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版的秋菊打官司
(2009-02-13 13:51:28)
下一个
这是3、4年前的事情。购车受骗对很多美国新移民来说并非新闻,在发现上当后大部分受害人多半是气愤难平,誓要将骗子绳之于法,但面对财力强大的对手,消费欺诈案件投诉的繁杂过程,加上自身在语言方面的局限,不久就会放弃,自认倒霉了事。但最近一位不谙英语,也没有财力聘请律师的闽籍女子却凭着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对“天下自有公道”的信心,将某大型车行告上法庭并迫使该车行提出庭外和解的要求,令购车受骗的受害者看到了希望。
这位意志坚定的购车人张太太上当受骗的故事和很多新移民受骗的经历大同小异,不谙英语,不熟悉消费者保护法律,再加上车行和销售人员帮助联系的贷款银行都是颇具规模的大型机构,赢得了她百分之百的信任。
但等收到银行寄来的贷款帐单时,张太太才发现买车时跟销售代理讲好的23000元5.8%利息的贷款变成了32646元和7.99%的利息。当她致电向车行的销售员索要当初签署的合同时,却被一拖再拖,最后毫无结果。当她到贷款银行索取合同时,也被拒绝,银行的工作人员态度很不友善,并告诉她因为贷款是通过车行代理的,只有车行才有资格索要合同。
张太太意识到车行方面似乎在有意欺诈,她多次找车行管理人员投诉,得到的答案是,“要告就去告吧,美国是讲证据的。”张太太知道自己是走入了一个事先设好的圈套,不给受害人留下任何证据是这个圈套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销售员一直没有将合同寄给她的原因。但生性不服输的她拒绝因此放弃,凭着一股闯劲,她向老板请了长假,开始了一场现代版的秋菊打官司。
自知无法从车行方面取得文字证据,张太太机智大胆地携带微型录音机约见车行销售代理,在对话中诱引该代理重复了当初合同约定条款,这盘录音带事后成为案件有利的证据。
从2006 年3月份开始,张太太走访了包括消费者事务局,地区检察官办公室等在内的十几个相关的政府部门,但投诉案如石沉大海。她也面见了不计其数的律师,但因为损失数额较小,也没有律师愿意接这个案子。但一些好心的律师被她的毅力所感动,指点她如何作为个人向民事法庭投诉。4月份,张太太在朋友的帮助下填写了诉讼表格,将车行告上法庭。
在诉讼的过程中,没有律师孤军奋战的张太太屡次遭受车行方面律师的刁难,但她坚韧不屈的精神却压住了对方气焰,在第二庭结束时,对方终于主动提出向她提供一定数额的赔款作为和解。
张太太说,当初决定坚持的原因并不是要得到赔款,而是想给心术不正的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移民都任人宰割。她并鼓励有同样遭遇的新移民,诉讼的道路是漫长的,很多事原本可能会觉得希望渺茫,但只要坚持,正义总会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