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寨

日复一日,寨子里......
正文

看电视剧《士兵突击》

(2007-11-16 03:10:45) 下一个

用了两个夜晚不间断看完了中国等一部没有"女人"的电视剧,觉得还是满有意思。这部戏少有政治说教,却较真实的描述了中国军人的来源,成长,现实中的痛苦,追求以及他们的憧憬。相信剧作者应该也是从这些军人中走出来的。

作为三十七年前(1970—1972)这只部队中一员,觉得这还是相当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士兵的一部不错的戏。特别是前半部,与我当年的军旅生活一脉相承。成功地塑造了三多,成才,七连长,袁朗,吴哲这几位军中典型人物。
当年的军人基本上是穿了军衣的农民,如戏中的三多,成才,当然也有少数高于子弟如七连长。这些都是我曾经很熟悉的人物。我个人当年的经历与吴哲(军中大学生)有相似之处,但我们是"老九",他们是"栋梁"这是时代的特点。

除了对人物的塑造,这部电视剧也与它前后姐妹片一样,试图反映解放军在目前世界政军环境下,对自身军事改革所做的探索与努力。片中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出那种急迫感!

中国的现代军队脱胎于"当兵吃粮"的中国旧军队和苏式政委制军队的混合体。可中国近代军队就从来没有"正规"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海战的的屈辱,军伐混战,北伐,抗战,国共内战,一波接着一波,一个民族深深地体会到"有枪才是草头王"的"道理"。"急用先学"成了压倒一切的建军规范。共产党立国后,受过苏式伏龙芝军事学院正规教育的刘伯承元帅,和经验过朝鲜美式战争工程的彭德怀元帅都感到了解放军正规化的急迫性。但他们的上级是全世界公认的游击战大师。毛泽东考零分的数学成绩(见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与小米加步枪的后勤供应并不妨碍他领导共产党战胜了对手。毛泽东的天才与虎气(也是他自己的称呼),他开创的"人民战争"的口号与理论无疑为他个人与共产党军队在世界军史上都留下了一席之地。但是朝鲜战争后的中国军队更像"播种机","宣传队"与"工作组"。

重新上台的邓小平意识到其中问题,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对越战争。一打就是八年。现有解放军将领大多数都是这八年战争练兵的受益者。不过这是场老师打学生的战争。虽然地面炮火的猛烈超过了以往,但军事科学上这依然不过是以老带新,复习功课似的演炼。越南军队证明了他们是解放军的好学生,却也无法教给解放军更多的东西。
真正让解放军有所震动的是美伊第一次海湾战争。朝鲜曾经的对手,在海湾战争中出神入化的表现,把一场国与国的大战变成了电视实况传播的好来坞大片。当年的对手不仅超越了在朝鲜,在越南的表现,也远超出了世界上另一军事强国在阿富汗,在车臣的表现。"飞机不能抓俘虏","大炮不能拼剌刀","决定战争最后胜利的还是最后两百公尺"。这些中国军人耳熟能详的军事原则开始面临新的挑战。远的不说,隔一道海峡的台独集团,就让你多少有点无可奈何!世界在变,除了勇气,除了突出政治,战争对中国军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解放军不得不加快自己的军事变革…。这是最近看到的由解放军政治部主导的一系列现代军事题材片的背景。
《士兵突击》中那只神神秘秘的老A部队,演习中永远的蓝军,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人看,就是一只在尽量模拟的美军特种部队罢了。老A部队的军装,头盔,夜视镜,新兵训练,都学得有几分相像,但片中模拟美军教官对新学员的所谓"魔鬼教育"就有点不伦不类。应该说是本片最大的败笔。比较前半截对自己军队的了解和熟悉,更像是从好来坞大片中看到的那点皮毛。剧中演习信息战的部分,但愿是保密,或许拍摄成本太低,不知能否唬得住外行观众。整体来讲,对这只老A部队的描述,无论是从教官吴迪,部队长袁朗,还是已经读了不少外军书籍的吴哲身上都觉出剧作者还在摸索。或者说得再直白一些,还是雾里看花!究竟什么是外军的文化,究竟什么是外军文化下产生出的军事思想?究竟什么是未来真正要面对的战争?如何知己,如何如彼,这也是看过这部戏后,跳出一部戏,让关心中国军队的人额外感慨之处。

我们这代中国人,多少年里,在中国书刊报纸电影中,美军不过是一只不中用的纸老虎。是一群拖着吉普女郎到处为非作歹的花花公子,是在战壕里也得铺上地毯的兵少爷…。但到文革,有机会读到彭德怀的最后遗言《我的自述》,才知道真正交战双方统帅的认识要比这严肃得多。彭德怀指挥的志愿军是近代史上中国第一只虎狼之师。刚刚获得的内战胜利,军队充持着着高昂的士气,二十多年从无到有夺取政权的战争练就了一大批经验丰富,几乎炉火纯青的陆战指挥员。一个突然出击,便将武器装备占明显优势,却一心想回家过圣诞的美军,从鸭录江赶回三八线。这个过程,夺过美军某团的军旗,俘获了某少将,表现了中国军队近百年里从未有过的军威,却仍未能成建制的全歼过美军任何营以上的单位,即使在志愿军的重兵包围之下。这使彭德怀在自述中感慨不已。美军充分的后勤,猛烈的火力,面对十倍以上的敌人,其王牌部队的战斗意志,也能使"煮熟了的鸭子"飞回巳方。这些在双方已经公布了的战史里都不再是秘密。也正是彭德怀在志愿军顺利推进时依然保持的一个统帅的清醒头脑,使志愿军躲过了第三次战役中美军有组织后撤为其设下的陷阱。也正是第三,接下来第四,五次战役,让志愿军也由衷地认识到,美军并不是美式装备下的国民党军。

