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千年前尧舜时期越南已开始朝拜中国

(2008-04-01 00:14:00) 下一个

三千年前尧舜时期越南已开始朝拜中国

当今世界外交大势,是靠美国式的拳头力量雄霸天下,还是中国式的仁政巧取人心,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拿中国的外交政策来说,就吸收了五千年的对外工作经验精华,所谓“仁者无敌”嘛。

比如,早在三千多年前,远在万里之遥的古越南就曾朝拜中国,据说原因竟是“海不扬波”!

越南文献“金履祥纲目前篇”记载:“唐尧戊申五载越裳氏来朝献神龟”。

越裳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政局稳定的国家,在史籍中记载最早出现在尧时,最晚出现在周穆王时。

《尚书》中有“尧南抚交趾,……交趾之南有越裳国”的说法,当时的越裳国包括今越南、柬埔寨的林邑、扶南等地。

尧、舜、禹时代正是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同”时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品德高尚。德披四方,故吸引得万里之遥的古越南前来贡献“神龟”。

如果说古越南献神龟的原因没有明确记载,属于历史传说,遭人怀疑的话,越裳国献白雉的原因则有明确记载,充分说明了“仁政”的力量。

据《尚书大传》载:“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周公。公曰:‘德不加焉,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不施焉,则君子不臣其人。吾何以获此赐也!’其使请曰:‘吾受命吾国之黄耇曰:久矣,天之无烈风雷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周公乃归之于王,称先王之神致,以荐于宗庙。周德既衰,于是稍绝。”

周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第四子,他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被后世尊为儒学的奠基人,因其采邑在周,故称为周公旦。

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著名诗人、学者、音乐家,被尊为“元圣”。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故由周公旦摄政当国。他曾平定管叔、蔡叔和霍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所成的“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洛邑,制礼作乐,制定典章制度,最后还政成王。

周公摄行相事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国家治理得非常好,邻国都非常敬仰,纷纷来朝贡。

此时古越南越裳氏也派了使臣来中国朝贡,向周公赠献珍禽白雉。白雉就是白孔雀。

“象”是翻译官的称谓,“重译”就是多次翻译的意思,越裳在交趾之南,与中国相距遥远,语言不通,所以与中原只能“重译”往来。

周朝过去从没有跟越裳国打过交道,所以周公很疑惑地说:“我国并没有恩德加给贵国,况且有道德的人,是不过分享受物质的,我们又没有好的政令设施,哪里敢把你们当臣属看待呢?”

使臣解释说:“我来的时候,我们的国王黄耇对我说:‘现在天下已没有猛烈的风暴和连绵不断的淫雨,灾难好久没有看到了,海不扬波也已经有三年了,我想中国一定是出了圣,我们应该去朝贺”。

古越南朝拜中国,完全是慕名而来,这是周王朝政清人和,德披四方,国力强大的结果。

为此,周公做了一首琴曲“越裳操”留作纪念,越南使者回去时,迷失了方向,周成王特地赐了他一辆指南车,并派人当向导,送他归国。

当然,光靠“仁”是不能服众的,宋襄公式的“仁”是妇人之仁,是腐儒才干的事。

外交上的“仁”,要靠强大的武力来做后盾,方能无敌于天下。

周朝之所以能吸引远在万里的古越南国前来朝拜,除“海不扬波”的仁政外,恐怕还有强大的国力造成的国威。

孔子是周公的崇拜者,是“仁”的学说集大成者,但他并没有只学会周公之仁,也学会了周公文武兼备的治国方略。

鲁定公十年春,鲁齐举行“夹谷会”时,时任大司寇的孔子献策于鲁定公说:“臣闻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孔子的担忧果然没有错,齐侯果然有“鸿门宴”之心,派莱人上前表演军舞,战鼓轰轰,目的在于表演军舞期间劫持鲁定公。孔子因为有强大的武力(两司马派兵跟从)做后盾,所以有如蔺相如一样大义凛然,拨剑而起,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说:“士官,将这些人拿下!我两国之君友好相会,边远的东夷俘虏却敢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君王命令诸侯的做法。边远之地不能图谋中原,东夷之人不能扰乱华人,俘虏不能干涉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因为这些做法对神明来说不吉祥,对于仁德来说就是违反道义,对于人来说就是丧失礼仪,君王必定不会这样做。”逼迫的齐侯改变了原来的主意。

“夹谷会”后,齐景公斥责他的群臣说:“鲁国以君子之道辅佐他的君王,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为了与鲁国永结盟好,齐景公归还了当初侵犯鲁国时所占领的四个都邑以及汶阳的土地。孔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取得了齐鲁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时光飞逝,进入了公元二十一世纪,中国还有没有可能重蹈过去的时光,吸引得万国来朝呢?

我看很有可能。而今中国的外交国策,比孔子学周公的做法更精明,更圆滑,可谓柔里带刚,绵里藏针,则柔相济,运转灵活,既韬光养晦,又有所作为,吸收了中国五千年外交政策之精华。

在对外政策上,我国一直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近年又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按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中国“和字为先”的仁政国策,取得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支持,他们象三千年前古越南一样,以信服的态度结交中国,在联合国大会及经济合作上同中国密切合作,就连欧共体等发达国家也渐渐地靠近中国。

中国的仁政是以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激光打下废弃卫星等,都给觊觎我国国家安全的国家以威摄。

中国曾与越南交恶,引发了自卫还击战,几十年后,中国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还不是吸引得昔日的仇人“相逢一笑泯恩仇”,重新投入中国的怀抱谋求共同发展,使得中越再一次打破坚冰?

相信中国依靠现在的国策深化发展,总有一天,奉行仁政与和平的强大中国一定会战胜奉行单一霸权的美国,达到历史上另一个至高点。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