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有歌(45)
(2010-03-12 17:54:54)
下一个
第四十五章
这次,亚南被卫东活生生气得胃痛。
这个卫东,有时候做起事情来真是让人莫名其妙。以前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好好练口语通过考试,他不放在心上,后来吃了亏,还搭上自己的私房钱;现在终于通过考试,又恢复了助教资格,第一想到的不是快点还自己垫上去的钱,却是把他妈办出来探亲。最最可气的,是同头到尾都不和自己商量一下。亚南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假如当初卫东好好跟她商量,她也未必会反对,可是,卫东用这种“先斩后奏” 的方式先把他妈请来,实在让亚南鄙视。
亚南走到厨房里倒了一杯果汁,一仰头喝光。
“怎么了?” 何静问,“跟你先生吵架了?” 她有点好奇,因为这还是第一次见亚南高声大嗓。
亚南在沙发上坐下,有点疲倦的点点头,“说出来你都不会相信,我先生办他妈来探亲,直到他妈下了飞机才告诉我。”
“怎么会这样?” 何静也吃了一惊,“他是不是怕告诉你,你会不高兴?”
“我想是吧。可是,他拖到现在告诉我,我就会高兴了?” 亚南把从去年到现在卫东和她之间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何静。
“原来是这样。我在想,他是不是在你面前觉得有点自卑?很多男人都是这样的。”
“他要自卑随他去,反正我又没看不起他。我只是觉得他莫名其妙。”亚南嘀咕一句,“这次寒假,我不回去了。跟他妈一起住,热闹死了。”
“你婆婆人怎么样?” 何静问。
亚南叹了口气,要是能和婆婆相处得好一点的话,她也不至於如此。
第一次见到婆婆,她就想起“沙家滨”里一句台词“这个女人了不得”。那时,她跟卫东刚结婚,他家里因为是长子娶亲,坚持要在当地也办一次。他们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转几个小时公共汽车,又坐一段拖拉机改装的“小巴” ,最后再爬一段山路,终于来到卫东的家乡--这个在他嘴里“山清水秀” 的地方。
不得了承认,这个地方确实很有点天然风光,然而,大热的天走了那么多路以后,亚南根本顾不上看风景,一心只想快点洗个澡然后躺在床上睡一觉。
卫东的家里有三间砖房,在当地条件居然还算是不错的。卫东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现在两个妹妹都出嫁了,弟弟出外打工,所以,家里只有父母两个人。一走进他们家的院子,就看见婆婆站在墙根,叉着腰、扯着嗓子隔着墙在跟人吵架。讲的是当地方言,亚南约莫能听懂一点,大致是在骂邻家的狗拍死了他们家养的几只小鸡。骂人的词汇乏善可陈,可是婆婆那嘹亮的嗓门着实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亚南很快看出,公公是个百事不管,一天到晚吃饱了饭就会跟着收音机唱戏;而婆婆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做起事情来井井有条,大概也是亏了她,卫东家才能撑起这一份“家当” 。
亚南是个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觉得农村就是一副大的水墨山水画。等真正到了农村,她才发现,在这里,不仅很多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是没有的,而且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随地可见的鸡屎,比如路边四处的粪坑,比如个子大得像模型飞机、轰轰乱飞的蚊子。卫东家里没有纱门纱窗,厅堂里一天到晚点着蚊香还熏不走蚊子,亚南坐了一会儿,腿上就被蚊子咬出整整齐齐一排包。
因为第二天就要请客,卫东家里堆了好多菜,他母亲正忙里忙外张罗各种东西。卫东一进门就被他母亲叫去帮忙了,对亚南,他母亲只笑了笑,招呼一声“随便坐,自己倒茶喝” ,就转身走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四个人围坐一桌,桌上放的是中午的剩菜,卫东的母亲只是煎了几个鸡蛋算是“招待” 亚南。卫东的父亲随口说了一句“拿点熟菜出来嘛” ,就被他妈瞪了一眼,“那些菜明天要招待客人的” 。
亚南的脸上维持着微笑,可是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从小到大,她无论到哪个同学家都没有受过这种待遇。跑这么大老远带了礼物上门,第一顿就轮到打扫剩菜,这是什么待客之道?二姐做准媳妇的时候每次上隔壁陈家吃饭,人家都是专门炖这炖那的,就怕她吃不好,现在自己呢?简直一点面子都没有。是不是真的像她一个同学说的,他们农村的父母喜欢对媳妇摆“架式” ?
晚上,她跟卫东睡在西面厢房,屋子里热得像火炉,家里唯一一台风扇在卫东父母房间里,亚南只有拿着一把大蒲扇一边拍蚊子一边扇风。她很委屈的想,家里每次来了亲戚或者客人,爸爸妈妈宁可让女儿都去睡客厅,也会把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人家住,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给人家用,为什么卫东的父母不是这样呢?她并不是计较,其实她也直到,农村有很多条件是不可能和城市比的,如果要享福,就索性不要来。她只是觉得,既然来了,就应该受到客人的待遇,即使是一碗阳春面,如果主人是倾其所有、全心全意的,一样可口。然而现在,她觉得自己根本不受重视。想着想着,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卫东大概是累了一天,所以睡得很香。亚南把头枕在他的肚子上,觉得稍微凉快一点。她有点恼火,这个人,看我受了委屈,怎么还睡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