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庄则栋的。他是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至今无人能破其国际、国内、队内大赛“三连冠”的纪录,小小的乒乓球在他手里成为“国球”;那场着名的打破“中美坚冰”的“乒乓外交”,最初也是因他而起。庄则栋又是个争议人物,一生大起大落,赞誉与非议同时环绕──“文革”期间,才30多岁即执掌国家体委,“文革”后却因这段经历而被隔离审查。
这几年,庄则栋的身影又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虽说身材早已走形,但狂傲生猛的劲头依旧映射出当年“东方猛虎”的影子。11月2日,他在中山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政协杯”乒乓球比赛开幕式,期间接受了本报专访。
赫赫战绩
我拿过的冠军比国家队其他队员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当然了不起!
记者(下文简称记):提到您就想到“三连冠”,这也是您一辈子的骄傲吧?
庄则栋(下文简称庄):我1959年入选国家队,到1971年离开国家队,前后13年。我拿的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和国家队内部公开赛的男子单打冠军的数目,比国家队50多位队员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得多。就是现在那些冠军听到这个成绩都要吐舌头,当然了不起啦!我有这个资本骄傲。
记:您好像一直都是这么自信,以前是这样,经历过很多波折后现在还是这样?
庄:那当然!没有自信还打什么球?还赢什么?我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会这样。我一辈子不管什么时候,这个自信是不会丢的。当年创造中近台两面攻打法,开始也有人说不好看,说是左一拍,右一拍,发球乱弹,但是我相信这种打法适合我,我能打出来。现在我还可以骄傲地说,这种打法是我独创的。
记:但是后来有报道披露说当年您的“三连冠”跟李富荣他们几个队员按组织上的指示“让球”有关,是这样吗?
庄(有些激动地拍拍记者的手背):我问你,打乒乓球是国外的比赛难打,还是国内的比赛难打?当然是国内的!乒乓球高手都在中国。而我既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三连冠”,还是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三连冠”。不光如此,国内比赛中又属国家队内部比赛最难打,我怎么样?照旧“三连冠”!
国内的比赛哪儿存在“让球”啊?大家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他们还不是每次都输给我!这么说,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记:就是说即使没有“让球”这码事,您也是当时的世界第一?
庄:让不让球我们管不着,当时是计划经济,那都是组织上决定的事。我只管打球,技术在那儿摆着,我庄则栋就是靠实力打球!
记:现在的中国乒坛您怎么看?最喜欢那位国手?
庄:还是不错的,很多有前途的新手,继承创新了我们以前的打法。我最喜欢的当然是王励勤,他发扬了我的中近台两面攻打法嘛!(笑)(
庄则栋年青时代
“乒乓外交” 我当时就想着都是在运动场上比赛的运动员,跟他友好友好。
众所周知,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庄则栋则是“乒乓外交”中的关键人物。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各国记者纷纷拍照,进行图文并茂的报道。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记:“乒乓外交”时期是您人生的一个巅峰,当时您跟科恩在车上偶遇,然后送他礼物,真的像当时纪录片和报纸上讲的考虑到了中美关系那么深远吗?
庄(大笑):那都是他们后来胡说八道,我当时就想着都是在运动场上比赛的两国运动员,跟他友好友好。我只管在台上打球,真正把它办成外交,把小球从地球这一端“打”到那一端,那是毛主席和周总理高瞻远瞩的策略。
记:那您自己怎么看待当初所做的那些事和在“乒乓外交”中所起的作用?
庄(沉默数秒,随即声调有些激昂):那些事我不提,大家也明白它的意义,起码当时没有别的人做到那些事!我这么跟你说吧,“乒乓外交”是周恩来一手搞起来的,他的机要秘书曾经传达过这样的意思──庄则栋在“乒乓外交”上所起的作用,要说多大就有多大。你明白吧?“要说多大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