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四、五次战役期间,是我志愿军后勤最困难、最艰苦、最复杂的时期,也是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忍饥挨饿最多、人员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我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后,军委对这种情况十分重视。五次战役后期,军委专门派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副部长张令彬、空军司令刘亚楼和炮兵司令陈锡联等同志到空寺洞“志司”,具体了解后勤困难,研究如何加强对志愿军后勤的支持。
彭总对杨立三、张令彬、刘亚楼、陈锡联等同志说:现在最困难、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后勤供应问题,就是粮食供应不上,弹药供应不上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后勤建设。而当务之急呢,就是要迅速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不好解决!
杨立三、刘亚楼他们认为彭总和我们的意见很有道理。回去后,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徐老总、聂老总等军委领导作了汇报。军委很快表示同意我们的意见,并给我们发出指示,决定“在安东与志司驻地之间,组织志司的后方司令部”。
1951年5月14日晚,在空寺洞满是矿洞的山坡下的一座木板房里,彭总组织志愿军党委常委的同志邓华、我、韩先楚、甘泗淇、解方、杜平开会,研究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的机构设置、干部配备等问题。
会议一开始,彭总就说:“有一个事情,咱们得先定一下。中央决定成立后方勤务司令部,说‘志后’在志司首长的意图和指挥下进行工作。现在中央又给我发来电报,要求志后司令要由志愿军一个副司令兼任。现在我们就先定一下,谁来兼这个后勤司令。”
我一听彭总这话,就预感到八成得由我来兼了。因为一进到朝鲜,后勤就是由我来兼管的。我们的副司令一共4个,朴一禹是朝鲜人不能兼,邓华和韩先楚原来也都没分管过后勤,我不兼,谁兼?可是,从我内心讲,并不愿意兼这个后勤司令。我不愿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我长期以来一直是做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的,我对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特别是军事工作更熟悉。第二是朝鲜战争的后勤工作太难搞,我担心搞不好,搞砸了,没办法交待!我不想兼,又不好提别人兼,就闷在那儿,不吭气。
洪学智(左四)在朝鲜战场
我不吭气,别人的发言倒是满腔热烈的。邓华、韩先楚、解方、杜平,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说老洪兼好。
我一看这事实在推不掉了,再推下去非搞僵不可。于是就开始讲条件了。我说:“这个后勤司令我可以兼,但是得有个条件,允许我这个条件,就行。”彭总问:“什么条件呀?”
我说:“条件很简单,第一个是干不好就早点撤我的职,早点换比我能干的同志;第二个,我是个军事干部,愿意做军事工作,抗美援朝完了,回国以后,不要再让我搞后勤了,还让我搞军事!”
彭总听了以后,笑着说:“我当是什么呢,就这条件呀? 行! 赞成! 同意你的意见!”
就这样,在这个会议上,志愿军党委正式作出了由我兼任后勤司令的决定。会后又将决定上报了中央军委。
1955年国庆节洪学智(左一)与粟裕(右二)、陈赓(右一)、肖华(右三)在天安门城楼上
(本文作者:洪学智(1913.2.2—2006.11.20),安徽金寨县人,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参加商南起义和长征,毕业于红军大学。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建国后历任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中央军委第一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