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古巴导弹危机)
(2012-09-06 07:39:00)
下一个
读史有感(古巴导弹危机)
要讲清楚1962年美苏之间的导弹危机,就得从古巴猪湾讲起。
在卡斯特罗上台之前,古巴类似于美国的殖民地,政治经济都基本上是美国支配。其实他开始的时候并不想和美国彻底闹翻,美国太强大了,而且“古巴革命开始时期的革命家都来自中產阶级、反共产主义的阶层,假如美国没有进行经济制裁的话他们不会与共产主義政府接觸的。”《维基百科》
但美国完全不能容忍,于是就在美国把那些因为古巴革命而流亡的人士进行武装训练,准备推翻卡斯特罗。中情局的设想是这样的,让这些人在古巴的猪湾登陆,当然是从美国出发的,只要建立一个滩头阵地,弄一个临时机场,把古巴在美国的临时政府运到古巴领土,然后向美国公开求援,有了这一个借口,美国军队就开进去,用不着登陆,只要把美国在古巴的军事基地的门打开就够了,以下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
我有些弄不懂,为什么不要临时政府的人坐船一起登陆,那些人年纪太大,经不起风浪?估计认为那不过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后来这却是天壤之别。
当中情局认为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就向美国总统提出了行动的要求。这个时候美国刚刚换了总统,是民主党人肯尼迪。
我想肯尼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美国老百姓中很有人望,但在历史学家眼里却存在着争议。
他出生非常显赫,《幸福》杂志60年把肯尼迪家族列为美国排名12的有钱家族,他的父亲在37到40年是驻英大使,那是二战开始的时候,那个位置恐怕是最重要的大使。所以说他的家庭不但有钱,还有政治势力,和中国一样,有钱的太子党?
他有二点很特别,一是天主教徒,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独一的。现在的美国倒是信仰逐渐在多元化,但美国人在那时绝大多数是新教徒,因此有点担心他和罗马教廷的关系,因为天主教是要宣誓服从教皇的,因此让人不放心。
第二他太年轻了,只有43岁,西奥多•罗斯福是42岁成为的总统,但那是捡的便宜,因为总统被刺杀了,作为副总统升了一级,不能算是选出来的总统。总而言之,他以极小的差距战胜了尼克松,结果就有点是弱势总统。
以下就有些带有一些猜测的说法。
中情局的那一帮官僚自然不太瞧得上他,有钱太子党吗,别人奋斗一生都不见得能得到他出生就有的东西,这样的人不见得有什么真正的才干。
因此向他提出猪湾行动的时候,也许是想糊弄他一下,反正美国总是要出兵的;也许就是对卡斯特罗的力量作了错误的估计,或者二者都有。总而言之,官僚机构就是要生事,有事情才能有重要性,有预算,作为中情局,还有什么比推翻一个政府更让人激动人心的呢。
在得到了中情局一再保证不会有差错以后,上任才90天的肯尼迪,批准了这个行动。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有这个计划,不知是不是年轻,不理解官僚机构的水有多深!
中情局有意无意糊弄美国总统从来就不少见,小布什在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上不是又上了一回当,所以肯尼迪一点都不冤枉,作为最高领导被下面忽悠一下在哪个国家都是家常便饭。
在后来人们看来,这个计划不仅是一般草率,而是根本就是玩忽职守,拿了那么多钱居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情真是奇迹!
