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读史有感(魏晋文章)

(2009-08-13 08:10:45) 下一个
读史有感(魏晋文章)

三国无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尽管这样分裂的情况出现过多次。就在南北朝的时候,也有一个后三国,但很少被人提起。
有人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但我认为不全是,因为历史学家是不会认真看待《三国演义》的。
尽管经过近两千年的历史磨洗,但在历史书中,他们仍然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刘备老练深沉,待人宽厚;孙权少年英雄,知人善用。曹操则是一个最复杂的人物,极不好说清楚。
想来想去,只能用一句话,曹操在很多方面恐怕代表了中国人。

做了皇帝而真正有文采的,只有曹操和李后主,两人极不相同,一个是事实上的开国皇帝,另一个则是亡国之君,所以写的东西自然大不一样。
李后主的词当然好,但那样的文章太多了,鼎鼎有名如李清照,曹雪芹。先富后穷的人最喜欢写,一是郁闷,有写的欲望;二是原来读过书,能写。如果原来就是个穷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不平,也恐怕不识字。
就我来说,觉得李清照更好,牢骚里有一种慷慨,其中的大度男人也不能过。李后主则是整天愁啊愁,像个小女子。
曹操则有文人所难有的激昂和苍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只能是曹操,大气,好像日月为他而生。 比如苏东坡就会说: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想想原因,恐怕是曹操是一个得意的帝王。所以他的眼里看到的东西自然跟文人很不一样。

文人又叫骚人,无疑是从《离骚》而来,也就是发离骚的人。最常见的牢骚就是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受到了委屈。可绝大多数出名的文人其实并无政治才干。在纸上指点江山是一回事,真的干又是一回事。
比如李白,运气着实不错,他在长安的时候正是唐朝得意的时候,政治气氛宽松,乱说乱来一下不要紧,皇帝只是笑一下。后来到了“安史之乱”,情况就大变,不仅不能指望李白来平定,他自己都卷到所谓的谋反中,不是碰到了大赦,命都没有了。
曹操无疑是历史上顶尖的政治家,真正搞政治的人是不会发牢骚的,那没有用,只会干真的。所以曹操的文章没有一点牢骚,悲就是悲,喜就是喜,倒霉了是我的运气不好,成功了那是我的努力。从不怨天尤人,没有一点点文人的酸味。
我并没有贬低文人的意思,因为我们也是发牢骚的人,所以那些牢骚我们喜欢,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比如在某段时间里,看到了老板,我就想起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想我是曹操,就一定把那家伙痛扁一顿。
但我不是曹操,我只不过有点阿Q,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人没有银子是活不下去的,特别是在美国。
从古到今,能像曹操那样能有几人?所以曹操的文章就更是难得。
虽然我们不是曹操那样的人,但我们还是能从他的文章领会到一些别样的东西,这难道不是一件幸事吗?

一些人认为文学家得要是苦兮兮,惨兮兮的,最好是周围在不停地死人,自己也要给弄得死去活来,起码要不得志,这样才有感受,写得出好作品,比如像屈原,苏轼,张岱。
曹操告诉我们这不对。
曹操可是极为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可在文学史上,他一样极为重要,影响深远,自成大家。
由此看来,文学才能恐怕是有点天生的。有些人困苦才写得出东西,是因为在富贵中他们忘记了写,灯红酒绿,挣钱做官去了,那些东西更吸引人。

曹操还有一点很有意思,他的文章很多是公文,肯定写了很多,他必须如此。
要是换一个人,这样写公文肯定要挨板子,他可不怕,因为他是事实上的皇帝。所以说,魏晋文章是由他兴起的,别人只好跟着他来,不然就会挨板子。
只可惜流传下来的太少了。

魏晋文章不管从成就还是影响都是惊人的。
唐宋是公认的中国文学的高峰,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达到过那个高度。但却是以魏晋为基础的,各方面都受到魏晋的深刻影响,没有魏晋,哪来的唐宋。
从成就来说,两谢的诗就是拿到盛唐也毫不逊色;短文就更不用说了,像诸葛亮,羊祜,王粲,虽唐宋八大家也不能过。
况且还有曹操。
下面抄几段常见的评价: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 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百度百科)
“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维基百科)
我更喜欢鲁迅的评价:清峻,通脱,华丽,壮大。
清峻可以理解为简洁而言之有物,不说废话。
通脱一词现已不用,我想是有些潇洒,真诚坦率,不玩虚的。
如果说华丽,壮大不是魏晋的产物,那么清峻,通脱则是魏晋文章对后人的影响。

曹操虽然是一个得志的帝王,但并不像有些帝王那样,文章得意洋洋,或则是趾高气扬,他的文章中有一种最深沉的沧桑和悲凉。
感叹命运的不可知,人生的短暂,自然界的无比辉煌,叫人心动不已。
有些宗教的感悟,这个最难,所以后来没有人能学到家。

