本不出国),把坦克开到别的国家更有戏剧性,而且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虽然很多要人外访,到了东道国都不会忘记说:你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民族等等等,有多少真心话就不知道了,但是这样说德国恐怕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德国应该指德国那个文化圈更为妥当,也就是指德语是母语的人,说一种语言自然可以认为是在一个文化圈里面。

德国的工程技术从很早直到今天从来都是一流,我曾经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德国人的东西是被认为是一种标杆,达到他们标准那才是大牛。德国人在抽象思维方面更加不凡,学数学就知道那里面有多少德国人的名字;科学同样如此,别的学科不谈,现代物理就是从那里开始并且壮大的,爱因斯坦就曾经是德国人,德国是现代物理的圣地。德国的哲学家更是了不起,如果把他们拿掉,一部西方近代哲学史我估计要薄一半都不止。在艺术方面除了缺少画家(这非常奇怪),在诗歌,小说,音乐上都有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

平心而论,在西方这样的民族不说绝无仅有,也是极少能与之并肩。但是,这样一个产生这么多天才人物的民族怎么会跟着希特勒一条道走到了黑!就像一个德国历史学家曾经感叹道,希特勒是德国人的宿命,是难逃的一劫,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领袖。

也许伟大和邪恶只有一步之遥,就像二千年前庄子断言的那样,平庸并非坏事,会少多少苦难。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这样看,纳粹的德国无疑是建立了一个样板,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对内种族歧视,对外武力扩张,把这些东西发挥到了极限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子,对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当然还有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如果我们从条顿堡森林战役开始看德国(日耳曼人):因为这一战役使得他们没有被罗马人征服,所以他们恐怕有点实际上处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边缘,一方面他们信奉基督教,但却强调自己文化传统。打个简单的比方,他们崇拜的英雄是阿尔米纽,一个凯撒的敌人,而正统的罗马文明的继承者绝不会如此。

一直到宗教改革的时候,这种边缘导致了他们处于一种被欺压的状态(教会实际控制人可以看成是法国,西班牙),当马丁.路德提出新教的理论的时候,他们的支持实际上具有双重动机。一方面他们认为信仰应该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事情,没有意大利人那种玩世不恭;另一方面在自己的世俗权利上受够了教皇的干涉,就是讨厌一个腐败而骑在他们头上的教皇。马丁.路德可以同时在这两方面使他们都得到满足。

在宗教改革的战争中,他们作出的牺牲最大,结果非常复杂。的确是终结了教会的世俗权利,但是,因为他们的不统一,仍然在欧洲没有地位。虽然科学只能算是宗教改革的一个副产品,然而在今天看来却是最有价值,最终改变这个世界就是它。

后来一战,二战从某种观点来看,都可以看成是德国对现存体制的挑战,但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在今天,德国最终成为欧洲的老大,这个他们渴望了几百年的地位。但是,并不是依靠的武力征服,更不是发明了一个主义来统一欧洲的思想,而靠的是经济。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日耳曼人对近代的西方文明贡献极大,这种贡献很难说与他们的边缘地位没有关系,马丁.路德的虔诚来自于他们的传统,没有他们的支持马丁.路德肯定早就被杀了。所以说,如果从文明,文化这种角度来说,他们非常成功,不是一般的成功,没有了他们(或者说如果他们条顿堡森林战败),西方的宗教,科学,文化种种种种恐怕都会和现在大不一样。

所以说,我们从这可知文化多样性的极端重要,就像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一样,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不同就是活力,单一物种,统一了思想都意味着是在灭绝的边缘。

我以前说过萨特,在他看来,统一思想就是没有了思想,思想的价值在于不同而不是相同,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o-62 回复 悄悄话 Following your logic, HanWuDi is also a most important Chinese in Chinese history. Without him we were all to become Muslims now!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