首先,中情局认为猪湾是一个人迹罕见的地方,那帮人会登陆了很久卡斯特罗才会知道。结果当他们怀着“光复祖国”的雄心大志,或者就要升官发财的激动,也肯定是二者都有,看到梦寐以求的祖国大地的时候,却发现那里变成了灯火辉煌的一个公园。
悄悄摸摸地上岸是不可能了的,但是他们根本不担心,反正美国人很快就要跟进,卡斯特罗怎么是美国人的对手。但是,不管美国人怎么训练,这帮人可真是乌合之众,事事都不对头,就是没有办法建立一个稳固的滩头阵地。
中情局并没有忽悠那些人,他们自己也坚信不会失败,美国大兵肯定会出动,但是,肯尼迪却不愿意出动美国军队。
肯尼迪不管是什么,都不是草包,他不但打过仗,而且经历十分辉煌。他26岁时作为鱼雷艇的艇长,跟日本人真刀实枪的干过。还不幸得很,鱼雷艇被日本驱逐舰撞为两截后沉没,有11人幸存,后面的事情几乎跟电影一个样,“肯尼迪用牙咬着受伤艇员的救生衣带子,在经过5个小时之后终于游到了一块60多米宽的小岛上。”
当时不会有人知道有一个未来的美国总统在一个无人的小岛上倒霉,只好在经过许多波折后,7天后所有船员,包括受伤的,才终于获救。
“肯尼迪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使他成为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人物,并先后获颁二战紫心勋章、亚洲-太平洋战役奖章、二战胜利纪念章、海军勋章以及海军陆战队勋章等诸多奖章。”《维基百科》
在有作战经验的人看来,这种事办不到有点荒唐,古巴是一个小国家,在那时谈不上像样的军队,苏联还没有对其大量军援,卡斯特罗还只打过游击战。而登陆的那帮人却有着全套美式装备,经过正规训练,人数也有1500。找个偏僻的地方上去,卡斯特罗要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然后再调动军队,那么多人总能抵挡一阵子吧,怎么会连一个稳固的滩头阵地都建立不起来?
事情出了差错,大大的错,肯尼迪有一种上当受骗的强烈感觉。
首先,卡斯特罗的政权并不是像中情局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士兵和老百姓并不喜欢美国人,而且用枪表明了这一点,那帮人倒则更像扶不起来的阿斗。
肯尼迪不愿意出动美国军队有着很多的考虑,在就职演说中:“他不想在演说中偏激地指责当前事务,也不喜欢重新阐述有关於冷战的陈词滥调、论述一些有可能加剧美苏紧张关系的有关共产主义威胁的问题。他希望用词可以激起和平的希望,确定一个新时代的乐观基调。”《维基百科》然而在没有一个像样的借口下,马上就用美国军队去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可不是什么爱好和平的举动,他还得考虑当时在南美普遍存在的反美的情绪。
从另一方面,他已经完全不能信任中情局了,就算要把卡斯特罗搞掉,他得要等自己弄清楚了再说,这样下去也许前面还有更多的麻烦,不能在错误的基础上向前走。他可不是一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总统绝不能给人以这样的印象。
于是他承认失败,但用钱换回了被俘的倒霉蛋。
这个失败使他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批评,靠左的人认为他胆大妄为的胡来,偏右的则认为他胆小不够坚定,这是一定的。
如果他原来只是有点弱势的话,那现在他就真正是弱势了。如果他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的话,说不定会采取不同的方法。
首先的后果就是卡斯特罗感到了致命的危险,全力向苏联靠拢,这本来算不了什么,一个弹丸小国威胁不了美国,但是,另一个人也有了想法,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人生经历和肯尼迪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他从贫苦的矿工开始,一步步爬上去,成为了苏联的独裁者,该经历多少腥风血雨,那不是一般的,而是革命的腥风血雨,凡是有这种经历的人,当然无愧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从他全盘否认斯大林的行为看来,他可是行事有点鲁莽,于是他和中情局的那帮人有了同样的看法,肯尼迪是纨绔子弟,这种软弱的“高富帅”不欺负一下,那简直是天理不容。
不是的吗?肯尼迪要就不去动古巴,一旦动了,就应该坚决把卡斯特罗搞掉,苏联人可是只尊重力量的。
于是他和卡斯特罗一拍即合,开始在古巴部署核武器,因为美国在土耳其有核导弹,而苏联原来没有办法在美洲这样做。在他看来,这是不均衡,苏联几乎没有预警时间。
卡斯特罗这样做不难理解,有了苏联人就不会有第二个猪湾,将来死比现在死要强,况且说不定不会死,这一赌注他还真的押对了。
当U-2侦察机拍回的照片放到了肯尼迪的办公桌上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不能容忍,强硬派直接主张用空袭解决。赫鲁晓夫可真是鲁莽,如果肯尼迪真是一个不经事“高富帅”,在这种压力面前失去了方寸,乱了手脚,就很有可能在冲动下炸了再说,那局面就失去了控制。
幸好肯尼迪不是,虽然是弱势,他顶住了压力,决定要一步步地走,绝不能让局面失控。于是他派出了军舰,对驶向古巴的货船进行检查,称之为隔离。
最后苏联货船调了头,于是美国人大喜,称作:我们和苏联人相互瞪着眼,是他们先眨了眼。但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低估了赫鲁晓夫,此人可不是好对付的。
赫鲁晓夫立刻加大了赌注,在古巴用导弹击落了美国人的U-2侦察机,另一架美國海軍的RF- 8A也被37 mm防空砲火擊中,苏联人全力加快完成核武器的部署,有些开始进入到发射状态。
