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母亲的故事(童年一)

(2010-01-07 08:04:38) 下一个
母亲的故事(童年一)

人要理解父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是并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年轻时是什么样子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他们面临什么样的世界,他们遭受了多少苦难,我们很难理解。当他们把我们抱在怀中,无限怜爱,下定决心,一定要我们幸福时,我们却在嚎啕大哭,或则在酣睡中喃喃自语。
二是人都在不停地变化,小时候我们不懂事,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有多少爱,多少担忧,多少盼望。开始懂事了,他们却变得唠唠叨叨,千叮咛万嘱咐,好像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叫我们心烦。
等到我们什么都懂了,什么都明白了,想对他们说点什么的时候,却晚已,他们已经再也听不到了。
我们知道这一幕幕正在上演,将要上演,却毫无办法改变,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我们的世世代代。
人生永远是一个遗憾。

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母亲童年了解得非常少,她很少谈,原因我以后要讲。
记得我们安葬完母亲,哥哥说:
“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们今天来谈谈我们的妈妈吧,每个人讲讲自己知道的。”
我们就讲啊讲,一直谈到了很晚。我那时才第一次知道了她的许许多多事情,但却无法问她有多少是真实的,要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问她很多很多。
但,那是不可能的。

母亲出生在长江边的一个中等城市,我好多年前第一次去就走到了母亲旧时的住宅,那是一幢两层楼的灰顶砖瓦房,很大,已是破旧不堪,但却是热热闹闹,窗前门前挂满了衣物,做饭的声音,孩子的哭闹,每个窗子都是灯光。
但我知道,那都是一些陌生人,跟她跟我都毫无关系。
对面有一个小卖铺,柜台就在街面上,上面都是玻璃罐装着糖果,门口还有榨菜坛放着咸菜,还放着些水果。
我就站在那里慢慢地看,静静地想:母亲小时候会不会就在这里买糖果,她极喜欢甜食,她会踮起脚来,指着那些罐罐,大声地说:
“我这个要一点,那个也要一点。”
也许还会有点不好意思地加一句:
“我还想要一个广柑。”
我知道她一定会这样。小时候她带我出去的时候,我总是只要我喜欢的那一种,她就会笑到:
“你怎么跟你爸爸一样,就是一个死心眼,什么东西都应该尝一尝,也许有你不知道的好东西呢。”
据姨妈说,母亲买东西并不需要钱,旁边小店的老板会一个月来结一回帐,舅舅看着那长长的账单,多半是母亲的杰作,只是摇摇头,了不起就是说:
“你就不能一次多买一些,真是不怕麻烦别人。一个姑娘家,不要一天到晚在外面疯跑。”要不然就说:“我不是才从店里拿回家一篓柑子,还没有吃完,那是最好的货,为什么别人的东西就会好。”
可母亲才不会这样呢。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这是女人极大不同于男人的地方,是她们的天性。男人到商店是去买东西,买了就走;而女人是去逛的,买不买,买的好坏,那都是其次。
有人考证,这是从原始社会来的。男人那时的主要工作是打猎,目标明确,就是要得到一个;女人则是到处晃悠,看那些野果那吃,什么东西能做衣服穿,结果就是她们从那时候起一直逛到了今天。
你可以说:女人看重的是过程,男人的则重点是得到。就像婚姻:男人结了婚,这件事就完了,就应该想下一站。但女人却想得是永远过程下去,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浪漫。
我不由地想,这是那一家杂货店吗?母亲会买一些什么?
我本想问一问老板,可一看她的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只好悻悻地走开。心想:自己一定是有毛病了,那可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个世界都变来变去多少回了,不会有什么痕迹了,都随着岁月一同消失了。

估计母亲小时候还是很幸福的,一定有点得大人的宠。证据就是她很有点任性,一个从小就被压着,漠视的孩子,长大就不会性格开朗,我行我素,没那胆子。
姨妈也是这样说:
“你妈妈小时候一张小嘴又甜又会说,人聪明伶俐,长得也漂亮。人人都喜欢,你舅舅不知有多宠她,对自己的孩子都不是这样的,对我就更不要说了。”
母亲最小,不到三岁姥爷就死了,她实际上是舅舅带大的。他比母亲大了16岁,估计对这个幼年丧父的妹妹痛爱有加,一直让她读到大学,在那个时候,女孩子读大学可是不多的,在那个地方可能也是非常少的。虽然我的亲戚都不是穷人,但我的母亲还是他们中间的第一个。女孩子是人家的人,最重要的是找个好人家嫁了,一生就无忧了。
现在好像又变回去了,要是母亲还活着在,肯定看不惯,她一生都在妇女解放,不愿依附别人,她也做到了,怎么现在走了回头路?