魏晋文章有两个人的影响要比别人更大一些,一个是曹操,很好理解,所谓魏晋文章是从他兴起的,别人自然都要受影响。
另一个就是陶渊明。
中国的隐士最早的恐怕是“不食周栗” 伯夷,叔齐,鲁迅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半是嘲讽地调侃了一番。春秋战国时有介子推,据说寒食节就是这样来的。西汉隐士不出名,东汉就了不得,开始就有了严子陵,他和光武帝刘秀的故事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前面的隐士虽然出名,但好像主要精力都钓鱼去了,不写文章,真是可惜了。
没听说陶渊明钓鱼,但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好,从那以后,田园诗文,隐士文学就大行其道。

隐士好像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或则是政治现象。
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一般来说是诸葛亮,辅助明君,救国安民。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们不想当皇帝,只想做丞相。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秀才造反只是一句笑话。这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原因。
秀才,秀才,总是书读得不少,于是什么事都要讲个道理,有个历史根据,可天下成大事的人都要冒险,要有点不择手段。干脆地说:得天下的人要有一些流氓气,敢赌,敢干,脸皮要厚,刘邦就是典型,读书人缺的就是这个流氓气。
外部原因就是正统文化的压力,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皇帝,应该去谏,死谏活谏都随你,被皇帝杀了,那是最好,名垂青史了吗。不能造反,那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要被人唾骂千秋万代。
这大慨就是“主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或则换一种说法:只许皇帝杀人,不许臣下反抗。
后来的说法又不同了,叫做:革命总是曲折的,个人受一点委屈算什么,要相信组织,要经得起考验。
的确有点流氓。
想一想就知道是哪里来的了,皇帝自然巴不得人人都学诸葛亮,一心一意辅助他们子孙,不管是愚蠢还是残暴。
其实这张纸一捅就破,皇帝凭什么就是你家的,你的位置一样是抢来的,不然皇帝就永远应该姓秦。就像鲁迅所说,只要是抢到了,年代久一点,正统文化自然就站过来了。
关键是要抢得到,而且子孙要像样子。
所以说司马懿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况且他还没有抢,想不想抢都是一句话。

鲁迅说过,孔孟之道不过是一个敲门砖,门一旦敲开了,转头就扔了。那么什么是士大夫真正思想主流呢,只能是老庄之道。
不要忘记还有那些敲不开的,或则嫌门开的不够大的,那一定是绝大多数,就会去歌唱隐士,不如归来归去兮。
但不要给忽悠了,那未见得是真的。

隐士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真隐,像严子陵,对做官确实没有兴趣;一种是半真半假,像诸葛亮,碰到好的offer还是要出山的;最多的就是假隐,隐是为了出名,出名就是为了做官。
如果现在还有这一类隐士,奥运会就不要开了,起码是长跑项目不要搞了,因为冠军永远是他们拿。别的项目也危险,想想吗,隐士,隐士,一定住在深山老林里,和京城之间一定会有大河,峡谷一类的东西,他们肯定天天在练什么跳远,游泳这一类东西,好等皇帝一声召唤,尽快地赶到京城。
别人没有他们这种动力,肯定是比不赢他们的。

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刘备只有一个,所以文人想当诸葛亮就注定要失望的。
而且实际上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不然刘备就不会有一生中最大的那一次失败了。
君主和臣子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当然,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那不过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中的折射。
于是隐士们就太郁闷了,治国大计得不到赏识不说,长跑也是白炼了的,只好去写。

过去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当公务员,官做的不如意了,诸葛亮当不成了,写还是能够的。
可以想象,这种东西该被人写了多少。在我的印象里,那些著名的文人没有不写这样的东西的,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而陶渊明可以说是他们的祖宗,你说影响大不大。
只有曹操是不会这样写的,他用不着得到别人欣赏,靠别人提携,他自己干。成不成功,那是天意,牢骚是不肖发的。

其实庄子并不是隐士。隐士是不想做官,而庄子则根本质疑官这个东西。庄子理想的国家是小国,不过百里,是用不着什么官的。
他大概是早就看出,是官就会生事,贪官腐败,清官追求名声,都要折腾老百姓。
但庄子是一回事,他的影响又是一回事。

同样陶渊明是一回事,他的影响又是一回事。
陶渊明好像的确不喜欢做官,也不见得喜欢写,最感兴趣的却是喝酒。这点和阮籍一样,据鲁迅说:阮籍是因为时局不得不喝酒。
那么陶渊明呢?也许是想靠喝酒忘记点什么?
人恐怕总是要想像曹操,做点事情的吧,所以说隐士恐怕并不像他们自己写的那样悠闲,轻松。

也许有人认为其它朝代有更杰出的人物,但在文学史上,魏晋是无与伦比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