这次危机的高峰是10月27日,“美国海军对一艘苏联核潜艇投深水炸弹。核潜艇上的舰长以为战争已经爆发,决定发射舰上的核导弹,由于大副执意不同意(按照当时苏联核潜艇的规章必须三位最高军官:艦長、政委、 大副一致同意才能发射导弹),最后潜艇上浮来请示莫斯科的命令。”“由于这些潜艇潜水很深,它们无法与莫斯科通讯。”《维基百科》
人类这个时候真正是在核大战的边缘。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预料美国会在数小时内进行报复,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不可避免。这时肯尼迪又顶住压力,决定不报复并派出自己的弟弟秘密与苏联驻美国的大使谈判。
在得到了美国承诺不对古巴入侵后,赫鲁晓夫宣称,为了证明苏联爱好和平的良好愿望,将把古巴的导弹完全撤出来,危机宣告结束。于是美国老百姓都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其实不然,因为肯尼迪秘密承诺在6个月以后也撤出在土耳其的核武器,但要求苏联人不得公布,二国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这哪里算得上胜利,只能是一个平手。
这大概看得出来不同政治制度的差异,苏联是集权统治,对国内舆论不敏感,有实惠就行;肯尼迪却非常在乎民意,这种胜利能够使他摆脱弱势总统的不利,当然,老百姓不过是又给忽悠了一回。
这次危机影响极为深远,美苏从此开始了实质性的缓和。其实赫鲁晓夫也并不想要核大战,但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的呢?
最重要的就是在那个冷战的气氛中,都在使劲妖化对方,双方接触极少,难免误判。赫鲁晓夫公开宣称要埋葬资本主义,美国总统一般语言要缓和一些,但那些议员为了选票可是什么都敢说,而这些议员不同于共产党的中央委员,在外交事务上是有实际权力的。
总而言之,双方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人类只有缓和,不然一有冲突双方你来我往,一点点加码,最后就是一起毁灭。那个苏联核潜艇上的大副无疑是真正的英雄,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古往今来,无人能比。
此事还产生了另一个副作用,就是越南战争,肯尼迪曾经认真考虑过从越南撤出,但是,这些事分散了他的精力,越南那时还是一个小问题,再说对苏联的任何示弱他都得考虑后果,接下来就是竞选连任,要避免做出重大决策,随后却被人暗杀了。
后一任总统却捏造了所谓“东京湾事件”,把美国拖入了一场全面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人类现在可以说用不着担心核大战,恐怕对核武器的威力有些认识不足。
前苏联进行新地島的試爆是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二的。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威力最大的一次爆炸,有科学家认为其导致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成因,并造成恐龙等生物的灭绝。
这一次试爆原设计是一亿吨当量(设计者萨哈罗夫后来成为著名的反核和异议人士),这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没有问题,但不是所有的政治家都像希特勒,于是减小了一半,但也足以杀死一万平方公里以内所有人,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100枚这样炸弹,恐怕整个地球都受不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这方面的书,大规模核战会导致核冬天,强烈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气流洒遍整个地球。就算没有这些,摧毁了工业,特别是运输系统后会导致大规模人口减少,因为没有了它们,地球根本不能承受这么多人活着。
多半小时的预警时间有那么重要吗,就像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怎樣,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時,人們手中的武器將是木棒和石塊!
人类有了核武器时,就是第一次有了毁灭自身的能力,人类能不能存在下去,就取决了自己了。所以说世界政治也许并不是那么复杂,关键就是不能让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有可能成为核大国的独裁领袖。
不然人类的命运可就是让人担忧。
下面就来说一点估计要挨砖头的话了。
毛泽东曾经在苏联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跟他谈什么,打就完了,说敌人不打是不倒的,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必须要打,通过革命的手段,通过武装打败他,既然你的力量这么强大,还谈什么,所以什么“绞索政策”都是在这样的观念下提出来的。
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
这个讲话是记录在案的,我不认为有谁能造假。而且当时的中国领导层是反对美苏缓和的,说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认为苏联是修正主义根据之一就是对美帝奉行所谓“投降主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就不会忘记。
我不想加任何评论,认为大家自己可以得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