美国本土文化的形成充其量400年左右。翻开美国历史,当一船一船新移民,倾家荡产从欧洲飘到荒无人烟的北美新大陆时,无论是否愿意,吃苦耐劳必是能在荒原中活下来的先决条件。人手一枪,与工具一样重要。不仅建国,统一,扩疆,最先依靠的都是来自民兵的枪杆子。在法制尚未健全的并不久远的拓荒年代,拨枪快,也往往是解决日常纠纷的有效手段。站住脚,活下来,使美国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怕苦怕死的民族(这当然包括接踵而来棉田里的黑奴,也包括太平洋铁路枕木下埋葬的华工…。直至今天,包括华人,从全世界来的新移民,应该都有体会)。实际上,四百年来,美国深深入骨的枪文化,恐怕在这个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可以比拟。研究美军,但愿别忘记构成美军的这一部分文化。或者用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的词,构成美军的"气场"。

随着美国物质的丰富,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军士兵日常生活的"豪华",只要当时的条件许可,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尽可能为军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是政府的责任。同样,在保障胜利的前提下追求士兵零伤亡也成了对美军指挥员的新挑战。相信这也应该是任何一个对国民负责的政府与军队早晚的必由之路。无论盟友或是敌人,对美军的研究,如果只看到那些令人眩晕的新武器,看不到武器背后那些士兵的真面目,那就难免还是"邯郸学步"!

美军真正闪光登上世界舞台,要从二战中途岛海战与诺曼地登陆算起(此前,世界军事舞台聚光灯下的主角是传统更为悠久的别国军队)。这两场分别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最大的登陆战,都不泛士兵的神勇,长官的意志,也少不了险象环生,却似乎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传奇色彩。事实上这些都被两场战争中事先周密的策划掩盖了。它们表现得更像一个个宏大的按步就班的工程。却很典型地向世人显现了西点军校所代表的美式军事科学。

如果把二战后的美苏两大超级军事强国做个比较,就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异同。他们都在拼命发展这个地球上包括核武在内最先进的武器系统。或许美军稍有领先,但大体上还算同一层面。但在指导战争的军事科学上的发展,美军就表现得更为活跃,更加生气勃勃。当苏军的军事思想(看看他对捷克,阿富汗的入侵,乃至于第一次车臣战争)仍沉浸于大炮兵加装甲集群的机械化突击时,美军早就在信息化,数字化,联合作战与精确打击上开跑了。虽然除了冷战,二战后美苏从未交手(人类的幸运)。但看看各自代理人的局部战争,如埃及叙利亚联军与以色列的中东战争,就不难看出不同军事思想的差距了。中国军队大兵团地面作战的理论和经验基本上也是苏式理论的一个子集。中国军队的空军海军从未受过大规模对抗性实战的考验。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老革命碰到的新问题"。《士兵突击》剧中所设计的一个主要情节,一个英雄的装甲团,在对抗性演习中不断地"败"给老A部队,就多少反映出中国军队的领导层意识到这种差距与急于进取的焦虑。除了救灾以外,过少的军事实践,让一只人数庞大的部队多少有点茫然。做为比较,二战以后从未停止过各种战争的美军,今天仍然在以每天平均阵亡三人的代价(伊拉克,阿富汗,四年阵亡约四千人)在演练着新形势下的新武器,新战法。是军人都明白其中的意义。在我看来,中国军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维和部队,甚至于参加国际反恐部队的境外实战。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就是实战。那比资料影片里,文献期刊上踹摸别人的战法有效得多。

《士兵突击》的结尾,袁朗的那段内心独白也颇有余味:许三多,一个优秀的中国士兵,他从农民到战士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军队的文化传承。但中国军队未来的希望还是更多地寄托在成才,袁朗和吴哲们的身上。

《士兵突击》是近年来我爱看的一部中国军事题材片,他舒发了我对曾短暂服务过的那支军队感情上的留连。当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不归路时,中国的国家利益也自然与海外有着更大的关联。市场,能源,航道,天空…,一旦国家间利益的冲突无法调和时,而他的对手也不再是他的学生时,中国军队能胜任他的职责吗?

实际生活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深入,中美国家间整体的经济利益早已深深的纠缠在一起。这就必然导致两国的政治利益也深深地纠缠在一起。随之而来的也必将是和真正老A部队的交往,甚至合作。这恐怕也是不以两国各自"愤青"的意志为转移。反之,无论什么缘故,如果导致中美两国军队的全面冲突,那就只是一场比谁输得更惨的全球灾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