母亲一直在教会学校读到初中,我搞不清楚是当地学校不收女孩子呢,还是舅舅不愿意她上那种学校。
有一段时间说教会学校是文化侵略,但母亲说那些嬷嬷对孩子极好,从不打学生,外面的学校是打的,也不会不给饭吃,犯了错,就是要你向主请求原谅。
母亲说她从来没有被罚过,可能她是很乖巧。母亲有一段时间是住在学校里的,有一个嬷嬷对她特别好,母亲要是害怕了,就会钻到她的被窝里,等母亲睡着了,她再把母亲抱回去,因为那是不许可的。
那个学校有些孤儿,大多数学生都是家境还可以的,还得是教徒。我就问:
“你们家信教吗?”
“没有人信。”
“那你怎么能进去读呢?”
“我们家捐了一些钱,她们就收了我。”
可见上帝也有点见钱就门开。

那个学校主要是教圣经,也教一点简单的算术,母亲没有学到很多东西。但有两点对她很有用处,一是英语,那学校的嬷嬷基本上都是美国人,母亲说写都得用英文,结果到她上大学时,教材很多都是英文,教授也有一些是用英语上课,有人受不了,她却占了便宜。
第二就是女红,母亲的手非常巧,别人穿在身上的衣服,她看一眼就能回家做一件。我小时候的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她做的,她经常一边看书,一边打毛衣。
她最喜欢打毛衣给我穿,这样一年一打,总会很合身。当然缺点也会有,有一次我的毛衣袖口磨坏了,我就和别人一起笑嘻嘻地拉毛线,结果回家就只剩下半个袖子了,把她弄到哭笑不得。
于是她就把自己的一件那种苏格兰花呢子的外套拆了,还是她年轻的时候穿过的,质量极好又好看,还是像新的一样,做成袖口,还把肩膀,胳膊肘也给帮上,配上毛衣的颜色,一定非常好看,因为她第一次给我穿上时有点得意地说:
“你得把你的小脸保持干净,才配得上这件衣服。”
结果就是走在路上经常被人抓着看,到学校女老师还要我脱下来看,估计是那时的人都穿得很单调。
把我烦死了,你想想吗,正走在路边上,看到了一个漂亮的蛐蛐,刚想去抓,可自己却被别人当漂亮的蛐蛐抓了,一回头,一个像妈妈一样的人,倒是笑容可掬,问:
“小朋友,你这衣服不像是买的吧?”
“是我妈妈做的。”
“那你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我不知道。”
这不是废话吗,我要是知道,那我不就是妈妈了。
后来我实在烦了,不想跟她们废话,转身就跑。往往就听到:
“这孩子真是没有礼貌,不过那衣服真是漂亮。”
到底是谁没有礼貌,不错,我是小孩,但小孩你们就可以随便打搅,我又不是一个蛐蛐,我是一个人,凭什么你们想抓就抓,真正的漂亮蛐蛐早跑了。
如果一个孩子也跑去抓一个在正走的大人,他们还不抓蛐蛐,没有什么正事,问:你的衣服真漂亮,是哪里来的?
他们肯定不会理,然后你也说:这个大人真没有礼貌,不过那衣服真是漂亮。
你可以想一想那会有什么后果。
大人就是从来不知道尊重小孩,有错永远是小孩的。
于是我就不愿意穿那件,母亲有点奇怪,问:
“那么漂亮的衣服你为什么不愿意穿呢?”
“我被烦死了,总有人拉着我看,我不想没有礼貌。”
她到是一点不像我那么烦,反而笑了,那也是的,别人又不抓她,当然她不烦。过了一段时间,又跟我做了一件新的,好家伙,更花哨。
大人就是这样,只管自己做衣服高兴,完全不顾我们的感受。你们要喜欢就自己去做了穿,让别人去抓你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若尘liu 回复 悄悄话 能站在"人要理解父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的角度理解父母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赞孝子一个.
blueberrypie 回复 悄悄话 Well written, very moving. The first paragragh is exact what i feel.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如果在安葬母亲之前,就讲讲母亲,她该多活几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