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拥抱知识 摆脱“弱势”by 李鸣镝

(2007-09-13 08:17:58) 下一个
这是李鸣镝几年前写下的一篇得奖的文章,时间很久了。但文中依然可见李的思想的敏锐、见识的独到,现在我们重新发布在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李鸣镝,认识这个坚强的人。(苍狼之吻 于2007-8-19, 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b756470/d56935424.htm)

         残疾人通常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弱势”体现在残疾人生活中普遍有三难:求学难,就业难,成家难。其中求学难造成的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是导致残疾人"弱势"的根本原因,也是政府解决残疾人问题的瓶颈所在。下面这组数据印证了上述观点:我国现有6000万残疾人,南京市最新统计残疾人达到25万,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远低于平均水平。

         那么,造成残疾人与知识疏离的原因何在?其实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阻碍因素来自传统的学习模式。这种耳提面命依赖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犹如在众多残疾人面前竖起一堵厚厚的墙,让他们只能望而兴叹。曾经,一纸体检不合格证明击碎了多少残疾学子的大学梦……

         一个新时代到来了,智力成为主导,智力成为主导,知识成为资本,观念不断更新,社会日益宽容。一方面,由于各方共同努力,越来越多残疾学子的身影出现在大学校园,侯晶晶、邹飞、程玉云……南京社会各界的关爱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他们不负厚望,努力学习,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知识传播途径大为拓展,除了常规学校教育外,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各类培训班提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学习机会,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知识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被称为"未来的教育方式"。这些"没有围墙的学校"为每一个渴望学习的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知识回归本质,身体的缺陷便不再成为障碍。陈星,一个命运的不幸者,却是INTERNET时代上的幸运儿。因残辍学足不出户的她,通过网上学习掌握了一手出色的动漫制作技艺而被一家网站聘用。这样的事情,在十年甚至是五年前,还像天方夜谭般不可思议,今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俞贷维(市残联副主席,栖霞区政协委员)走过的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坎坷的路,也是沿着知识的轨迹,最终以知识改变一生命运的路。当年被拒大学校门外,俞代维没有熄灭求知的欲望。她边自学边摸索,以一台编织机起家成就了今日的广阔天地。回首过去。她庆幸自己即便在最艰难的日子也没有动摇对知识的信念。

          如今,俞岱维仍然挤出时间去电大学习深造,她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任务。这也是时代的要求,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不能没有学习型的残疾人。新的时代,如果我们重新定义“弱势”内涵,那就是没有学习的能力。大多数残疾人完全可以凭借健全的大脑获取知识,通过运用知识摆脱弱势,更全面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在每一个领域同健全人比肩而立,携手共进。社会中残疾人群体的命运改变了,这个社会的命运也将改变。新时代赋予了这种可能,只能政府、社会和残疾人一齐努力,改变观念,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这个目标一定实现。

          知识,使残疾不再成为障碍,让残疾人能真正实现做生活强者的梦想。知识,曾经造就荷马、帕斯卡、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这样的奇迹,知识,也将在新世纪的晨曦中照亮广大残疾朋友矢志以赴的前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